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趙不踰
趙與?
趙與■
趙與?
趙與東
趙與仁
趙與侲
趙與時(shí)
趙與杼
趙與楩
趙與檳
趙與沔
趙與泌
趙與泳
趙與洽
趙與滂
趙與緡
趙與訔
趙與辟
趙與霦
趙世延
趙世昌
趙世長
趙丙
趙東閣
趙中虛
趙中逵
趙丹書
趙麗華
趙之杰
精選古詩
三弟回志喜其二
三弟回志喜其三
三弟回志喜其四
花朝日呈伯修其一
花朝日呈伯修其二
京師夜坐
北行道中示弟
挽蘇母
古詩名句
公子新成江上宅,更依西渚結(jié)幽亭
時(shí)清墟里還無警,月黑柴扉不用扃
流水暗和琴瑟響,好山濃入畫圖青
故人《白雪》歌難和,孺子《滄浪》曲自聽
每厭狂夫談《酒譜》,還從處士授《茶經(jīng)》
庭前剩折忘憂草,不負(fù)君家玉膽瓶
桂影婆娑白兔閒,九霄風(fēng)露滿江山
斗牛直上天懸近,河漢西流夜莫攀
查古詩
搜索
孝宗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中興一旅如南渡,宗李勞勞空自疲。
小朝國事歸長腳,五岳人心滿肚皮。
和議盈廷皆惡黨,恢疆實(shí)事豈虛辭。
十吊初排朝婦語,長城應(yīng)倚魏公為。
通問使還敵禮正,人材館錄士名知。
百年冤郁伸飛鼎,一代真儒見拭熹。
崇政人來心學(xué)闡,敬天圖作典謨垂。
秉燭終篇求治意,傷弦滿月復(fù)讎思。
諸陵隔絕增悲憤,德壽晨昏倍婉怡。
孝之至也惟茲主,民共休哉亦此時(shí)。
心行天下方未已,身在重華欲付誰
。
繼先幸改臣胡辱,裕后虛求錫類貽。
可憐三載哀莪意,天性難通仆地兒。
以高為父光為子,小康莫漫哂隆熙。
詩句欣賞
MORE+
也知櫪上無凡馬,牽過天閑不肯嘶
出處:
琦元璞所藏趙子昂馬圖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鑿鑿岷峨插彼蒼,海波不動(dòng)海天涼
出處:
雙松圖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雙蛟化作神仙去,明月中宵劍影長
出處:
雙松圖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鳧雁人家秋水多,澹煙疏雨暗漁蓑
出處:
苧村煙雨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分明記得南塘路,何處行舟《白苧》歌
出處:
苧村煙雨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深護(hù)山之心
出處:
白云海歌次文學(xué)古韻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有時(shí)隨龍去滄海,倏焉天宇團(tuán)秋陰
出處:
白云海歌次文學(xué)古韻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英英不來入我牗,直上璇霄掩箕斗
出處:
白云海歌次文學(xué)古韻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或貫日色流玉虹,或漏雷聲墮天狗
出處:
白云海歌次文學(xué)古韻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山人學(xué)禪草庵里,靜看白云朝暮起
出處:
白云海歌次文學(xué)古韻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此心欲與云俱閒,又逐溪風(fēng)過溪水
出處:
白云海歌次文學(xué)古韻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紛紛武士尚揮戈,格斗東南未決何
出處:
白云海歌次文學(xué)古韻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安得此云化霖雨洗兵甲,散為玉燭四海皆陽和
出處:
白云海歌次文學(xué)古韻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云兮云兮如擘絮,奈此東流復(fù)如注
出處:
白云海歌次文學(xué)古韻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山人祇在玉山中,長繞山人草庵住
出處:
白云海歌次文學(xué)古韻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高臺(tái)崔巍插天起,勢(shì)壓雄城三百里
出處:
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賦姑蘇臺(tái)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云窗霧閣迷烽煙,日日吳王醉西子
出處:
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賦姑蘇臺(tái)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桂膏蘭燼燒春云,錦絲瑤管空中聞
出處:
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賦姑蘇臺(tái)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甲兵重來破歌舞,粲齒修眉散如雨
出處:
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賦姑蘇臺(tái)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雙鉤帶血不敢飛,城荒草碧春風(fēng)吹
出處:
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賦姑蘇臺(tái)
作者:
瞿智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小朝國事歸長腳,五岳人心滿肚皮。
和議盈廷皆惡黨,恢疆實(shí)事豈虛辭。
十吊初排朝婦語,長城應(yīng)倚魏公為。
通問使還敵禮正,人材館錄士名知。
百年冤郁伸飛鼎,一代真儒見拭熹。
崇政人來心學(xué)闡,敬天圖作典謨垂。
秉燭終篇求治意,傷弦滿月復(fù)讎思。
諸陵隔絕增悲憤,德壽晨昏倍婉怡。
孝之至也惟茲主,民共休哉亦此時(shí)。
心行天下方未已,身在重華欲付誰。
繼先幸改臣胡辱,裕后虛求錫類貽。
可憐三載哀莪意,天性難通仆地兒。
以高為父光為子,小康莫漫哂隆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