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楊倓
楊偕
楊允
楊允孚
楊元亨
楊元儒
楊元愷
楊元正
楊元量
楊兆璜
楊兆鵬
楊先鐸
楊光
楊光儀
楊光溥
楊光祖
楊克一
楊克彰
楊克恭
楊克讓
楊公遠
楊興宗
楊興植
楊養(yǎng)晦
楊冀
楊再十一君
楊再可
楊冠
楊冠卿
楊凌
精選古詩
孫氏池亭得小字
大云洞
閑居
過溪口廣慈院
南明山寶相寺十五題其一
南明山寶相寺十五題其二
南明山寶相寺十五題其三
南明山寶相寺十五題其四
古詩名句
但惜春有實,莫嘆春去早
天地終窮時,況是人壽考
不以貧病頹,足為后死寶
絲雨綿如織,試將春影團
煙花搖碧酒,歌吹徹朱欄
盈剪愁嫌細,折枝梅恐殘
徘徊謝樓上,雁度夢云寒
吹雨北風(fēng)疲,追煙南雁起
查古詩
搜索
羽甫兄采松花和茯苓作餅餌見貽詩以酬答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并刀剪龍髯,長镵斲木癭。
蝶粉糝玄霜,撚作松苓餅。
石臼碾輕塵,冰紈篩枯梗。
和以蜜脾脂,清沁灌肺冷。
微黃似鴉雛,丹的點妝靚。
又如累滇棋,數(shù)十不盈皿。
蕭齋苦宿霜,午睡方才醒。
竹扉猶未啟,墻外聞人警。
貽來金盒兒,顆顆周完凈。
初觀委難辨,小咀亦深省。
問渠來何方,松花擷山頂。
間渠和何味,茯苓收藥箵。
道人戴竹冠,羽扇臨丹鼎。
少婦纖手調(diào),玉童汲階井。
念彼百艱成,供我一饞領(lǐng)。
頓嚼三十九,似礫投深井。
石火試陶鐺,沃以松蘿茗。
輕松乍迸牙,香韻才灌頂。
冷然兩腋風(fēng),謖謖吹松影。
枵腹藉一充,饕涎欲再逞
。
呼童走藥肆,為買茯苓莛。
百錢剛一斤,銖兩猶未整。
二月松樹花,開遍閒岡嶺。
長竿打一遭,粉膩沾衣領(lǐng)。
誰云解療饑,如虎得蚱蜢。
聞君山廚內(nèi),采摘盈筐秉。
愿作拷栳團,一饜淘河頸。
詩句欣賞
MORE+
長愿玉宇凈,河漢生微瀾
出處:
秋懷五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四海仰馀照,親友各平安
出處:
秋懷五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夜夜見明月,人人無苦艱
出處:
秋懷五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此月不可負,此尊不可乾
出處:
秋懷五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天地等逆旅,流年劇驚湍
出處:
秋懷五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古人雖云遠,其言若芝蘭
出處:
秋懷五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舉觴以和之,對月更盤桓
出處:
秋懷五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閒歲涉戎旅,終年廢丘壑
出處:
分省早集懷錢員外蔡都事湯管勾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一為塵網(wǎng)嬰,竟負煙霞約
出處:
分省早集懷錢員外蔡都事湯管勾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今晨適公署,時暑秋已薄
出處:
分省早集懷錢員外蔡都事湯管勾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山翠落檐楹,湖光映簾幕
出處:
分省早集懷錢員外蔡都事湯管勾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同袍二三侶,分攜異今昨
出處:
分省早集懷錢員外蔡都事湯管勾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畏途屬賢勞,端居念離索
出處:
分省早集懷錢員外蔡都事湯管勾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蹉跎愧衰暮,僶俛參畫諾
出處:
分省早集懷錢員外蔡都事湯管勾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臨事每參差,憂時空謇諤
出處:
分省早集懷錢員外蔡都事湯管勾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覽此山水勝,寫我情慮惡
出處:
分省早集懷錢員外蔡都事湯管勾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遲子早還歸,開尊共斟酌
出處:
分省早集懷錢員外蔡都事湯管勾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少壯不解武,衰老卻從軍
出處:
發(fā)吳門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將相北出師,部伍各駿奔
出處:
發(fā)吳門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伐鼓震城闕,樹羽隱秋旻
出處:
發(fā)吳門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蝶粉糝玄霜,撚作松苓餅。
石臼碾輕塵,冰紈篩枯梗。
和以蜜脾脂,清沁灌肺冷。
微黃似鴉雛,丹的點妝靚。
又如累滇棋,數(shù)十不盈皿。
蕭齋苦宿霜,午睡方才醒。
竹扉猶未啟,墻外聞人警。
貽來金盒兒,顆顆周完凈。
初觀委難辨,小咀亦深省。
問渠來何方,松花擷山頂。
間渠和何味,茯苓收藥箵。
道人戴竹冠,羽扇臨丹鼎。
少婦纖手調(diào),玉童汲階井。
念彼百艱成,供我一饞領(lǐng)。
頓嚼三十九,似礫投深井。
石火試陶鐺,沃以松蘿茗。
輕松乍迸牙,香韻才灌頂。
冷然兩腋風(fēng),謖謖吹松影。
枵腹藉一充,饕涎欲再逞。
呼童走藥肆,為買茯苓莛。
百錢剛一斤,銖兩猶未整。
二月松樹花,開遍閒岡嶺。
長竿打一遭,粉膩沾衣領(lǐng)。
誰云解療饑,如虎得蚱蜢。
聞君山廚內(nèi),采摘盈筐秉。
愿作拷栳團,一饜淘河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