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永璥
永秀
求仲弓
漢倫
漢孺
漢皓
漢老
漢臣
江萬里
江上漁父
江上青
江中稱
江為
江之紀
江云和
江云龍
江亢虎
江人鏡
江從簡
江以達
江以鋐
江仲魚
江任
江休復
江偉
江伯瑤
江公亮
江公著
江冰鑒
江剡
精選古詩
館中營繕方一新而右文殿生芝草甚異
黃亭夜雨
山園草木四絕句其二
喜小兒病愈二首其二
喜小兒病愈二首其一
喜雨二首其一
喜雨二首其二
喜晴
古詩名句
正懷家國念,聞訃益沾巾
散步古松陰,清風吹滿襟
雨滋蘿薜密,云隱茯苓深
靜對寧須臆,真知只在心
寒巖梅竹畔,更許一相尋
寒風吹客衣,之子正東歸
云影連蓬島,江光動少微
天邊棲鳳沼,海上釣魚磯
查古詩
搜索
九騷引
作者:
葛高行文
朝代:
明
泛柏舟之河中兮,忽人宅傺而內(nèi)結。
含薄怒以惓惓兮,心郁郁而堅節(jié)。
念兩髦之我儀兮,矢靡他而志訣。
持仁義以內(nèi)修兮,遇緯繣而腸絕
。
何庭慈之不諒兮,遏心志而摧折。
嘉共姜之淑慎兮,遵矩矱而自潔。
慟杞妻之崩城兮,赴淄水而嗚咽。
徽爽女之志篤兮,尸還陰而心鐵。
哀八軌之血痕兮,令千載而心裂。
遭大運之殃咎兮,表貞潔以霜雪。
傷花妻之蚤逝兮,閔紗圓于火烈。
皆舍生以取義兮,抱靈修而豈更迭。
撫人生之誰無死兮,一殺身而甄英杰。
遭繽紛而怖覆兮,佩瓊瑤于祁祁。
鐘清英之靈秀兮,魂渺渺而何之?修靈原之不死兮,涉天津而采紫芝。
天步馀之艱難兮,失比翼以獨居。
悲回腸而傷氣兮,志柏舟而如饑。
奠桂酒而馳念兮,坐蘭閨以凝思。
飲修竹之墜露兮,心披披而淚垂。
匹陶唐之二女兮,軼大漢之惠姬。
慕孟母以孜孜兮,訓三遷而為世師。
中蹇蹇而悶瞀兮,意忳忳而心難夷。
竭誠信而專一兮,忘儇媚而如癡。
詩句欣賞
MORE+
信有佳人來海國,云開十道放笙歌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前年河漢雨翻盤,達曙聯(lián)吟劍氣寒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今夕還來共明月,憑看晴晦倚闌干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海外星辰別有天,五云多處隔風煙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年來不敢停頭望,但向天街結臥緣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秋草寒蟲浥露河,翠旂雨蓋奏云和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當杯入手休教歇,來歲何因寄和歌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幽人徙倚自寒梧,尊酒當年子大夫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牛女不分南粵產(chǎn),黃姑猶可共家姑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萬里明河只眼前,泛槎何用訊張騫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后來尚詫支機石,好事書生喜浪傳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童時乞巧老何言,階下兒孫瓜果繁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六十年來經(jīng)七夕,都無人笑老天孫
出處:
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于濯魄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何知三千歲是春,古道照人顏色新
出處:
大椿歌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溫不增華寒舊葉,尋常滄海復揚塵
出處:
大椿歌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百世淵源七尺身,別開手眼出風塵
出處:
贈邵徹夫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表章更有無窮事,莫但云階作主人
出處:
贈邵徹夫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佛道廣大莫自小,佛道靈通莫迷窅
出處:
送寶生度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芒鞋卓錫走天涯,歸看家山青未了
出處:
送寶生度嶺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樂游春事憑顛狂,紅盡桃花綠盡楊
出處:
壬午春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含薄怒以惓惓兮,心郁郁而堅節(jié)。
念兩髦之我儀兮,矢靡他而志訣。
持仁義以內(nèi)修兮,遇緯繣而腸絕。
何庭慈之不諒兮,遏心志而摧折。
嘉共姜之淑慎兮,遵矩矱而自潔。
慟杞妻之崩城兮,赴淄水而嗚咽。
徽爽女之志篤兮,尸還陰而心鐵。
哀八軌之血痕兮,令千載而心裂。
遭大運之殃咎兮,表貞潔以霜雪。
傷花妻之蚤逝兮,閔紗圓于火烈。
皆舍生以取義兮,抱靈修而豈更迭。
撫人生之誰無死兮,一殺身而甄英杰。
遭繽紛而怖覆兮,佩瓊瑤于祁祁。
鐘清英之靈秀兮,魂渺渺而何之?修靈原之不死兮,涉天津而采紫芝。
天步馀之艱難兮,失比翼以獨居。
悲回腸而傷氣兮,志柏舟而如饑。
奠桂酒而馳念兮,坐蘭閨以凝思。
飲修竹之墜露兮,心披披而淚垂。
匹陶唐之二女兮,軼大漢之惠姬。
慕孟母以孜孜兮,訓三遷而為世師。
中蹇蹇而悶瞀兮,意忳忳而心難夷。
竭誠信而專一兮,忘儇媚而如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