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璉
劉琚
劉琦
劉琨
劉琬懷
劉琯
劉琰
劉瑞清
劉瑞葵
劉瑤
劉瑾
劉璋壽
劉璐
劉璜
劉璟
劉用行
劉甲
劉申
劉畋
劉皂
劉皋
劉省齋
劉真
劉睿
劉瞻
劉瞻榕
劉知仁
劉知幾
劉知過
劉矩
精選古詩
夢中江行過鄉(xiāng)豪家賦詩二首既覺猶歷歷能記也
書壁二首
幽居歲暮五首
自詠二首
幽居示客二首
出游二首
初夏雜興五首
初夏雜詠五首
古詩名句
琴從樵夫聽,酒共漁父醉
因之得靜機,何處容塵漬
勞勞念征夫,沖暑鞭疲騎
侯門誰家子,日中候通刺
弱歲愛秋爽,不知秋氣悲
屈宋倡哀怨,藝林多微詞
中年漸知味,古人非吾欺
經(jīng)今將半百,百感叢幽私
查古詩
搜索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崇基臨荒澤,松柏生其間。
詎以霜露零,孤根移歲寒。
晚穫收良田,幽香遲秋蘭。
時物良有然,吾將樂考槃
。
漢祚久已易,此世無彭韓。
隆替還乘除,運去身名閒。
原始要厥終,吾生豈漫漫。
見聞如逝波,心知不可還。
昏覺當(dāng)為誰,悠悠須自觀。
詩句欣賞
MORE+
門前問字開三徑,坐里看山傲五侯
出處:
周進士移居賀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最是后庭瓊樹好,一枝仍報郤家秋
出處:
周進士移居賀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甲子重開十六齡,祥鸞為德鶴為形
出處:
壽邢封君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諸方衲子俱稱佛,一邑嬰兒半姓邢
出處:
壽邢封君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雅有金緋歸視膳,即看蘭玉盡充庭
出處:
壽邢封君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試論南極稱籌者,也是江湖老客星
出處:
壽邢封君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曾憶東方千騎尊,羨君仍擁五熊幡
出處:
送袁子年守青州蓋仆三十年宦游地也曾題詩刻石云門山侍御毛君近為亭覆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城西澠水能為酒,檻外云山可作門
出處:
送袁子年守青州蓋仆三十年宦游地也曾題詩刻石云門山侍御毛君近為亭覆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避舍蓋公應(yīng)自好,觀風(fēng)季子欲誰論
出處:
送袁子年守青州蓋仆三十年宦游地也曾題詩刻石云門山侍御毛君近為亭覆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如聞臺使豋臨地,洗石重拈舊墨痕
出處:
送袁子年守青州蓋仆三十年宦游地也曾題詩刻石云門山侍御毛君近為亭覆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橫金被紫拜新除,官好何妨萬里余
出處:
送石阡守陸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犵狫衩衣仍諱鬼,咨陬入饌解名魚
出處:
送石阡守陸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石田雖瘠堪供賦,齋閣長閑好著書
出處:
送石阡守陸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卻笑郁林先太守,虛將壓載累舟車
出處:
送石阡守陸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太真名輩許誰如,況是追鋒有召車
出處:
送撫浙溫司馬入佐大農(nóng)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全越已收文種治,大農(nóng)能廢計然書
出處:
送撫浙溫司馬入佐大農(nóng)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皂囊膽落傳應(yīng)久,白屋神交意不疏
出處:
送撫浙溫司馬入佐大農(nóng)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欲買豚肩趨道左,恐煩軒冕狎樵漁
出處:
送撫浙溫司馬入佐大農(nóng)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都尉頻過白接?,酒酣時自覓鐘期
出處:
張左虞都尉故與余善每過弇中風(fēng)流謔浪飛白無算余猶以酒客鹵莽遇之后稍出其詩余稍稍稱善然不覺其異也及集成而丐余為敘因賦諸友篇左虞僅居四十人之一耳去年左虞死余不能往吊以香帛寓之而無主喪者孟秋之朔偶攤書出曬于散帙中探得他詩讀之不甚快最后一卷極清新麗雅之致句字有力格韻不凡而忘其誰作以集考之則左虞制也不覺失聲而泣吾愧鐘子期多矣遂成一七言律而會其子授官奔喪歸并書諸友篇寄之俾焚于棺所逝者有知將從夜臺沽酒三叫稱快余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雖成玄晏先生序,未表邯鄲幼婦碑
出處:
張左虞都尉故與余善每過弇中風(fēng)流謔浪飛白無算余猶以酒客鹵莽遇之后稍出其詩余稍稍稱善然不覺其異也及集成而丐余為敘因賦諸友篇左虞僅居四十人之一耳去年左虞死余不能往吊以香帛寓之而無主喪者孟秋之朔偶攤書出曬于散帙中探得他詩讀之不甚快最后一卷極清新麗雅之致句字有力格韻不凡而忘其誰作以集考之則左虞制也不覺失聲而泣吾愧鐘子期多矣遂成一七言律而會其子授官奔喪歸并書諸友篇寄之俾焚于棺所逝者有知將從夜臺沽酒三叫稱快余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詎以霜露零,孤根移歲寒。
晚穫收良田,幽香遲秋蘭。
時物良有然,吾將樂考槃。
漢祚久已易,此世無彭韓。
隆替還乘除,運去身名閒。
原始要厥終,吾生豈漫漫。
見聞如逝波,心知不可還。
昏覺當(dāng)為誰,悠悠須自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