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愚公移山
崔顥詩全集
思舊賦并序
李斯諫逐客書
登樓賦
與山巨源絕交書
師說
林紓作品集
誡子篇
送董生邵南序
三輔黃圖 卷之六
作者:
《三輔黃圖》
閣
石渠閣,蕭何造;其下礲石為渠以導(dǎo)水,若今御溝,因為閣名。所藏入關(guān)所得秦之圖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書焉?!度o故事》曰:石渠閣,在未央宮殿北,藏秘書之所。
直按:《漢書。儒林。施讎傳》顏師古注引《三輔故事》,《文選。西都賦》李善注引《三輔故事》,皆與原注文相同。成帝使謁者陳農(nóng)求遺書干天下。見《漢書。藝文志》序?!队轰洝吩疲骸笆w礲石為渠以導(dǎo)水。以水經(jīng)約其地望,則滄池在未央西南。此之為渠,必引滄池下流,轉(zhuǎn)北以行成其為渠也。水之又北,遂轉(zhuǎn)行乎明光、桂宮之間,謂之明渠也。又益趨東,則長樂之有酒池,都城東之有王渠,皆此水也?!薄队轰洝酚种^承明殿與石渠相距不遠?,F(xiàn)今遺址在西安市未央鄉(xiāng)小劉寨天祿閣西南。余屢住訪,其把多出王蕁大泉五十錢背范,采集達四十余枚,疑在王莽時此閣已廢,改為制造錢范之作所。尚有石渠二具,一完一殘,存在天祿小學(xué)內(nèi)。又福山王氏藏“石渠千秋”瓦,文字至精?! √斓撻w,藏典籍之所?!稘h宮殿疏》云:“天祿麒麟閣,蕭何造,以藏秘書處賢才也。”劉向于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叩閣而進。見向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因以見向,授五行洪范之文??衷~說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至曙而去。請問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聞卯金之子,有博學(xué)者,下而觀焉。乃出懷中竹牒,有天文地圖之書,曰:余略授子焉。至子歆,從授其術(shù),向亦不悟此人焉。
直掛《文選。西都賦》李善注,引《三輔故事》云:“天祿閣在大殿北?!薄短接[》卷一百八十四并同。又《陜西通志》巷七十二,引《三輔故事》云:“天祿閣在未央大殿北。天祿,異獸也。即揚雄校書處?!庇謩⑾蛐斓撻w一段,亦見《拾遺記》卷六,完全與本文相同?,F(xiàn)今遺址在西安市未央鄉(xiāng)小劉寨未央大殿遺址直北,設(shè)有天祿小學(xué)。又咸陽郭氏所藏漢瓦拓冊中,有“天祿閣”瓦。
麒麟閣,《廟記》云:“麒麟閣,蕭何造?!薄稘h書》:宣帝思,股肱之美,乃圖霍光等十一人于麒麟閣。
直按:《漢書。蘇武傳》顏師古注,引《漢宮殿疏》云:“麒麟閣,蕭何造。”道址現(xiàn)在西安市未央鄉(xiāng)小劉寨天祿閣西北。
《三秦記》云:“未央宮有堯閣?!薄稄R記》云:“未央宮有白虎閣,屬車閣。”
直板:《玉?!芬度赜洝吩疲骸拔囱雽m有堯閣,閶闔?!保◤堜嫳荆﹫蜷w與本文同,因閶闔為門名,故未連引。白虎、屬車二閣,他無所見。
署虎威,章溝,皆署名。漢有長水、中壘、屯騎、虎賁、越騎、步兵、射聲、胡騎八營,宿衛(wèi)王宮,周廬直宿處。
直接:《西京賦》云:“重以虎威章溝嚴(yán)更之署。”八校尉,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云:“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內(nèi),外掌西域。屯騎校尉掌騎士。虎賁校尉掌輕車。越騎校尉掌越騎。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西安南郊出土有“長水屯瓦”瓦當(dāng),蓋為長水校尉屯兵之處所用?! 煳鋷?,在未央宮,蕭何造,以藏兵器。
直按:蕭何造太倉、武庫,見《漢書》高祖七年紀(jì)。又《史記。樗里子傳》云:“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臺之東,曰后百歲是當(dāng)有天子之宮夾我墓。至漢興,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武庫正直其墓?!庇帧稘h書。劉向傳》云:“樗里子葬于武庫”?!端?jīng)注。渭水》:“又東歷武厙北,舊樗里子葬于此?!?br>
靈金內(nèi)府,太上皇微時佩一刀,長三尺,上有銘字難識,傳云殷高宗伐鬼方時所作也。上皇游豐沛山中,寓居窮谷,有人冶鑄,上皇息其旁,問曰鑄何器,工者笑曰,為天子鑄劍,慎勿言。曰:得公佩劍雜而治之,即成神器,可克定天下。昴星精為輔佐,木衰火盛,此為異兆。上皇解匕首投爐中,劍成,殺三牲以釁祭之。工問何時得此,上皇曰:秦昭襄王時,余行陌上,一野人授余,云是殷時靈物。工即持劍授上皇,上皇以賜高祖。高祖佩之?dāng)匕咨呤且?。及定天下,藏于寶庫,守藏者見白氣如云出戶,狀若龍蛇。呂后改庫曰靈金藏?;莸奂次唬源藥扈T禁兵器,名曰靈金內(nèi)府。
直按:本段見《拾遺記》卷五,文字相同,中有刪節(jié),但稱為靈金府,不稱為靈金內(nèi)府。又《太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一,引《拾遺錄》,與今本《拾遺記》文字略有異同。又張澍輯《三輔故事》,引《北堂書鈔》,敘太上皇鑄劍事,文較《拾遺記》為節(jié)括,但亦稱為靈金內(nèi)府。(此條不見于今本《書鈔》,未知張氏所據(jù)。)又《刀劍錄》云:“前漢劉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鐵(Page135)劍,長三尺,小篆書銘曰赤霄,及貴常服之。此即斬白蛇之劍也。”又《異苑》云:“晉惠帝元康二年。武庫火燒孔子履、高祖斬白蛇劍,王莽頭等三物。”據(jù)此,高祖斬蛇劍,至?xí)x時始毀也?! }太倉,蕭何造,在長安城外東南。文景節(jié)儉,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
直按:《漢書。高祖本紀(jì)》,七年造太倉。又太倉腐粟,見《史記。平準(zhǔn)書》。
細柳倉、嘉倉,在長安西、渭水北。古徼西有細柳倉,城東有嘉倉。
直按:《漢書。文帝》七年紀(jì):“河內(nèi)太守周亞夫為將軍,次細柳?!狈⒃疲骸霸陂L安西北?!比绱咀⒃疲骸伴L安細柳倉,在渭北近石徼?!睆堃咀⒃疲骸霸诶ッ鞒啬?,今有柳市是也。”又《元和郡縣圖志》卷一云:“細柳倉,在咸陽縣西郊二十里,漢舊倉也。周亞夫軍次細柳,即此是也。張揖云在昆明池南,恐為疏遠。” 廄未央大廄,在長安故城中?!稘h宮儀》曰:“未央宮六廄。長樂、承華等廄,令皆秩六百石。” 直按:《太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一,引《漢舊儀》曰:“天子六廄,未央廄,承華廄皆萬匹?!庇直疚木砣份C廄,亦稱為未央廄,此處復(fù)出。
翠華廄、大輅廄、果馬廄、軛粱廄、騎馬廄、大宛廄、胡河廄、騊駼廄,皆在長安城外。編者按:目錄為“九廄”。
直按:《太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一,引《三輔黃圖》云:“未央宮有金廄、路軨廄、果馬廄、軛梁廄、騎馬廄、大宛廄,胡河廄、騊駼廄,凡九廄,在城內(nèi)。”與今本頗有異同。又按:《漢舊儀》六廄,為未央、承華、騊駼、路軨、騎馬、大廄等名稱。本文之翠華、大輅、果馬、軛梁、大宛,胡河諸廄名,皆不見于其他古籍。騎馬,疑屬于太仆騎馬令之廄。果馬,當(dāng)即《漢舊儀》所敘中黃門之“果下馬”。又《長安志》引《黃圖》亦有金廄,與《御覽》同。
霸昌觀馬廄,在長安城外?! ≈卑矗骸稘h書。王莽傳下》云:“司徒尋,初發(fā)長安,宿霸昌廄”。顏師古注云:“霸昌觀之廄也,《三輔黃圖》曰在城外也?!迸c今本同。又《續(xù)漢書??尽吩疲骸鞍圆龓?,在長安西三十里,又曰三十五里?!庇帧短接[》卷一百九十一,引《郡國志》曰:“雍州霸昌廄,在長安西三十五里,王莽使司徒王尋發(fā)長安宿此?!?br>
都廄,天子車馬所在。
直按:《漢書?;莸奂o(jì)》:“三年七月,都廄災(zāi)?!?br>
中廄,皇后車馬所在。
直按:《漢書。戾太子傳》云:“因長御倚華,具白皇后,發(fā)中廄車載射士?!鳖H師古注云:“中廄,皇后車馬所在也。。與本文同。
圈秦獸圈,《列「?!乖鳌傲摇?,誤士傳》云:“秦王召魏公子無忌,不行,僅朱亥奉璧一雙詣秦。秦王怒,使置亥于獸圈中。亥瞋目視獸,皆血濺于獸面,獸不敢動?!?br>
直按:《大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七及四百八十三,引《列士傳》,與本文均同。又《水經(jīng)注。渭水》引《列士傳》,則作“秦昭王會魏王”,與“秦王召魏公子無忌”,其說不同。又《太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七,及《長安志》引《漢宮殿疏》云:“秦故虎圈。周匝三十五步,去長安十五里?!庇帧短藉居钣洝肪矶?,及《太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七,引《郡國志》云:“雍州虎圈,在通化門東二十五里。秦王置朱亥干其中,亥瞋目,虎不敢動。漢文帝問上林尉處,及馮婕好當(dāng)熊,在此。”又《太平御覽》同卷引《三輔故事》云:“師子圈,在建章宮西南?!?br>
漢獸圈九,彘圈一,在未央宮中。文帝問上林尉,及馮媛當(dāng)熊,皆此處。獸圈上有樓觀。編者按,目錄有虎圈,文中未敘,疑散佚?! ≈苯樱骸稘h書。張釋之傳》云:“從行,上登虎圈,問上林尉禽獸簿,十余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鷨莘驈呐源緦ι纤鶈柷莴F簿,甚悉?!薄稘h書。郊祀志》云:“建章宮西有虎圈?!鳖亷煿抛⒃疲骸坝谳?,亦西方之獸,故于此置其圈也?!薄堕L安志》引《三輔黃圖》云:“獸圈九。彘圈一,在未央宮中?!迸c今本同。又引《漢宮闕疏》“有彘圈,有師子圈,武帝造?!薄短接[》卷一百九十七所引亦同。 橋橫橋,《三輔舊事》云:“秦造橫橋,漢承秦制,廣六丈三百八十步,置都水令以掌之,號為石柱橋。”漢末董卓燒之。
直按:《漢書。戾太子傳》云:“焚蘇文于橫橋上?!?br>
又按:《水經(jīng)注。渭水》引《三輔黃圖》云:“有令丞各領(lǐng)徒一千五百人?!庇衷疲骸昂蠖咳腙P(guān),遂焚此橋,魏武更修之?!迸c今本異?!短藉居钣洝肪矶?,及《長安志》,引《三輔舊事》,皆與本文同。《元和郡縣圖志》卷一,作“中渭橋,漢末為董卓所燒,魏文帝更造?!蔽鳚h如太常、少府、水衡都尉、三輔,各置都水令,大司農(nóng)則管郡國都水,所掌皆各地區(qū)之水利。成帝時特設(shè)護都水使者,總領(lǐng)其事。(見劉向各書錄敘。揚雄與劉歆論方言書,亦稱向為都水君。)本文當(dāng)稱為橫橋都水令也。
渭橋,秦始皇造。渭橋重不能勝,乃刻石作力士孟賁等像祭之,乃可動,今石人在。渭橋在長安北三里,跨渭水為橋?! ≈卑矗骸端?jīng)注。渭水》云:“秦始皇造橋,鐵鐓重不能勝,故刻石作力士孟賁等像以祭之,鐓乃可移動也?!薄短藉居钣洝肪矶宀⑼?br>
又按:原注“渭橋在長安北三里”二句,用《漢書。文帝紀(jì)》蘇林注文?! ″睒?,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王莽時灞橋災(zāi),數(shù)千人以水沃救不滅,更灞橋為長存橋。
直按:亭見《漢書。王莽傳下》。又長存橋,畢本誤作“長安橋”?!队轰洝吩疲骸巴蹙S
詩隨地紀(jì)別,而曰渭城陽關(guān),其實用灞橋折柳故事也?!保≒age140)
便門橋,武帝建元三「校」原作“二”,誤年初作此橋,在便門外,跨渭水,通茂陵。長安城西門曰便門,此橋與門對直,因號便橋。
直接:《漢書。武帝紀(jì)》:“建元三年初,作便門橋?!碧K林注云:“去長安四十里?!狈唬骸霸陂L安西北茂陵東。”又《元和郡縣圖志》云:“便橋,在咸陽縣西南十里,駕渭水上。武帝建元三年初,作便門橋,(《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六并同。)在長安北。茂陵東,去長安二十里。長安城西門曰便門,此橋與門相對,因號便橋?!痹⑽娜?,與《元和郡縣圖志》相同?! ★嬹R橋,在宣平城門外?! ≈卑矗骸妒酚?。夏侯嬰傳》索隱引《三輔故事》:“滕公墓,在飲馬橋東大道南,俗謂之馬冢?!?br>
陵墓?jié)h諸陵,先總屬太常,今各依其地界屬三輔
直按:標(biāo)題下原注用《漢書。元帝紀(jì)》永光四年顏師古注文,“今”字,誤為“令”字,“各”字,吳本作“后”字,亦通。但依照吳本,“今”字當(dāng)為衍文。
漢太上皇陵,高帝葬太上皇于櫟陽北原,因置萬年縣于櫟陽大城內(nèi),以為奉陵邑。其陵在東者太上皇,西者昭靈后也。高祖初居櫟陽,故太上皇因在櫟陽。十軋?zhí)现僚?,葬北原?br>
直接:《漢書。高祖紀(jì)》十年,顏師古注引《三輔黃圖》云:“高祖初居櫟陽,故太上皇因在櫟陽。十年,太上皇崩,葬其北原,起萬年邑,置長丞也。”與今本《黃圖》原注文相同,似原注即本文之誤。又《地理志》京兆尹萬年縣,顏師古注引《三輔黃圖》云:“太上皇葬櫟陽北原,起萬年陵是也?!鳖佔梢饵S圖》,知今本此條脫誤滋甚?!短藉居钣洝肪矶?,漢太上皇陵,引《郡國縣道記》,完全與本文相同。又《陜西通志》卷七十,太上皇陵在臨潼縣東北七十五里。
高祖長陵在渭水北,去長安城三十五里。按高祖本紀(jì),十二年四月甲辰,崩于長樂宮,五月葬長陵。長陵山,東西廣一百二十丈,高十三丈。長陵城周七里,百八十步,因為殿垣,門四出,及便殿掖庭諸官「?!乖鳌皩m”,今訂正寺,皆在中。
直按:《漢書。高祖紀(jì)》十二年,臣瓚注云:“長陵,在長安北四十里?!薄秴魏蠹o(jì)》:“六年,城長陵?!鳖亷煿抛⒁伴L陵城周七里”一段,與本文完全相同。又《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六云:“長陵故城,在今縣東北四十里。漢初徙關(guān)東豪族以奉陵邑,長陵、茂陵各萬戶,其余五陵各五百戶,皆屬太常,不隸于郡?!薄对涂たh圖志》卷一,與《太平寰宇記》文略同,惟作長陵故城在縣東北三十里。又《水經(jīng)注。渭水》:“又東逕長陵南,亦曰長山也?!薄段倪x。西征賦》李善注引《三秦記》云:“秦名天子冢長山,漢曰陵,故通名山陵?!北疚慕逃址Q為長陵山。
又按:《陜西通志》卷七十,長陵在咸陽縣東三十里。亦日長山?,F(xiàn)今陵地,在咸陽市渭城公社毛龐村西約二公里。
呂后陵,在高祖陵東。按《史記。外戚世家》,高后合葬長陵。注云:“漢帝后同塋則為合葬,不合陵也”。
直按:《史記。高后本紀(jì)》《集解》引《皇覽》曰:“高帝、呂后山各一所也?!薄锻馄菔兰摇贰都狻芬蛾P(guān)中記》曰:“高祖陵在西,呂后陵在東,漢帝后同塋則為合葬,不合陵也。諸陵皆如此。”《秦漢瓦當(dāng)文字》卷一第三十二頁。有‘長陵東瓽”瓦當(dāng),則為呂后陵上之物。又有“長陵西神”瓦當(dāng),則為高祖陵上之物。又見殘畫瓦筒上印有“西神”二字,大如核桃。用龜蛇體,文字尤精。
惠帝安陵,去長陵十里。按本紀(jì),惠帝七年八月戊寅,崩于未央宮,葬安陵,在長安城北三十五里。安陵有果園鹿苑云。
直按:《漢書。惠帝紀(jì)》七年,臣瓚注云:“安陵,在長安北三十五里?!鳖亷煿抛⒁度o黃圖》云:“安陵去長陵十里?!苯耘c本文同。又《惠帝紀(jì)》注引《關(guān)中記》曰:“徙關(guān)東倡優(yōu)樂人五千戶以為陵邑,善為啁戲,故俗稱女啁陵也?!薄短藉居钣洝肪矶疲骸鞍擦旯室?。周之程邑。漢為縣,惠帝置。”又同卷引《三輔黃圖》云:“安陵有果園鹿苑?!迸c今不同?!蛾兾魍ㄖ尽肪砥呤疲骸鞍擦暝谙剃枛|三十五里,周之程邑也?!薄 ∮职矗河嗯f藏有“安邑琱柱”瓦當(dāng)拓本,蓋為惠帝陵上之物。
文帝霸陵,在長安城東七十里,因山為藏,不復(fù)起墳,就其水名,因以為陵號。
直按:《水經(jīng)注。渭水》,霸陵在長安東南三十里。本文作七十里,實為誤文?!堕L安志》引《關(guān)中記》云:“陵上有池,池有四出道以瀉水”。又“因山為藏”四句,用《史記。文帝紀(jì)》《集解》引莊劭注文。又《咸寧縣志》:霸陵今在楊家圪塔北鳳嘴,周圍三百丈。
景帝陽陵,在長安城東北四十五里。按景帝五年作陽陵,起邑陽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丈。
直按:《史記。景帝紀(jì)》《集解》引皇甫謐曰:“陽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四丈,去長安四十五里。”《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六云:“陽陵城,故弋陽縣,景帝改為陽陵縣?!庇帧蛾兾魍ㄖ尽肪砥呤疲骸瓣柫辏裨诟吡昕h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薄蛾兾魍ㄖ尽肪砭乓嗤?br>
武帝茂陵,在長安城西北八十里。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武帝自作陵也。本槐里縣之茂鄉(xiāng),故曰茂陵,周回三里?!度o舊事》云:“武帝于槐里茂鄉(xiāng),徙戶一萬六千《漢書》作“六萬一千”,置茂陵高一十四丈一百步。茂陵園有白鶴觀?!睉粢蝗f六千,一本作“六萬一千”。
直按:《長安志》引《關(guān)中記》云:“漢諸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惟茂陵十四丈,方百四十步。”又云:“守陵、溉樹、掃除,凡五千人,陵令屬官五人,寢廟令一人,園長一人,門吏三十三人,候四人?!痹ⅰ拔涞圩宰髁暌病?,用《漢書。武帝紀(jì)》建元二年應(yīng)劭注文。“本槐里縣之茂鄉(xiāng),故曰茂陵”,與顏師古注完全相同。但《地理志》右扶風(fēng)茂陵縣,顏師古注引《三輔黃圖》云:“本槐里之茂鄉(xiāng)?!迸c今本同。又《水經(jīng)注。渭水》云:“茂陵,故槐里之茂鄉(xiāng)?!薄对涂たh圖志》卷二并同?!稘h書。元帝紀(jì)》:“初元三年四月乙未晦,茂陵白鶴館災(zāi)?!薄蛾兾魍ㄖ尽肪砥呤疲好暝谂d平縣東北十七里?!对涂たh圖志》卷一并同?,F(xiàn)今陵址,在興平縣三韓公社道常村西南,約O。五公里。直北為李夫人墓,東北為衛(wèi)青、霍去病兩墓,東南為霍光墓,均保存完好。 昭帝平陵,在長安西北七十里,去茂陵十里。(Page145)帝初作壽陵,令流水而已。石槨廣一丈二尺,長二丈五尺,無得起墳陵。東北作廡,長三丈五步,外為小廚,裁足祠祝,萬年之后,掃地而祭。
直按:《漢書。昭帝紀(jì)》元平元年臣瓚注:“平陵。在長安西北七十里?!迸c本文同。又臣瓚注《漢書》各陵所在地,皆與《黃圖》合,雖未明引《黃圖》,知其必本于《黃圖》。又《陜西通志》卷七十云:平陵,在咸陽縣東北十三里。
宣帝杜陵,在長安城南五十里「?!勾巳?,據(jù)《漢書》臣瓚注補。帝在民間時,好游鄠、杜間,故葬此。
直按:《漢書。元帝紀(jì)》:“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臣瓚注:“杜陵,在長安南五十里?!北疚某悄舷庐?dāng)脫“五十里”三字,故據(jù)補。
又按:《漢書。宣帝紀(jì)》云:“尤樂杜,鄠之間,率來往在下杜。”《咸寧縣志》:杜陵,今在三兆鎮(zhèn),周圍三百十二丈。又《積古齋鐘鼎款識》卷九第十四頁,有“杜陵東園銅壺,永始元年造”。
元帝渭陵,在長安北五十六里。
直按:《漢書。元帝紀(jì)》臣瓚注,“渭陵,長安北五十六里,與本文同,又《陜西通志》卷七十云:“渭陵,在咸陽縣東北一十三里。”
成帝延陵,在扶風(fēng),去長安六十二里一曰成帝于霸陵北步昌亭起壽陵,即武帝之廢陵也。王莽時,遣使壞渭陵、延陵園門罘罳,曰毋使民復(fù)思也,又以墨色洿其周垣。
直按:《漢書。成帝紀(jì)》臣瓚注:“延陵、在扶風(fēng),去長安六十二里?!迸c本文同?!稘h書。劉向傳》有諫建昌陵疏。又《陳湯傳》云:“成帝起初陵,數(shù)年后樂霸陵曲亭南,更營之。萬年與湯議,以為‘武帝時工楊尤,以所作數(shù)可意自致將作大匠’?!薄堕L安志》臨潼縣引《三輔黃圖》云:“成帝干霸陵北步昌亭起昌陵,即成帝之廢陵也?!彼?dāng)為《三輔黃圖》原注之文,《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七并同。原注“武帝”廢陵,疑為“成帝”之誤字。又王莽遣使壞渭陵延園門罘罳一段。用《漢書。王莽傳下》文?!豆沤褡ⅰ肪砩显啤邦妨Q屏之遺象也,行至門內(nèi)屏外復(fù)應(yīng)思,惟罘罳‘復(fù)思’也。漢西京罘罳,合板為之。亦筑土為之,每門闕殿舍前皆布焉?!薄夺屆肪砦濉夺寣m室》略同。又《陜西通志》卷七十云:延陵,在咸陽西北十三里。
哀「?!乖鳌鞍病弊郑`,今訂正帝義陵,在扶風(fēng)渭城西北原上,去長安四十六里。
直按:《漢書。哀帝紀(jì)》臣瓚注:”義陵在扶風(fēng),去長安四十六里。”與本文同。又《陜西通志》卷七十云:“義陵,在咸陽縣西八里?!?br>
平帝康陵,在長安北六十里興平原口?! ≈卑矗骸稘h書。平帝紀(jì)》臣瓚注:“康陵,在長安北六十里?!迸c本文同。又《陜西通志》卷七十云:“康陵,在咸陽縣西二十五里?!?br>
文帝母薄姬南陵,在霸陵南,故曰南陵,即今所謂薄陵也「?!勾似咦直緸樾∽衷?,今據(jù)《漢書》注改為正文?! ≈卑矗骸稘h書。外戚。薄姬傳》“葬南陵”,顏師古注云:“薄太后陵,在霸陵之南,故稱南陵,即今所謂薄陵。”與本文完全相同。又《咸寧縣志》:南陵在鮑旗寨,周圍一百九十六丈?!短正S吉金錄》卷六第四至五頁,有“南陵大泉第五十八乘輿御水銅鍾,建平四年造”。陜西省博物館藏有“南陵大泉乘輿水陶”陶尊。余藏有“南陵大泉”殘?zhí)掌?。大泉者,大甕也,為漢人之習(xí)俗語?! ≌训勰岗w婕妤云陵,在云陽甘泉宮南,今人呼為女陵。
直按:《漢書,外戚。鉤弋趙婕妤傳》云:“因葬云陽。”顏師古注云:“在廿泉宮南,今土人呼為女陵?!迸c本文相同。
李夫人墓,東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在茂陵西北一里,俗名英陵,亦云集仙臺。一曰高二十丈,周回三百六十步。
直牘:《水經(jīng)注。渭水》:“西北一里,即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謂之英陵?!被蜃鳌扒v陵”,似為誤字?!短藉居钣洝肪矶撸⒆鳌坝⒘辍?。
又按:《陜西通志》卷七十云:“英陵在興平縣東北十六里?!编l(xiāng)人俗稱茂陵為“大陵”,李夫人墓為“李娘娘墳”。李墓高度僅及茂陵之半,原注一說非也。
王莽妻死,葬渭陵長壽園,偽謚曰孝穆皇后,僭號億年陵。舊本云:億年陵,王莽妻死,謚曰孝穆皇后,葬渭城長壽園西,陵曰億年。
直按:《漢書。王莽傳下》云:“是月莽妻死,謚曰孝睦皇后,葬渭陵長壽園西?!迸c原注舊本相同。本文作“孝穆”,疑為誤字。
雜錄漢宮中謂之禁中,謂宮中門閣有禁,非侍衛(wèi)通籍之臣,不得妄入。通籍,謂記名于門,通出入禁門也。籍者,為三尺竹牒,記其年紀(jì)名字物色,懸宮門,案省相應(yīng),乃得入。行道豹尾中,亦視禁中。謂天子出行道中,則有儀衛(wèi)豹尾。至孝元皇后父名禁,避之,改曰省中。省,察也,言出入禁中,皆當(dāng)省察,不可妄也。
直按:蔡邕《獨斷》卷上云:“禁中者,門戶有禁,非侍衛(wèi)者不得入,故曰禁中。孝元皇后父大司馬陽平侯名禁,當(dāng)時避之,故曰省中”。
又按:軍汪“通箱,謂記名于門”二句,《史記。魏其武安侯傳》云:“太后除竇嬰門籍,不得入朝請?!庇衷ⅰ凹?,為三尺竹牒”一段,用《古今注》卷下文,惟作“籍者,尺二竹牒”?!缎⌒=?jīng)閣全文》卷十一第七十九頁,有“禁中”鐙,蓋成帝以前之物。
鹵簿,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有大駕,有法駕,有小駕。大駕則公卿奉引;大將軍參乘,太仆御;屬車八十一乘,古者諸侯二車九乘。秦滅六國,兼其車服,漢依秦制,故大駕八十一乘。屬者,言相聯(lián)屬不絕也。作三行,尚書御史乘之。備千乘萬騎出長安,出祠天于甘泉備之,百官有其儀注,名曰“甘泉鹵簿”。法駕京兆尹奉引,侍中參乘,奉車?yán)捎瑢佘嚾?。北郊明堂,則省副車。小駕祠宗廟用之。
直按:《西京雜記》卷五,有“漢朝輿駕祠甘泉汾陰,備千乘萬騎,太仆執(zhí)轡,大將軍陪乘。名為大駕之鹵簿”紀(jì)載。又《漢官解詁》云:“天子出有大駕、法駕、小駕。大駕則公卿奉引,大將軍驂乘,太仆御,屬車八十一乘,備千乘萬騎。法駕公不在,鹵簿唯河南尹、執(zhí)金吾、洛陽令奉引,侍中驂乘,奉車?yán)捎瑢佘嚾?,小駕太仆奉駕,侍御史整車騎?!迸c本文略同。
又按:鹵簿與《獨斷,卷上,”犬干出,車駕次第(Page150)謂之鹵簿”條,大略相同,與《續(xù)漢書。輿服志》亦略同。法駕一段,與《獨斷》卷上,法駕不在鹵簿中條,文字略同?!熬┱滓钜保丢殧唷穭t作”唯河南尹、執(zhí)金吾、洛陽令奉引”與《漢官解詁》相同,則東漢制也。
清道,謂天子將出,或有齋祠,先令道路掃灑清凈?! §o室,天子出入警蹕,舊典行幸所至,必遣靜室令,先按行清靜殿中,以虞非常。蔡邕《獨斷》曰:天子所至日幸。幸者,宜幸也。世俗謂車駕所至,臣民被其澤以僥幸,故曰幸也。
直按:《漢官儀》云:“靜室令,式道候,秦官也。靜宮令,車駕出在前驅(qū),靜清所徼車,逆日以示慎重也?!薄段骶╇s記》卷五,記漢朝輿駕祠甘泉汾陰鹵簿,有“靖室車駕四中道”。又《古今注》卷二云;”警蹕,所以戒行徒也。周禮蹕而不警,秦制出警入蹕,語出軍者皆警戒,入國者皆蹕止也,故云出警入蹕也”。又見《漢書》梁孝王及霍光傳。原注所引蔡邕《獨斷》,見今本《獨斷》卷上。
離宮,天子出游之宮也?! ≈卑矗骸稘h書。賈山傳》云:“秦起咸陽,西至雍,離宮三百?!鳖亷煿抛⒃疲骸胺惭噪x宮者,皆謂于別處置之,非常所居也?!?br>
行在所,天子以四海為家,不以京師宮室居處為常,則當(dāng)乘車輿以行天下。天于至尊,臣下不敢渫瀆言之,故托之于乘輿,或謂之車駕。車輿所至,奏事皆曰行在。
直按:《獨斷》卷上云:“天子自謂曰行在所,猶言今雖在京師,行所至耳。”又云:“乘輿出于律,律曰敢乘輿服御物,謂天子所服食者也。天子至尊,不敢渫瀆言之,故托之于乘輿。乘猶載也,輿猶車也。天子以天下為家,不以京師宮室為常處,則當(dāng)乘車輿以行天下。故群臣托乘輿以言之,或謂之車駕?!北疚呐c原注文,皆采用《獨斷》文?! ”菹拢菟缮靡?。天子必有近臣,執(zhí)兵階陛,以戒不虞。臣下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殿陛下以告之,故稱陛下,因卑達尊之意也。上書亦如之,如群臣士庶相與語曰閣下、足下之屬。
直接:本文與《獨斷》卷上陛下條完全相同?! ±O館,《漢宮闕疏》云:“上林苑有繭館。”蓋蠶繭之所也。
直按:《漢書。元后傳》云:“春幸繭館?!鳖亷煿抛⒁稘h宮闕疏》,與本文同。此條疑為上林苑繭觀之重出。又《漢舊儀》云:“群臣妾從桑還獻于繭觀?!庇帧蛾兾鹘鹗尽肪砦宓谑彭?,長安謝氏藏有“崇蛹嵯峨”瓦當(dāng),疑為繭館之物。
蠶室,行腐刑之所也。司馬遷下蠶室?! ≈卑矗骸稘h書??崂?。咸宣傳》云:‘闌入上林中蠶室門?!庇帧段倪x。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李善注引《漢舊儀》云:“蠶室置蠶官?!薄 $娛?,在長樂宮。高祖縛韓信置鐘室中。
直按:《史記。淮陰侯傳》云:“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鐘室?!薄墩x》:“長樂宮懸鐘之室。” 作室,上方工作之所?! ≈卑矗骸稘h書。王莽傳下》云:“城中少年朱弟,張魚等,燒作室門,斧敬法闥?!?br>
長安御溝,謂之楊溝,謂植「?!乖`“值”,今改高楊于其上也。 直按:《水經(jīng)注。渭水》:“一水逕楊橋下,即青門橋也。楊溝當(dāng)與楊橋相近?!庇帧豆沤褡ⅰ肪砩显疲骸伴L安御溝,謂之楊溝,謂植高楊于其上也。一曰羊溝,謂羊喜抵觸垣墻,故為溝以陷之。故曰羊溝也?!北疚闹徊捎蒙隙挝淖帧?br>
闕,觀也,周置兩觀以表宮門,其上可居,登之可以遠觀,故渭之觀。人臣將朝,至此則思其所闕。
直按:《古今注》卷上云:“闕,觀也,古每門樹兩觀于其前,所以標(biāo)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將至此,則思其所闕。其上皆丹堊,其下皆畫云氣仙靈,奇禽怪獸,以昭示四方焉。”本文與之相同,僅刪去末數(shù)句,又《釋名》卷五《釋宮室》,亦部分相同。
塾門,外舍也。臣來朝君,至門外當(dāng)就舍,更熟詳所應(yīng)對之事。塾之,言熟。
直按:《古今注》卷上云:“塾,門外之舍也。臣來朝君,至門外當(dāng)就舍,更詳熟所應(yīng)對之事也:塾之,言熟也,”與本文完全相同?!稜栄拧丰寣m室:“門側(cè)之堂謂之塾?!惫ⅲ骸皷|門堂。”又《白虎通》云:“所以必有塾何,以飾門因取其名也。明臣下當(dāng)見于君,先熟思其事也?!庇帧稘h舊儀》卷上云:“丞相無塾門。”又云:“御史大夫寺在司馬門內(nèi),門無塾門?!?br>
掖門,在兩旁,如人臂掖也。
直按:《漢書。高后紀(jì)》顏師古注云:“非正門,而在兩旁,若人之臂掖也”。與本文同義。又此條疑原與未央宮之掖庭宮相聯(lián)。
闈闥,宮中小門也。
直按:《爾雅》釋宮室云:“宮中門謂之闈”。
永巷,永長也。宮中之長巷,幽閉宮女之有罪者。武帝時改為掖庭,置獄焉。《列女傳》:周宣王姜后,脫簪珥,待罪永巷。
直按:《漢書。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永巷令,武帝太初元年改名為掖庭令。屬吏有掖庭戶衛(wèi),見《外戚。許皇后傳》。掖庭有獄,見于《宣帝紀(jì)》霍光。張世安,丙吉等傳。原注文見《列女傳》卷一。
蠻夷邸,在長安「校」“安”字,據(jù)吳本補城內(nèi)藁街。藁街,街名。蠻夷邸在此街,若今鴻臚館。
直按:《漢書。陳湯傳》云:“宜懸頭藁街蠻夷邸間?!睍x灼注云:“《黃圖》在長安城門內(nèi)?!迸c今本同。顏師古注與原注完全相同。
關(guān)中八水,皆出入上林苑。霸水出藍田谷,西北入渭。浐水亦出藍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涇水出安定涇陽開頭山,東至陽陵入渭。渭水出隴西首陽縣鳥鼠同穴山,東北至華陰入河。豐水出鄠南山豐谷,北入渭。鎬水在昆明池北。牢水出鄠縣西南,入潦谷,北流入渭。潏水在杜陵,從皇子陂西流,經(jīng)昆明池入渭。
直按:關(guān)中八水,俱見《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林賦》。本文豐水、鎬水,與張揖注文相同。其余六水,皆與顏師古注文完全相同。
又按:關(guān)中八水河流,二千年來屢經(jīng)變改,現(xiàn)在實際情形,簡介如下:
一、渭水在西安北三十里,西自咸陽流入境內(nèi),東出臨潼界。
二、涇水源出甘肅笄頭山(在六盤山附近),今之固原縣界,東南流合環(huán)、汭二水,由長武縣入陜,經(jīng)郴縣、淳化,涇陽,東流入咸陽,至高陵界,與渭水合。
三、豐水在長安西南四十里,自鄠縣流入,北至咸陽入渭水,流較涇水為小,昔文王作邑于豐,即豐水旁也?! ∷?、鎬水在長安縣西南,一作鄗,或作滈。昔鎬池、昆明池水,俱與滈水通,水源即出其中。
五、潏水在長安城南二十里,出南山之石鱉谷。亦喟之泬水,西北流入于渭。
六、澇水亦名潦水,源出鄠縣澇谷,北流經(jīng)縣西二里流入咸陽界,在縣城西二十里北流入渭?! ∑摺核陂L安城東十五里長樂坡下,自藍田界流入,會灞水。
八、灞水在長安東二十一里,亦自藍田流入,北合浐水入渭。
?。ㄒ陨蠀⒖奸愇娜濉短莆骶┛肌?。) 又《豐鎬地區(qū)諸水道的踏察》(見一九五七年《考古》第四期,略云:豐河發(fā)源于終南山北側(cè)的豐溪口,水北流入渭河,分為三段,自豐溪河至秦渡鎮(zhèn)為上游,從秦渡鎮(zhèn)至客省莊為中流,從客省莊至咸陽渭河為下流。鎬水即豐水支津,自隋開皇四年鑿永通渠以后,鎬水注入永通渠以北,鎬水枯竭斷流。永通渠以南,鎬水河床遺跡至今猶存。南頭在斗門鎮(zhèn)西北,豐河?xùn)|岸,沿花園村西,普渡村西,上泉北村西古城址,西至紀(jì)楊村北邊永通渠南岸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石渠閣,蕭何造;其下礲石為渠以導(dǎo)水,若今御溝,因為閣名。所藏入關(guān)所得秦之圖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書焉?!度o故事》曰:石渠閣,在未央宮殿北,藏秘書之所。
直按:《漢書。儒林。施讎傳》顏師古注引《三輔故事》,《文選。西都賦》李善注引《三輔故事》,皆與原注文相同。成帝使謁者陳農(nóng)求遺書干天下。見《漢書。藝文志》序?!队轰洝吩疲骸笆w礲石為渠以導(dǎo)水。以水經(jīng)約其地望,則滄池在未央西南。此之為渠,必引滄池下流,轉(zhuǎn)北以行成其為渠也。水之又北,遂轉(zhuǎn)行乎明光、桂宮之間,謂之明渠也。又益趨東,則長樂之有酒池,都城東之有王渠,皆此水也?!薄队轰洝酚种^承明殿與石渠相距不遠?,F(xiàn)今遺址在西安市未央鄉(xiāng)小劉寨天祿閣西南。余屢住訪,其把多出王蕁大泉五十錢背范,采集達四十余枚,疑在王莽時此閣已廢,改為制造錢范之作所。尚有石渠二具,一完一殘,存在天祿小學(xué)內(nèi)。又福山王氏藏“石渠千秋”瓦,文字至精?! √斓撻w,藏典籍之所?!稘h宮殿疏》云:“天祿麒麟閣,蕭何造,以藏秘書處賢才也。”劉向于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叩閣而進。見向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因以見向,授五行洪范之文??衷~說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至曙而去。請問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聞卯金之子,有博學(xué)者,下而觀焉。乃出懷中竹牒,有天文地圖之書,曰:余略授子焉。至子歆,從授其術(shù),向亦不悟此人焉。
直掛《文選。西都賦》李善注,引《三輔故事》云:“天祿閣在大殿北?!薄短接[》卷一百八十四并同。又《陜西通志》巷七十二,引《三輔故事》云:“天祿閣在未央大殿北。天祿,異獸也。即揚雄校書處?!庇謩⑾蛐斓撻w一段,亦見《拾遺記》卷六,完全與本文相同?,F(xiàn)今遺址在西安市未央鄉(xiāng)小劉寨未央大殿遺址直北,設(shè)有天祿小學(xué)。又咸陽郭氏所藏漢瓦拓冊中,有“天祿閣”瓦。
麒麟閣,《廟記》云:“麒麟閣,蕭何造?!薄稘h書》:宣帝思,股肱之美,乃圖霍光等十一人于麒麟閣。
直按:《漢書。蘇武傳》顏師古注,引《漢宮殿疏》云:“麒麟閣,蕭何造。”道址現(xiàn)在西安市未央鄉(xiāng)小劉寨天祿閣西北。
《三秦記》云:“未央宮有堯閣?!薄稄R記》云:“未央宮有白虎閣,屬車閣。”
直板:《玉?!芬度赜洝吩疲骸拔囱雽m有堯閣,閶闔?!保◤堜嫳荆﹫蜷w與本文同,因閶闔為門名,故未連引。白虎、屬車二閣,他無所見。
署虎威,章溝,皆署名。漢有長水、中壘、屯騎、虎賁、越騎、步兵、射聲、胡騎八營,宿衛(wèi)王宮,周廬直宿處。
直接:《西京賦》云:“重以虎威章溝嚴(yán)更之署。”八校尉,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云:“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內(nèi),外掌西域。屯騎校尉掌騎士。虎賁校尉掌輕車。越騎校尉掌越騎。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西安南郊出土有“長水屯瓦”瓦當(dāng),蓋為長水校尉屯兵之處所用?! 煳鋷?,在未央宮,蕭何造,以藏兵器。
直按:蕭何造太倉、武庫,見《漢書》高祖七年紀(jì)。又《史記。樗里子傳》云:“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臺之東,曰后百歲是當(dāng)有天子之宮夾我墓。至漢興,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武庫正直其墓?!庇帧稘h書。劉向傳》云:“樗里子葬于武庫”?!端?jīng)注。渭水》:“又東歷武厙北,舊樗里子葬于此?!?br>
靈金內(nèi)府,太上皇微時佩一刀,長三尺,上有銘字難識,傳云殷高宗伐鬼方時所作也。上皇游豐沛山中,寓居窮谷,有人冶鑄,上皇息其旁,問曰鑄何器,工者笑曰,為天子鑄劍,慎勿言。曰:得公佩劍雜而治之,即成神器,可克定天下。昴星精為輔佐,木衰火盛,此為異兆。上皇解匕首投爐中,劍成,殺三牲以釁祭之。工問何時得此,上皇曰:秦昭襄王時,余行陌上,一野人授余,云是殷時靈物。工即持劍授上皇,上皇以賜高祖。高祖佩之?dāng)匕咨呤且?。及定天下,藏于寶庫,守藏者見白氣如云出戶,狀若龍蛇。呂后改庫曰靈金藏?;莸奂次唬源藥扈T禁兵器,名曰靈金內(nèi)府。
直按:本段見《拾遺記》卷五,文字相同,中有刪節(jié),但稱為靈金府,不稱為靈金內(nèi)府。又《太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一,引《拾遺錄》,與今本《拾遺記》文字略有異同。又張澍輯《三輔故事》,引《北堂書鈔》,敘太上皇鑄劍事,文較《拾遺記》為節(jié)括,但亦稱為靈金內(nèi)府。(此條不見于今本《書鈔》,未知張氏所據(jù)。)又《刀劍錄》云:“前漢劉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鐵(Page135)劍,長三尺,小篆書銘曰赤霄,及貴常服之。此即斬白蛇之劍也。”又《異苑》云:“晉惠帝元康二年。武庫火燒孔子履、高祖斬白蛇劍,王莽頭等三物。”據(jù)此,高祖斬蛇劍,至?xí)x時始毀也?! }太倉,蕭何造,在長安城外東南。文景節(jié)儉,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
直按:《漢書。高祖本紀(jì)》,七年造太倉。又太倉腐粟,見《史記。平準(zhǔn)書》。
細柳倉、嘉倉,在長安西、渭水北。古徼西有細柳倉,城東有嘉倉。
直按:《漢書。文帝》七年紀(jì):“河內(nèi)太守周亞夫為將軍,次細柳?!狈⒃疲骸霸陂L安西北?!比绱咀⒃疲骸伴L安細柳倉,在渭北近石徼?!睆堃咀⒃疲骸霸诶ッ鞒啬?,今有柳市是也。”又《元和郡縣圖志》卷一云:“細柳倉,在咸陽縣西郊二十里,漢舊倉也。周亞夫軍次細柳,即此是也。張揖云在昆明池南,恐為疏遠。” 廄未央大廄,在長安故城中?!稘h宮儀》曰:“未央宮六廄。長樂、承華等廄,令皆秩六百石。” 直按:《太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一,引《漢舊儀》曰:“天子六廄,未央廄,承華廄皆萬匹?!庇直疚木砣份C廄,亦稱為未央廄,此處復(fù)出。
翠華廄、大輅廄、果馬廄、軛粱廄、騎馬廄、大宛廄、胡河廄、騊駼廄,皆在長安城外。編者按:目錄為“九廄”。
直按:《太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一,引《三輔黃圖》云:“未央宮有金廄、路軨廄、果馬廄、軛梁廄、騎馬廄、大宛廄,胡河廄、騊駼廄,凡九廄,在城內(nèi)。”與今本頗有異同。又按:《漢舊儀》六廄,為未央、承華、騊駼、路軨、騎馬、大廄等名稱。本文之翠華、大輅、果馬、軛梁、大宛,胡河諸廄名,皆不見于其他古籍。騎馬,疑屬于太仆騎馬令之廄。果馬,當(dāng)即《漢舊儀》所敘中黃門之“果下馬”。又《長安志》引《黃圖》亦有金廄,與《御覽》同。
霸昌觀馬廄,在長安城外?! ≈卑矗骸稘h書。王莽傳下》云:“司徒尋,初發(fā)長安,宿霸昌廄”。顏師古注云:“霸昌觀之廄也,《三輔黃圖》曰在城外也?!迸c今本同。又《續(xù)漢書??尽吩疲骸鞍圆龓?,在長安西三十里,又曰三十五里?!庇帧短接[》卷一百九十一,引《郡國志》曰:“雍州霸昌廄,在長安西三十五里,王莽使司徒王尋發(fā)長安宿此?!?br>
都廄,天子車馬所在。
直按:《漢書?;莸奂o(jì)》:“三年七月,都廄災(zāi)?!?br>
中廄,皇后車馬所在。
直按:《漢書。戾太子傳》云:“因長御倚華,具白皇后,發(fā)中廄車載射士?!鳖H師古注云:“中廄,皇后車馬所在也。。與本文同。
圈秦獸圈,《列「?!乖鳌傲摇?,誤士傳》云:“秦王召魏公子無忌,不行,僅朱亥奉璧一雙詣秦。秦王怒,使置亥于獸圈中。亥瞋目視獸,皆血濺于獸面,獸不敢動?!?br>
直按:《大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七及四百八十三,引《列士傳》,與本文均同。又《水經(jīng)注。渭水》引《列士傳》,則作“秦昭王會魏王”,與“秦王召魏公子無忌”,其說不同。又《太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七,及《長安志》引《漢宮殿疏》云:“秦故虎圈。周匝三十五步,去長安十五里?!庇帧短藉居钣洝肪矶?,及《太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七,引《郡國志》云:“雍州虎圈,在通化門東二十五里。秦王置朱亥干其中,亥瞋目,虎不敢動。漢文帝問上林尉處,及馮婕好當(dāng)熊,在此。”又《太平御覽》同卷引《三輔故事》云:“師子圈,在建章宮西南?!?br>
漢獸圈九,彘圈一,在未央宮中。文帝問上林尉,及馮媛當(dāng)熊,皆此處。獸圈上有樓觀。編者按,目錄有虎圈,文中未敘,疑散佚?! ≈苯樱骸稘h書。張釋之傳》云:“從行,上登虎圈,問上林尉禽獸簿,十余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鷨莘驈呐源緦ι纤鶈柷莴F簿,甚悉?!薄稘h書。郊祀志》云:“建章宮西有虎圈?!鳖亷煿抛⒃疲骸坝谳?,亦西方之獸,故于此置其圈也?!薄堕L安志》引《三輔黃圖》云:“獸圈九。彘圈一,在未央宮中?!迸c今本同。又引《漢宮闕疏》“有彘圈,有師子圈,武帝造?!薄短接[》卷一百九十七所引亦同。 橋橫橋,《三輔舊事》云:“秦造橫橋,漢承秦制,廣六丈三百八十步,置都水令以掌之,號為石柱橋。”漢末董卓燒之。
直按:《漢書。戾太子傳》云:“焚蘇文于橫橋上?!?br>
又按:《水經(jīng)注。渭水》引《三輔黃圖》云:“有令丞各領(lǐng)徒一千五百人?!庇衷疲骸昂蠖咳腙P(guān),遂焚此橋,魏武更修之?!迸c今本異?!短藉居钣洝肪矶?,及《長安志》,引《三輔舊事》,皆與本文同。《元和郡縣圖志》卷一,作“中渭橋,漢末為董卓所燒,魏文帝更造?!蔽鳚h如太常、少府、水衡都尉、三輔,各置都水令,大司農(nóng)則管郡國都水,所掌皆各地區(qū)之水利。成帝時特設(shè)護都水使者,總領(lǐng)其事。(見劉向各書錄敘。揚雄與劉歆論方言書,亦稱向為都水君。)本文當(dāng)稱為橫橋都水令也。
渭橋,秦始皇造。渭橋重不能勝,乃刻石作力士孟賁等像祭之,乃可動,今石人在。渭橋在長安北三里,跨渭水為橋?! ≈卑矗骸端?jīng)注。渭水》云:“秦始皇造橋,鐵鐓重不能勝,故刻石作力士孟賁等像以祭之,鐓乃可移動也?!薄短藉居钣洝肪矶宀⑼?br>
又按:原注“渭橋在長安北三里”二句,用《漢書。文帝紀(jì)》蘇林注文?! ″睒?,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王莽時灞橋災(zāi),數(shù)千人以水沃救不滅,更灞橋為長存橋。
直按:亭見《漢書。王莽傳下》。又長存橋,畢本誤作“長安橋”?!队轰洝吩疲骸巴蹙S
詩隨地紀(jì)別,而曰渭城陽關(guān),其實用灞橋折柳故事也?!保≒age140)
便門橋,武帝建元三「校」原作“二”,誤年初作此橋,在便門外,跨渭水,通茂陵。長安城西門曰便門,此橋與門對直,因號便橋。
直接:《漢書。武帝紀(jì)》:“建元三年初,作便門橋?!碧K林注云:“去長安四十里?!狈唬骸霸陂L安西北茂陵東。”又《元和郡縣圖志》云:“便橋,在咸陽縣西南十里,駕渭水上。武帝建元三年初,作便門橋,(《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六并同。)在長安北。茂陵東,去長安二十里。長安城西門曰便門,此橋與門相對,因號便橋?!痹⑽娜?,與《元和郡縣圖志》相同?! ★嬹R橋,在宣平城門外?! ≈卑矗骸妒酚?。夏侯嬰傳》索隱引《三輔故事》:“滕公墓,在飲馬橋東大道南,俗謂之馬冢?!?br>
陵墓?jié)h諸陵,先總屬太常,今各依其地界屬三輔
直按:標(biāo)題下原注用《漢書。元帝紀(jì)》永光四年顏師古注文,“今”字,誤為“令”字,“各”字,吳本作“后”字,亦通。但依照吳本,“今”字當(dāng)為衍文。
漢太上皇陵,高帝葬太上皇于櫟陽北原,因置萬年縣于櫟陽大城內(nèi),以為奉陵邑。其陵在東者太上皇,西者昭靈后也。高祖初居櫟陽,故太上皇因在櫟陽。十軋?zhí)现僚?,葬北原?br>
直接:《漢書。高祖紀(jì)》十年,顏師古注引《三輔黃圖》云:“高祖初居櫟陽,故太上皇因在櫟陽。十年,太上皇崩,葬其北原,起萬年邑,置長丞也。”與今本《黃圖》原注文相同,似原注即本文之誤。又《地理志》京兆尹萬年縣,顏師古注引《三輔黃圖》云:“太上皇葬櫟陽北原,起萬年陵是也?!鳖佔梢饵S圖》,知今本此條脫誤滋甚?!短藉居钣洝肪矶?,漢太上皇陵,引《郡國縣道記》,完全與本文相同。又《陜西通志》卷七十,太上皇陵在臨潼縣東北七十五里。
高祖長陵在渭水北,去長安城三十五里。按高祖本紀(jì),十二年四月甲辰,崩于長樂宮,五月葬長陵。長陵山,東西廣一百二十丈,高十三丈。長陵城周七里,百八十步,因為殿垣,門四出,及便殿掖庭諸官「?!乖鳌皩m”,今訂正寺,皆在中。
直按:《漢書。高祖紀(jì)》十二年,臣瓚注云:“長陵,在長安北四十里?!薄秴魏蠹o(jì)》:“六年,城長陵?!鳖亷煿抛⒁伴L陵城周七里”一段,與本文完全相同。又《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六云:“長陵故城,在今縣東北四十里。漢初徙關(guān)東豪族以奉陵邑,長陵、茂陵各萬戶,其余五陵各五百戶,皆屬太常,不隸于郡?!薄对涂たh圖志》卷一,與《太平寰宇記》文略同,惟作長陵故城在縣東北三十里。又《水經(jīng)注。渭水》:“又東逕長陵南,亦曰長山也?!薄段倪x。西征賦》李善注引《三秦記》云:“秦名天子冢長山,漢曰陵,故通名山陵?!北疚慕逃址Q為長陵山。
又按:《陜西通志》卷七十,長陵在咸陽縣東三十里。亦日長山?,F(xiàn)今陵地,在咸陽市渭城公社毛龐村西約二公里。
呂后陵,在高祖陵東。按《史記。外戚世家》,高后合葬長陵。注云:“漢帝后同塋則為合葬,不合陵也”。
直按:《史記。高后本紀(jì)》《集解》引《皇覽》曰:“高帝、呂后山各一所也?!薄锻馄菔兰摇贰都狻芬蛾P(guān)中記》曰:“高祖陵在西,呂后陵在東,漢帝后同塋則為合葬,不合陵也。諸陵皆如此。”《秦漢瓦當(dāng)文字》卷一第三十二頁。有‘長陵東瓽”瓦當(dāng),則為呂后陵上之物。又有“長陵西神”瓦當(dāng),則為高祖陵上之物。又見殘畫瓦筒上印有“西神”二字,大如核桃。用龜蛇體,文字尤精。
惠帝安陵,去長陵十里。按本紀(jì),惠帝七年八月戊寅,崩于未央宮,葬安陵,在長安城北三十五里。安陵有果園鹿苑云。
直按:《漢書。惠帝紀(jì)》七年,臣瓚注云:“安陵,在長安北三十五里?!鳖亷煿抛⒁度o黃圖》云:“安陵去長陵十里?!苯耘c本文同。又《惠帝紀(jì)》注引《關(guān)中記》曰:“徙關(guān)東倡優(yōu)樂人五千戶以為陵邑,善為啁戲,故俗稱女啁陵也?!薄短藉居钣洝肪矶疲骸鞍擦旯室?。周之程邑。漢為縣,惠帝置。”又同卷引《三輔黃圖》云:“安陵有果園鹿苑?!迸c今不同?!蛾兾魍ㄖ尽肪砥呤疲骸鞍擦暝谙剃枛|三十五里,周之程邑也?!薄 ∮职矗河嗯f藏有“安邑琱柱”瓦當(dāng)拓本,蓋為惠帝陵上之物。
文帝霸陵,在長安城東七十里,因山為藏,不復(fù)起墳,就其水名,因以為陵號。
直按:《水經(jīng)注。渭水》,霸陵在長安東南三十里。本文作七十里,實為誤文?!堕L安志》引《關(guān)中記》云:“陵上有池,池有四出道以瀉水”。又“因山為藏”四句,用《史記。文帝紀(jì)》《集解》引莊劭注文。又《咸寧縣志》:霸陵今在楊家圪塔北鳳嘴,周圍三百丈。
景帝陽陵,在長安城東北四十五里。按景帝五年作陽陵,起邑陽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丈。
直按:《史記。景帝紀(jì)》《集解》引皇甫謐曰:“陽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四丈,去長安四十五里。”《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六云:“陽陵城,故弋陽縣,景帝改為陽陵縣?!庇帧蛾兾魍ㄖ尽肪砥呤疲骸瓣柫辏裨诟吡昕h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薄蛾兾魍ㄖ尽肪砭乓嗤?br>
武帝茂陵,在長安城西北八十里。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武帝自作陵也。本槐里縣之茂鄉(xiāng),故曰茂陵,周回三里?!度o舊事》云:“武帝于槐里茂鄉(xiāng),徙戶一萬六千《漢書》作“六萬一千”,置茂陵高一十四丈一百步。茂陵園有白鶴觀?!睉粢蝗f六千,一本作“六萬一千”。
直按:《長安志》引《關(guān)中記》云:“漢諸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惟茂陵十四丈,方百四十步。”又云:“守陵、溉樹、掃除,凡五千人,陵令屬官五人,寢廟令一人,園長一人,門吏三十三人,候四人?!痹ⅰ拔涞圩宰髁暌病?,用《漢書。武帝紀(jì)》建元二年應(yīng)劭注文。“本槐里縣之茂鄉(xiāng),故曰茂陵”,與顏師古注完全相同。但《地理志》右扶風(fēng)茂陵縣,顏師古注引《三輔黃圖》云:“本槐里之茂鄉(xiāng)?!迸c今本同。又《水經(jīng)注。渭水》云:“茂陵,故槐里之茂鄉(xiāng)?!薄对涂たh圖志》卷二并同?!稘h書。元帝紀(jì)》:“初元三年四月乙未晦,茂陵白鶴館災(zāi)?!薄蛾兾魍ㄖ尽肪砥呤疲好暝谂d平縣東北十七里?!对涂たh圖志》卷一并同?,F(xiàn)今陵址,在興平縣三韓公社道常村西南,約O。五公里。直北為李夫人墓,東北為衛(wèi)青、霍去病兩墓,東南為霍光墓,均保存完好。 昭帝平陵,在長安西北七十里,去茂陵十里。(Page145)帝初作壽陵,令流水而已。石槨廣一丈二尺,長二丈五尺,無得起墳陵。東北作廡,長三丈五步,外為小廚,裁足祠祝,萬年之后,掃地而祭。
直按:《漢書。昭帝紀(jì)》元平元年臣瓚注:“平陵。在長安西北七十里?!迸c本文同。又臣瓚注《漢書》各陵所在地,皆與《黃圖》合,雖未明引《黃圖》,知其必本于《黃圖》。又《陜西通志》卷七十云:平陵,在咸陽縣東北十三里。
宣帝杜陵,在長安城南五十里「?!勾巳?,據(jù)《漢書》臣瓚注補。帝在民間時,好游鄠、杜間,故葬此。
直按:《漢書。元帝紀(jì)》:“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臣瓚注:“杜陵,在長安南五十里?!北疚某悄舷庐?dāng)脫“五十里”三字,故據(jù)補。
又按:《漢書。宣帝紀(jì)》云:“尤樂杜,鄠之間,率來往在下杜。”《咸寧縣志》:杜陵,今在三兆鎮(zhèn),周圍三百十二丈。又《積古齋鐘鼎款識》卷九第十四頁,有“杜陵東園銅壺,永始元年造”。
元帝渭陵,在長安北五十六里。
直按:《漢書。元帝紀(jì)》臣瓚注,“渭陵,長安北五十六里,與本文同,又《陜西通志》卷七十云:“渭陵,在咸陽縣東北一十三里。”
成帝延陵,在扶風(fēng),去長安六十二里一曰成帝于霸陵北步昌亭起壽陵,即武帝之廢陵也。王莽時,遣使壞渭陵、延陵園門罘罳,曰毋使民復(fù)思也,又以墨色洿其周垣。
直按:《漢書。成帝紀(jì)》臣瓚注:“延陵、在扶風(fēng),去長安六十二里?!迸c本文同?!稘h書。劉向傳》有諫建昌陵疏。又《陳湯傳》云:“成帝起初陵,數(shù)年后樂霸陵曲亭南,更營之。萬年與湯議,以為‘武帝時工楊尤,以所作數(shù)可意自致將作大匠’?!薄堕L安志》臨潼縣引《三輔黃圖》云:“成帝干霸陵北步昌亭起昌陵,即成帝之廢陵也?!彼?dāng)為《三輔黃圖》原注之文,《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七并同。原注“武帝”廢陵,疑為“成帝”之誤字。又王莽遣使壞渭陵延園門罘罳一段。用《漢書。王莽傳下》文?!豆沤褡ⅰ肪砩显啤邦妨Q屏之遺象也,行至門內(nèi)屏外復(fù)應(yīng)思,惟罘罳‘復(fù)思’也。漢西京罘罳,合板為之。亦筑土為之,每門闕殿舍前皆布焉?!薄夺屆肪砦濉夺寣m室》略同。又《陜西通志》卷七十云:延陵,在咸陽西北十三里。
哀「?!乖鳌鞍病弊郑`,今訂正帝義陵,在扶風(fēng)渭城西北原上,去長安四十六里。
直按:《漢書。哀帝紀(jì)》臣瓚注:”義陵在扶風(fēng),去長安四十六里。”與本文同。又《陜西通志》卷七十云:“義陵,在咸陽縣西八里?!?br>
平帝康陵,在長安北六十里興平原口?! ≈卑矗骸稘h書。平帝紀(jì)》臣瓚注:“康陵,在長安北六十里?!迸c本文同。又《陜西通志》卷七十云:“康陵,在咸陽縣西二十五里?!?br>
文帝母薄姬南陵,在霸陵南,故曰南陵,即今所謂薄陵也「?!勾似咦直緸樾∽衷?,今據(jù)《漢書》注改為正文?! ≈卑矗骸稘h書。外戚。薄姬傳》“葬南陵”,顏師古注云:“薄太后陵,在霸陵之南,故稱南陵,即今所謂薄陵。”與本文完全相同。又《咸寧縣志》:南陵在鮑旗寨,周圍一百九十六丈?!短正S吉金錄》卷六第四至五頁,有“南陵大泉第五十八乘輿御水銅鍾,建平四年造”。陜西省博物館藏有“南陵大泉乘輿水陶”陶尊。余藏有“南陵大泉”殘?zhí)掌?。大泉者,大甕也,為漢人之習(xí)俗語?! ≌训勰岗w婕妤云陵,在云陽甘泉宮南,今人呼為女陵。
直按:《漢書,外戚。鉤弋趙婕妤傳》云:“因葬云陽。”顏師古注云:“在廿泉宮南,今土人呼為女陵?!迸c本文相同。
李夫人墓,東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在茂陵西北一里,俗名英陵,亦云集仙臺。一曰高二十丈,周回三百六十步。
直牘:《水經(jīng)注。渭水》:“西北一里,即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謂之英陵?!被蜃鳌扒v陵”,似為誤字?!短藉居钣洝肪矶撸⒆鳌坝⒘辍?。
又按:《陜西通志》卷七十云:“英陵在興平縣東北十六里?!编l(xiāng)人俗稱茂陵為“大陵”,李夫人墓為“李娘娘墳”。李墓高度僅及茂陵之半,原注一說非也。
王莽妻死,葬渭陵長壽園,偽謚曰孝穆皇后,僭號億年陵。舊本云:億年陵,王莽妻死,謚曰孝穆皇后,葬渭城長壽園西,陵曰億年。
直按:《漢書。王莽傳下》云:“是月莽妻死,謚曰孝睦皇后,葬渭陵長壽園西?!迸c原注舊本相同。本文作“孝穆”,疑為誤字。
雜錄漢宮中謂之禁中,謂宮中門閣有禁,非侍衛(wèi)通籍之臣,不得妄入。通籍,謂記名于門,通出入禁門也。籍者,為三尺竹牒,記其年紀(jì)名字物色,懸宮門,案省相應(yīng),乃得入。行道豹尾中,亦視禁中。謂天子出行道中,則有儀衛(wèi)豹尾。至孝元皇后父名禁,避之,改曰省中。省,察也,言出入禁中,皆當(dāng)省察,不可妄也。
直按:蔡邕《獨斷》卷上云:“禁中者,門戶有禁,非侍衛(wèi)者不得入,故曰禁中。孝元皇后父大司馬陽平侯名禁,當(dāng)時避之,故曰省中”。
又按:軍汪“通箱,謂記名于門”二句,《史記。魏其武安侯傳》云:“太后除竇嬰門籍,不得入朝請?!庇衷ⅰ凹?,為三尺竹牒”一段,用《古今注》卷下文,惟作“籍者,尺二竹牒”?!缎⌒=?jīng)閣全文》卷十一第七十九頁,有“禁中”鐙,蓋成帝以前之物。
鹵簿,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有大駕,有法駕,有小駕。大駕則公卿奉引;大將軍參乘,太仆御;屬車八十一乘,古者諸侯二車九乘。秦滅六國,兼其車服,漢依秦制,故大駕八十一乘。屬者,言相聯(lián)屬不絕也。作三行,尚書御史乘之。備千乘萬騎出長安,出祠天于甘泉備之,百官有其儀注,名曰“甘泉鹵簿”。法駕京兆尹奉引,侍中參乘,奉車?yán)捎瑢佘嚾?。北郊明堂,則省副車。小駕祠宗廟用之。
直按:《西京雜記》卷五,有“漢朝輿駕祠甘泉汾陰,備千乘萬騎,太仆執(zhí)轡,大將軍陪乘。名為大駕之鹵簿”紀(jì)載。又《漢官解詁》云:“天子出有大駕、法駕、小駕。大駕則公卿奉引,大將軍驂乘,太仆御,屬車八十一乘,備千乘萬騎。法駕公不在,鹵簿唯河南尹、執(zhí)金吾、洛陽令奉引,侍中驂乘,奉車?yán)捎瑢佘嚾?,小駕太仆奉駕,侍御史整車騎?!迸c本文略同。
又按:鹵簿與《獨斷,卷上,”犬干出,車駕次第(Page150)謂之鹵簿”條,大略相同,與《續(xù)漢書。輿服志》亦略同。法駕一段,與《獨斷》卷上,法駕不在鹵簿中條,文字略同?!熬┱滓钜保丢殧唷穭t作”唯河南尹、執(zhí)金吾、洛陽令奉引”與《漢官解詁》相同,則東漢制也。
清道,謂天子將出,或有齋祠,先令道路掃灑清凈?! §o室,天子出入警蹕,舊典行幸所至,必遣靜室令,先按行清靜殿中,以虞非常。蔡邕《獨斷》曰:天子所至日幸。幸者,宜幸也。世俗謂車駕所至,臣民被其澤以僥幸,故曰幸也。
直按:《漢官儀》云:“靜室令,式道候,秦官也。靜宮令,車駕出在前驅(qū),靜清所徼車,逆日以示慎重也?!薄段骶╇s記》卷五,記漢朝輿駕祠甘泉汾陰鹵簿,有“靖室車駕四中道”。又《古今注》卷二云;”警蹕,所以戒行徒也。周禮蹕而不警,秦制出警入蹕,語出軍者皆警戒,入國者皆蹕止也,故云出警入蹕也”。又見《漢書》梁孝王及霍光傳。原注所引蔡邕《獨斷》,見今本《獨斷》卷上。
離宮,天子出游之宮也?! ≈卑矗骸稘h書。賈山傳》云:“秦起咸陽,西至雍,離宮三百?!鳖亷煿抛⒃疲骸胺惭噪x宮者,皆謂于別處置之,非常所居也?!?br>
行在所,天子以四海為家,不以京師宮室居處為常,則當(dāng)乘車輿以行天下。天于至尊,臣下不敢渫瀆言之,故托之于乘輿,或謂之車駕。車輿所至,奏事皆曰行在。
直按:《獨斷》卷上云:“天子自謂曰行在所,猶言今雖在京師,行所至耳。”又云:“乘輿出于律,律曰敢乘輿服御物,謂天子所服食者也。天子至尊,不敢渫瀆言之,故托之于乘輿。乘猶載也,輿猶車也。天子以天下為家,不以京師宮室為常處,則當(dāng)乘車輿以行天下。故群臣托乘輿以言之,或謂之車駕?!北疚呐c原注文,皆采用《獨斷》文?! ”菹拢菟缮靡?。天子必有近臣,執(zhí)兵階陛,以戒不虞。臣下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殿陛下以告之,故稱陛下,因卑達尊之意也。上書亦如之,如群臣士庶相與語曰閣下、足下之屬。
直接:本文與《獨斷》卷上陛下條完全相同?! ±O館,《漢宮闕疏》云:“上林苑有繭館。”蓋蠶繭之所也。
直按:《漢書。元后傳》云:“春幸繭館?!鳖亷煿抛⒁稘h宮闕疏》,與本文同。此條疑為上林苑繭觀之重出。又《漢舊儀》云:“群臣妾從桑還獻于繭觀?!庇帧蛾兾鹘鹗尽肪砦宓谑彭?,長安謝氏藏有“崇蛹嵯峨”瓦當(dāng),疑為繭館之物。
蠶室,行腐刑之所也。司馬遷下蠶室?! ≈卑矗骸稘h書??崂?。咸宣傳》云:‘闌入上林中蠶室門?!庇帧段倪x。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李善注引《漢舊儀》云:“蠶室置蠶官?!薄 $娛?,在長樂宮。高祖縛韓信置鐘室中。
直按:《史記。淮陰侯傳》云:“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鐘室?!薄墩x》:“長樂宮懸鐘之室。” 作室,上方工作之所?! ≈卑矗骸稘h書。王莽傳下》云:“城中少年朱弟,張魚等,燒作室門,斧敬法闥?!?br>
長安御溝,謂之楊溝,謂植「?!乖`“值”,今改高楊于其上也。 直按:《水經(jīng)注。渭水》:“一水逕楊橋下,即青門橋也。楊溝當(dāng)與楊橋相近?!庇帧豆沤褡ⅰ肪砩显疲骸伴L安御溝,謂之楊溝,謂植高楊于其上也。一曰羊溝,謂羊喜抵觸垣墻,故為溝以陷之。故曰羊溝也?!北疚闹徊捎蒙隙挝淖帧?br>
闕,觀也,周置兩觀以表宮門,其上可居,登之可以遠觀,故渭之觀。人臣將朝,至此則思其所闕。
直按:《古今注》卷上云:“闕,觀也,古每門樹兩觀于其前,所以標(biāo)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將至此,則思其所闕。其上皆丹堊,其下皆畫云氣仙靈,奇禽怪獸,以昭示四方焉。”本文與之相同,僅刪去末數(shù)句,又《釋名》卷五《釋宮室》,亦部分相同。
塾門,外舍也。臣來朝君,至門外當(dāng)就舍,更熟詳所應(yīng)對之事。塾之,言熟。
直按:《古今注》卷上云:“塾,門外之舍也。臣來朝君,至門外當(dāng)就舍,更詳熟所應(yīng)對之事也:塾之,言熟也,”與本文完全相同?!稜栄拧丰寣m室:“門側(cè)之堂謂之塾?!惫ⅲ骸皷|門堂。”又《白虎通》云:“所以必有塾何,以飾門因取其名也。明臣下當(dāng)見于君,先熟思其事也?!庇帧稘h舊儀》卷上云:“丞相無塾門。”又云:“御史大夫寺在司馬門內(nèi),門無塾門?!?br>
掖門,在兩旁,如人臂掖也。
直按:《漢書。高后紀(jì)》顏師古注云:“非正門,而在兩旁,若人之臂掖也”。與本文同義。又此條疑原與未央宮之掖庭宮相聯(lián)。
闈闥,宮中小門也。
直按:《爾雅》釋宮室云:“宮中門謂之闈”。
永巷,永長也。宮中之長巷,幽閉宮女之有罪者。武帝時改為掖庭,置獄焉。《列女傳》:周宣王姜后,脫簪珥,待罪永巷。
直按:《漢書。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永巷令,武帝太初元年改名為掖庭令。屬吏有掖庭戶衛(wèi),見《外戚。許皇后傳》。掖庭有獄,見于《宣帝紀(jì)》霍光。張世安,丙吉等傳。原注文見《列女傳》卷一。
蠻夷邸,在長安「校」“安”字,據(jù)吳本補城內(nèi)藁街。藁街,街名。蠻夷邸在此街,若今鴻臚館。
直按:《漢書。陳湯傳》云:“宜懸頭藁街蠻夷邸間?!睍x灼注云:“《黃圖》在長安城門內(nèi)?!迸c今本同。顏師古注與原注完全相同。
關(guān)中八水,皆出入上林苑。霸水出藍田谷,西北入渭。浐水亦出藍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涇水出安定涇陽開頭山,東至陽陵入渭。渭水出隴西首陽縣鳥鼠同穴山,東北至華陰入河。豐水出鄠南山豐谷,北入渭。鎬水在昆明池北。牢水出鄠縣西南,入潦谷,北流入渭。潏水在杜陵,從皇子陂西流,經(jīng)昆明池入渭。
直按:關(guān)中八水,俱見《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林賦》。本文豐水、鎬水,與張揖注文相同。其余六水,皆與顏師古注文完全相同。
又按:關(guān)中八水河流,二千年來屢經(jīng)變改,現(xiàn)在實際情形,簡介如下:
一、渭水在西安北三十里,西自咸陽流入境內(nèi),東出臨潼界。
二、涇水源出甘肅笄頭山(在六盤山附近),今之固原縣界,東南流合環(huán)、汭二水,由長武縣入陜,經(jīng)郴縣、淳化,涇陽,東流入咸陽,至高陵界,與渭水合。
三、豐水在長安西南四十里,自鄠縣流入,北至咸陽入渭水,流較涇水為小,昔文王作邑于豐,即豐水旁也?! ∷?、鎬水在長安縣西南,一作鄗,或作滈。昔鎬池、昆明池水,俱與滈水通,水源即出其中。
五、潏水在長安城南二十里,出南山之石鱉谷。亦喟之泬水,西北流入于渭。
六、澇水亦名潦水,源出鄠縣澇谷,北流經(jīng)縣西二里流入咸陽界,在縣城西二十里北流入渭?! ∑摺核陂L安城東十五里長樂坡下,自藍田界流入,會灞水。
八、灞水在長安東二十一里,亦自藍田流入,北合浐水入渭。
?。ㄒ陨蠀⒖奸愇娜濉短莆骶┛肌?。) 又《豐鎬地區(qū)諸水道的踏察》(見一九五七年《考古》第四期,略云:豐河發(fā)源于終南山北側(cè)的豐溪口,水北流入渭河,分為三段,自豐溪河至秦渡鎮(zhèn)為上游,從秦渡鎮(zhèn)至客省莊為中流,從客省莊至咸陽渭河為下流。鎬水即豐水支津,自隋開皇四年鑿永通渠以后,鎬水注入永通渠以北,鎬水枯竭斷流。永通渠以南,鎬水河床遺跡至今猶存。南頭在斗門鎮(zhèn)西北,豐河?xùn)|岸,沿花園村西,普渡村西,上泉北村西古城址,西至紀(jì)楊村北邊永通渠南岸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