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魏坤
魏大中
魏大名
魏大振
魏大文
魏天應(yīng)
魏夫人
魏奉古
魏嫲
魏子敬
魏學(xué)洢
魏學(xué)渠
魏學(xué)源
魏學(xué)濂
魏學(xué)禮
魏宗
魏定一
魏寶光
魏憲
魏憲叔
魏爾青
魏履礽
魏峴
魏巒
魏幼禽
魏慶之
魏庭堅(jiān)
魏庭玉
魏廷珍
魏徵
精選古詩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四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五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六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七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八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九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十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十一
古詩名句
蛇蟲缺裂蛟鼉斷,欲讀不成心眼亂
細(xì)尋體制何代書?彷佛八分兼小篆
秦歟漢歟此荒服,何有此字在我目
無乃唐末五代人,學(xué)得李蔡步其躅
四百年來已如此,天地?zé)o窮會(huì)更紀(jì)
凄涼往事不勝悲,且抱戎籍去綜理
老驥伏櫪官廄里,八尺身長老龍?bào)w
昂頭向人不肯鳴,似擇孫陽作知己
查古詩
搜索
題黎縝之蓼水居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從來高士恬養(yǎng)神,結(jié)廬人外不染塵。
勝事每為凡夫借,亭搆穿植何紛紛。
今人栽花為花使,古人栽花作花主。
萬錢雕鏤欲無終,深林一枝耐風(fēng)雨。
君不見,繁華稱石家,只今勝事落空花。
又不見,邵平少生涯,千秋人識(shí)東陵瓜。
可見高臺(tái)名花亦偶爾,獨(dú)任清真有黎子。
荒村卜筑蓼花居,酒闌為我稱山水。
居前溪水照膽清,居后青山如削成。
蓼花千樹映水紫,落日萬山照花明
。
更有板橋通野渡,夜聞漁歌起清露。
高枕花飛撲被眠,維舟花畔停搖櫓。
蓼花日暮溪水深,高歌時(shí)時(shí)龍和吟。
載酒有誰來問字,敲門未許輕聽琴。
落落才何有,飄飄堪杯酒。
世人向子問天機(jī),未可悠悠輕啟口。
四壁蓼花未全貧,不觀陶潛五株柳。
噫唏,無論古來臺(tái)宇非,即看真境眼中稀。
看君到處堪留勝,蓼花因君后代知。
詩句欣賞
MORE+
壇場如往日,朝代幾遷移
出處:
拜將壇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王氣風(fēng)云歇,雄圖日月垂
出處:
拜將壇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江山吊故國,誰復(fù)見旌旗
出處:
拜將壇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門蘿登峻嶺,級(jí)石上荒祠
出處:
秦嶺謁韓祠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雪阻南遷路,云停北望時(shí)
出處:
秦嶺謁韓祠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文衰真有作,道喪已前知
出處:
秦嶺謁韓祠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千載經(jīng)行地,高山空爾思
出處:
秦嶺謁韓祠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風(fēng)日高原暮,松杉古廟陰
出處:
登五丈原謁武侯廟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三分扶漢業(yè),萬里出師心
出處:
登五丈原謁武侯廟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星落營空在,云橫陣已沉
出處:
登五丈原謁武侯廟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千秋一瞻眺,梁甫為誰吟
出處:
登五丈原謁武侯廟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春山尋古寺,昏黑尚攀緣
出處:
普緣寺有馬融讀書洞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仄徑千盤轉(zhuǎn),巉崖萬仞懸
出處:
普緣寺有馬融讀書洞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虎常啼白晝,猿忽墮青天
出處:
普緣寺有馬融讀書洞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欲訪名賢洞,泠泠隔澗泉
出處:
普緣寺有馬融讀書洞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兩色閒堂靜,橫經(jīng)坐晝深
出處:
書院課士雨至有作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笙歌非絳帳,弦誦有青衿
出處:
書院課士雨至有作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竹勁捎檐碧,松寒覆院陰
出處:
書院課士雨至有作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萬人憂旱日,洗耳聽秋霖
出處:
書院課士雨至有作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近訊中原使,兼登萬里樓
出處:
登樓鳳縣作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勝事每為凡夫借,亭搆穿植何紛紛。
今人栽花為花使,古人栽花作花主。
萬錢雕鏤欲無終,深林一枝耐風(fēng)雨。
君不見,繁華稱石家,只今勝事落空花。
又不見,邵平少生涯,千秋人識(shí)東陵瓜。
可見高臺(tái)名花亦偶爾,獨(dú)任清真有黎子。
荒村卜筑蓼花居,酒闌為我稱山水。
居前溪水照膽清,居后青山如削成。
蓼花千樹映水紫,落日萬山照花明。
更有板橋通野渡,夜聞漁歌起清露。
高枕花飛撲被眠,維舟花畔停搖櫓。
蓼花日暮溪水深,高歌時(shí)時(shí)龍和吟。
載酒有誰來問字,敲門未許輕聽琴。
落落才何有,飄飄堪杯酒。
世人向子問天機(jī),未可悠悠輕啟口。
四壁蓼花未全貧,不觀陶潛五株柳。
噫唏,無論古來臺(tái)宇非,即看真境眼中稀。
看君到處堪留勝,蓼花因君后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