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張維斗
張維祺
張綬
張縉
張縝
張纘
張纘曾
張纘緒
張署
張群
張羽
張羽(鳳舉
張翔
張翙
張翚
張翠屏
張翥
張翯
張翰
張翱
張翼
張耆
張耒
張耿
張聯(lián)桂
張聯(lián)箕
張聿
張肅
張肯
張脩之
精選古詩
題子昂畫嘉禾
寄賓畿老弟其一
寄賓畿老弟其二
寄賓畿老弟其三
題海天秋興圖其一
題海天秋興圖其二
題畫贈德遜南歸其一
題畫贈德遜南歸其二
古詩名句
一符役數(shù)卒,日出無人行
縲紲血淋漓,酸嘶不可聽
催呼怒如虎,難訴苦中苦
九人餉吏胥,一以餉征戍
一向征戍生,九向吏胥死
能免一日刑,所愿亦畢矣
不復(fù)完軀命,何問長孫子
豐年無糠覈,終歲無衣裙
查古詩
搜索
題東華侄詩文集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生子不愿為腐儒,尋行數(shù)墨成蠹魚。
教子莫教治生產(chǎn),求田問宅徒守株。
君不見渥洼龍種千里足,高視闊步陵天衢。
安能俛首隨款段,血汗伏櫪悲鹽車。
憶我伯兄九谷子,先世分室城東居。
一朝落地為兄弟,先后雁行如貫珠。
七歲同師授章句,八歲九歲能操觚。
十歲為文學(xué)聲律,弟兄唱和無時無。
大庭廣眾弄柔翰,滿堂賓客爭稱譽(yù)。
伯翁我翁莞爾笑,私心相慶陽謙虛。
我年十三舉博士,自誇逸足能先驅(qū)。
須臾陽九天改步,儒冠高掛歸田廬。
伯兄十五始入學(xué),一舉再舉登賢書。
兄年十九我十八,從此出處天淵殊。
兄方及弟兩出宰,廿年不調(diào)思?xì)w與。
我年四十入山去,終老不材如大樗。
殊涂同轍各有以,蓋棺事定當(dāng)何如。
伯兄不死賴有子,快哉一馬生三駒。
中間神駿不可測,少不相從東郡趨。
有時繞膝聞詩禮,有時出郭隨蹇驢。
有時承歡郯子國,有時定省來姑蘇。
孺子可教更可畏,制義帖括寧區(qū)區(qū)。
吟詩直欲祖風(fēng)雅,初盛為主中晚奴。
文章寢食飽秦漢,三唐兩宋皆皮膚。
而翁所學(xué)有真訣,心傳口授無精粗。
小子狂簡志高遠(yuǎn),良玉未及分瑕瑜。
秋風(fēng)颯颯樹不靜,廢書讀禮日月徂。
太初堂上見手澤,白門城外聞啼烏。
故園歸去問封樹,總角今來成丈夫。
我時臥病一百日,朝來起坐須持扶。
歸人解裝席未煖,聞我老病深嗟吁。
自攜詩卷過橋去,行吟直到南山隅。
吟聲未歇履聲近,病夫下榻開繩樞
。
入門再拜誰家子,諦視方知封與胡。
去日垂垂髫夾囟,歸時鬑鬑微有須。
去日斑衣事兒戲,歸時博帶飄長裾。
人生少壯會如此,使我日暮悲窮涂。
問子來意胡為乎,袖中有物能卷舒。
瑯玕出手光照席,索我落筆為點(diǎn)污。
我身既隱文何有,汝言可采良不誣。
開卷一唱復(fù)三嘆,掩卷大聲還疾呼。
九谷子,九谷子,有子如此道不孤,有子如此道不孤。
詩句欣賞
MORE+
院落沉沉人語靜
出處:
不寐作首尾吟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巾衫寂寂旅魂驚
出處:
不寐作首尾吟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敢言宣父思無益,可是周公欲急行
出處:
不寐作首尾吟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檢點(diǎn)此心無一物,夜來何事太關(guān)情
出處:
不寐作首尾吟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仕路馳驅(qū)歲月深,忠勤初見二毛侵
出處:
覲闕歸藩送王德大參之河南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華嵩中鎮(zhèn)安藩計,江漢東流戀闕心
出處:
覲闕歸藩送王德大參之河南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樹色官橋添暮景,蟬聲驛路壯秋吟
出處:
覲闕歸藩送王德大參之河南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遙知建舍甘棠下,處處風(fēng)清日午陰
出處:
覲闕歸藩送王德大參之河南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擺脫塵囂勢利關(guān),園林贏得此身閑
出處:
題豐城劉靜庵卷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柴門晝掩無人到,花鳥成詩祇自刪
出處:
題豐城劉靜庵卷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少室幽情清似水,秣陵高義重于山
出處:
題豐城劉靜庵卷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古來斯道今誰是,都付先生一擔(dān)間
出處:
題豐城劉靜庵卷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秋括山容盡瘦臞,馬蹄南去快恩私
出處:
鄉(xiāng)友陳廷評以道乞養(yǎng)南歸示詩索和走筆二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身離魏闕?;厥祝膽偻挥X疲
出處:
鄉(xiāng)友陳廷評以道乞養(yǎng)南歸示詩索和走筆二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家慶何如歸去好,雅情無奈別來思
出處:
鄉(xiāng)友陳廷評以道乞養(yǎng)南歸示詩索和走筆二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閑游莫問魚磯事,今日君臣是盛時
出處:
鄉(xiāng)友陳廷評以道乞養(yǎng)南歸示詩索和走筆二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賢達(dá)從來骨格臞,寒潭秋月瑩無私
出處:
鄉(xiāng)友陳廷評以道乞養(yǎng)南歸示詩索和走筆二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久知文癖成消渴,更覺書淫慣卷疲
出處:
鄉(xiāng)友陳廷評以道乞養(yǎng)南歸示詩索和走筆二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詩酒共拼今夜興,笑談翻作別時思
出處:
鄉(xiāng)友陳廷評以道乞養(yǎng)南歸示詩索和走筆二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臨岐不盡平生話,萬里云霄正及時
出處:
鄉(xiāng)友陳廷評以道乞養(yǎng)南歸示詩索和走筆二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教子莫教治生產(chǎn),求田問宅徒守株。
君不見渥洼龍種千里足,高視闊步陵天衢。
安能俛首隨款段,血汗伏櫪悲鹽車。
憶我伯兄九谷子,先世分室城東居。
一朝落地為兄弟,先后雁行如貫珠。
七歲同師授章句,八歲九歲能操觚。
十歲為文學(xué)聲律,弟兄唱和無時無。
大庭廣眾弄柔翰,滿堂賓客爭稱譽(yù)。
伯翁我翁莞爾笑,私心相慶陽謙虛。
我年十三舉博士,自誇逸足能先驅(qū)。
須臾陽九天改步,儒冠高掛歸田廬。
伯兄十五始入學(xué),一舉再舉登賢書。
兄年十九我十八,從此出處天淵殊。
兄方及弟兩出宰,廿年不調(diào)思?xì)w與。
我年四十入山去,終老不材如大樗。
殊涂同轍各有以,蓋棺事定當(dāng)何如。
伯兄不死賴有子,快哉一馬生三駒。
中間神駿不可測,少不相從東郡趨。
有時繞膝聞詩禮,有時出郭隨蹇驢。
有時承歡郯子國,有時定省來姑蘇。
孺子可教更可畏,制義帖括寧區(qū)區(qū)。
吟詩直欲祖風(fēng)雅,初盛為主中晚奴。
文章寢食飽秦漢,三唐兩宋皆皮膚。
而翁所學(xué)有真訣,心傳口授無精粗。
小子狂簡志高遠(yuǎn),良玉未及分瑕瑜。
秋風(fēng)颯颯樹不靜,廢書讀禮日月徂。
太初堂上見手澤,白門城外聞啼烏。
故園歸去問封樹,總角今來成丈夫。
我時臥病一百日,朝來起坐須持扶。
歸人解裝席未煖,聞我老病深嗟吁。
自攜詩卷過橋去,行吟直到南山隅。
吟聲未歇履聲近,病夫下榻開繩樞。
入門再拜誰家子,諦視方知封與胡。
去日垂垂髫夾囟,歸時鬑鬑微有須。
去日斑衣事兒戲,歸時博帶飄長裾。
人生少壯會如此,使我日暮悲窮涂。
問子來意胡為乎,袖中有物能卷舒。
瑯玕出手光照席,索我落筆為點(diǎn)污。
我身既隱文何有,汝言可采良不誣。
開卷一唱復(fù)三嘆,掩卷大聲還疾呼。
九谷子,九谷子,有子如此道不孤,有子如此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