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古籍
  • 歷代游記選 ●明朝 游五臺山日記

    作者: 《歷代游記選》徐霞客
      癸酉七月二十八日,出都,為五臺游。越八月初四日,抵阜平南關(guān)。山自唐縣來,至唐河始密,至黃葵漸開,勢不甚穹窿矣。從阜平西南過石梁,西北諸峰復(fù)崆從起。循溪左北行八里,小溪自西來注,乃舍大溪,溯西溪北轉(zhuǎn),山峽漸柬。又七里,飯于太子鋪。北行十五里,溪聲忽至。回顧右崖,石壁數(shù)十仞,中坳如削瓜直下。上亦有坳:乃瀑布所從溢者,今天旱無瀑,瀑痕猶在削拗間。離潤二三尺,泉從坳間細孔泛濫出,下遂成流。再上,逾鞍子嶺。嶺上回眺,北塢頗開,東北、西北,高峰對峙,俱如仙掌插天,惟直北一隙少殺,復(fù)有遠山橫其外,即龍泉關(guān)也,去此尚四十里。嶺下有水從西南來,初隨之北行,已而溪從東峽中去。復(fù)逾一小嶺,大溪從西北來。其勢甚壯,亦從東南峽中去,當即與西南溪合流出阜平北者。余初過阜平,舍大溪而西,以為西溪即龍泉之水也。不謂西溪乃出鞍子嶺坳壁,逾嶺而復(fù)與大溪之上流遇,大溪則出自龍泉者。溪有石梁曰萬年,過之,溯流望西北高峰而趨。十里,逼峰下,為小山所掩,反不睹嶙峋之勢。轉(zhuǎn)北行,向所望東北高峰,瞻之愈出,趨之愈近,峭削之勢,遙遙逐人。二十里之間,勞于應(yīng)接。是峰名五巖寨,又名吳王寨,有老僧廬其上。已而東北峰下,溪流溢出,與龍泉大溪會,上人構(gòu)石梁于上,非龍關(guān)道所經(jīng)。從橋左北行,八里,時遇崩崖矗立溪上。又二里,重城當隘口,為龍泉關(guān)。

      初五日,進南關(guān),出東關(guān),北行十里,路漸上,山漸奇,泉聲漸微。既而石路陡絕,兩崖巍峰峭壁,合沓攢奇,山樹與石競麗錯綺,不復(fù)知升陟之煩也。如是五里,崖遍處復(fù)設(shè)石關(guān)二重。又直上五里,登長城嶺絕頂,回望遠峰,極高者亦伏足下,兩旁近峰擁護,惟南來一線有山隙,徹目百里。嶺之上,巍樓雄峙,即龍泉上關(guān)也。關(guān)內(nèi)古松一株,枝聳葉茂,干云使物。關(guān)之西,即為山西五臺縣界。下嶺甚平,不及所上十之一。十三里,為舊路嶺,已在平地,有溪自西南來,至此隨山向西北去,行亦從之。十里,五臺水自西北來會,合流注滹倫河。乃循西北溪數(shù)里,為天池莊,北向塢中,二十里,過白頭庵村,去南臺上二十里,回顧山谷,猶不可得其仿佛。又西北二里,路左為白云寺。由其前南折,攀躋四里,折上三里,至千佛洞,乃登臺間道。又折而西行,三里始至。

      初六日,風怒起,滴水皆冰;風止日出,如火珠涌吐翠葉中。循山半西南行八里,逾嶺,始望南臺在前。再為燈寺,由此路斯峻。十里登南臺絕頂,有文殊舍利塔。北面諸臺環(huán)列,惟東南、西南少有隙地。正南,古南臺在其下,遠則盂縣諸山屏峙,而東與龍泉崢嶸接勢。從臺言道而下,涂甚夷,可騎。循西嶺西北行十五里,為金閣嶺。又循山左西北下,五里,抵清涼石。寺宇幽麗,高下如圖畫、有石為芝形,縱橫各九步,上可立四百人,面平而下銳,屬于下石者無幾。從西北歷棧拾級而上,十二里,抵馬跑泉。泉在路隅山窩問,石隙僅容半蹄,水從中溢出,窩亦平敞可寺,而馬跑寺卻在泉側(cè)一里外。又平下八里,宿于獅子窠?! 〕跗呷?,西北行十里,度化度橋。一峰從中臺下,兩旁流泉淙淙,幽靚迥絕。復(fù)度其右澗之橋,循山西向而上,路欹甚。又十里,登西臺之頂,日映諸峰,—一獻態(tài)呈奇。其西面,近剛閉魔巖,遠則雁門關(guān),歷歷可俯而挈也。閉魔巖在四十里外,山皆陡崖盤亙,層累而上,為此中奇處。入叩佛龕,即從臺北下。三里,為八功德水。寺北面,左為維摩閣。閣下二石聳起,閣架于上,閣柱長短,隨石參差,有竟不用柱者。其中為萬佛閣。佛俱金碧旃檀,羅列輝映,不啻萬尊。前有閣二重,俱三層。其周廬環(huán)間亦三層,中架文道,往來空中。當此萬山艱阻,非神力不能運此。從寺東北行,五里,至大道,又十里。至中臺。望東臺、南臺,俱在五六十里外,而南臺外之龍泉,反苦更近,惟西臺、北臺相與連屬。時風清日麗,山開列如須眉。余先趨臺之南,登龍翻石。其地亂石數(shù)萬,涌起峰頭,下臨絕塢,中懸獨聳,言是文殊放光攝影處。從臺北直下者四里,陰崖懸冰數(shù)百丈,四萬年冰。其塢中亦有結(jié)廬者。初寒無幾,臺間冰雪,種種而是。聞雪下于七月二十七日,正余出都時也。行四里,北上澡浴池。又北上十里,宿于北臺、北臺比諸臺較峻,余乘日色周眺寺外。及入寺,日落而風大作。

      初八日,老僧石堂送余,歷指諸山口:“北臺之下,東臺西,中臺中,南臺北,有塢回臺灣,此諸臺環(huán)列之概也。其正東稍北,有浮青特銳者,恒山也。正西稍南,有連嵐一抹者,雁門也。直南諸山,南臺之外,惟龍泉為獨雄。直北俯內(nèi)外二邊,諸山如蓓蕾,惟茲山之北護,峭削層疊,嵯峨之勢,獨露一斑。此北臺歷覽之概也。此去東臺四十里,華巖嶺在其中。若探北岳.不若竟由嶺北下,可省四十里登降。”余頷之。別而東,直下者八里,平下者十二里,抵華嚴嶺。由北塢下十里,始突。一澗自北,一澗自西,兩們合而群峰湊,深壑中“一壺天”也。循澗東北行,二十里,田野子場。南自白頭庵至此,數(shù)十里內(nèi)生天花菜,出此則絕種矣。由此兩崖屏到鼎峙,雄峭萬狀,如是者十里。石崖懸絕中,層閣杰起,則懸空寺也;石壁尤奇,此為北臺外護山。不從此出,幾不得臺山神理云。

      題記:這篇《游五臺山日記》是作者于崇幀六(1633)離開京城,開始五臺之行而寫起的。作者筆下的五臺山并不是一個集中全部筆墨來表現(xiàn)的特寫鏡頭,而是用了將近二分之一的篇幅,寫他到達五臺山之前的辛苦奔波,沿路的小溪、山峽、石梁、有關(guān)、古樹等都被作者毫無遺余地收入筆下,猶如在讀者面前徐徐展開一幅淡彩勾勒,但又十分細致真切的山水畫軸,而五臺山則掩映于這幅畫卷的深處。

      全文關(guān)于五臺山的描寫,只有寥寥數(shù)句,這樣的文字看似過于簡潔,與五臺山在全文的地位不甚相稱,其實這里運用的正是烘云托月之法,作者寫五臺山時并沒有孤立地只寫其本身,而是時時寫周圍山川景物,從而把五臺山置身于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之中,以宏觀勾勒的大手筆從側(cè)面寫出五臺山的雄渾氣勢。

      日記的第四段是全文的中心。五臺山上寺廟林立,僧尼眾多;雕塑佛像,琳瑯滿目,至今仍然是香客不斷、香火不絕,但作者并沒有對此詳盡描繪,只是集中寫了維摩閣、萬佛閣兩處,突出了五臺山作為佛教圣地的特色,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

      日記最后一段,通過登高望遠的老僧再次點出五臺山的位置所在及周圍地理形勢,對五臺山進行了全景勾勒,為作者的五臺之行打下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作者簡介:徐弘祖(158一1641),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屬江蘇)人,明代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從小聰穎好學,博覽圖經(jīng)地志。成年后,適逢明末黑暗統(tǒng)治,遂不人仕,專事旅游,南至云貴、兩廣,北涉燕、晉之地。在旅行中,不避艱險,將揭涉的名山大川,按其觀察所得,寫作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