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吳嵰
吳鞏
吳己正
吳巽
吳師孟
吳師尹
吳師正
吳師禹
吳師能
吳師道
吳希賢
吳希鄂
吳干
吳幵
吳幼培
吳廣
吳廣霈
吳慶坻
吳慶燾
吳應奎
吳應蓮
吳應造
吳庚
吳庠
吳康
吳延壽
吳廷華
吳廷樞
吳廷棟
吳廷楨
精選古詩
和叔夏游雙峰二首
碧泉芍藥四首其三
碧泉芍藥四首
題斯行厚親庵世祀閣二首
和洪秀才八首
和楊秀才二首
紹興壬子六月先公再被掖垣之命某時侍行自清江登舟經祖印江口趨行在所未幾罷歸還憩豐城之龍澤寺明年初夏歸隱南山己巳歲予偶游祖印留宿寺僧惠嵩能道昔寓龍澤之梗概兩寺相望蓋五十里時先公沒十有二年矣予亦衰病投紱俯仰悲慨因成兩詩以遺嵩
治園二首
古詩名句
此日旋車地,當年擊筑場
陸生元入洛,枚叟舊游梁
挾策逢王翰,論交得孟嘗
金蘭投管鮑,膠漆重求羊
俗詫相如慢,公憐叔夜狂
高歌神踴躍,劇語興飛揚
爾汝頻相喚,形骸欲對忘
聯(lián)鑣游太液,襆被臥長楊
查古詩
搜索
挽香山毛果泉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我憶東林池上水,浸地涵天清徹底。
我憶東林池上人,珠圓玉潤時相親。
果泉居士居其一,秋水為神玉為骨。
有時過我講老莊,從容入室先升堂。
有時過我習禪定,磨破瓶磚成古鏡。
有時過我出新詩,琳瑯照壁光離離。
有時過我作佛事,四相三輪通二諦。
我來久住識人多,檀門熟道頻波波。
三生石上見賓主,口雖不言心默許。
一朝別去兩三年,水在池中月在天。
東林寂寞池水竭,天低月落瓊枝折。
瓊枝折兮林木空,桑榆影薄來悲風。
野人近住鵝潭上,潭上云山互相向。
一片閒云萬里心,高山流水誰知音。
子期欲鑄黃金貴,獨抱無弦望天裔。
一彈別鶴與孤鸞,回首東林如隔世。
果泉居士知未知,黃梅路上遙相期。
種松道者今何去,乘愿重來尚未遲
。
詩句欣賞
MORE+
到寺殘日已西匿,看竹濕云已東往
出處:
大覺寺偶題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山中夜雨五更驟,門前溪水三尺長
出處:
大覺寺偶題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老僧貪涼起誦經,漁翁愛晴去撒網
出處:
大覺寺偶題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偶坐松間理清課,輒向天邊結遙想
出處:
大覺寺偶題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笑他黃蝶逐花飛,羨爾青蟲緣壁上
出處:
大覺寺偶題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故人名風雨,寂寞小西涯
出處:
秦小峴侍郎詩來問病約同李石農茶話余病不克往用韻謝之兼寄石農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階上又春草,水邊空暮霞
出處:
秦小峴侍郎詩來問病約同李石農茶話余病不克往用韻謝之兼寄石農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卻煩寄書雁,一訊隔城北
出處:
秦小峴侍郎詩來問病約同李石農茶話余病不克往用韻謝之兼寄石農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廿載禪棲客,重來坐日斜
出處:
秦小峴侍郎詩來問病約同李石農茶話余病不克往用韻謝之兼寄石農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清露堂久圮,亦園猶可尋
出處:
阮蕓臺侍郎偕朱野云山人補種柳樹于拈花寺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遺文漸零落,松雪偕云林
出處:
阮蕓臺侍郎偕朱野云山人補種柳樹于拈花寺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詩載佳山堂,三復傷人琴
出處:
阮蕓臺侍郎偕朱野云山人補種柳樹于拈花寺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當日毛陳朱,聲價侔璆琳
出處:
阮蕓臺侍郎偕朱野云山人補種柳樹于拈花寺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相公攜斗酒,溪上時行吟
出處:
阮蕓臺侍郎偕朱野云山人補種柳樹于拈花寺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檢討輯舊聞,逸事多浮沈
出處:
阮蕓臺侍郎偕朱野云山人補種柳樹于拈花寺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拈花舊剎存,禿柳搖疏陰
出處:
阮蕓臺侍郎偕朱野云山人補種柳樹于拈花寺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磬聲云外來,觸我清涼心
出處:
阮蕓臺侍郎偕朱野云山人補種柳樹于拈花寺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徙倚古亭西,坐聽山鳥音
出處:
阮蕓臺侍郎偕朱野云山人補種柳樹于拈花寺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荒涼暮色起,遠接西山翠
出處:
阮蕓臺侍郎偕朱野云山人補種柳樹于拈花寺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退谷有殘花,西涯無舊寺
出處:
阮蕓臺侍郎偕朱野云山人補種柳樹于拈花寺
作者:
法式善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我憶東林池上人,珠圓玉潤時相親。
果泉居士居其一,秋水為神玉為骨。
有時過我講老莊,從容入室先升堂。
有時過我習禪定,磨破瓶磚成古鏡。
有時過我出新詩,琳瑯照壁光離離。
有時過我作佛事,四相三輪通二諦。
我來久住識人多,檀門熟道頻波波。
三生石上見賓主,口雖不言心默許。
一朝別去兩三年,水在池中月在天。
東林寂寞池水竭,天低月落瓊枝折。
瓊枝折兮林木空,桑榆影薄來悲風。
野人近住鵝潭上,潭上云山互相向。
一片閒云萬里心,高山流水誰知音。
子期欲鑄黃金貴,獨抱無弦望天裔。
一彈別鶴與孤鸞,回首東林如隔世。
果泉居士知未知,黃梅路上遙相期。
種松道者今何去,乘愿重來尚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