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古籍
  • 讀史方輿紀要 卷一百二十二 貴州三

    作者: 《讀史方輿》顧祖禹
    ◇思南府東至銅仁府界二百九十里,西至四川遵義府界四百里,南至石阡府界百四十里,北至四川彭水縣界六百五十里,東北至四川酉陽宣撫司界二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八百六十里,至江南江寧府四千四百五十里,至京師七千三百九十五里。

    《禹貢》梁州荒裔。秦黔中郡地。□□因之,后□□□。后周武帝時內(nèi)附,以其地屬黔州。隋初置務川縣,屬庸州。大業(yè)初,改屬巴東郡。唐武德四年,置務州治務川縣,貞觀四年,改為思州。天寶初,曰寧夷郡。乾元初,復故。宋為羈縻蠻地。政和八年,開置思州仍治務川縣。宣和中廢。紹興初,復為思州。元置府,尋改置思州軍民安撫司《通志》云:至元中改為思南宣撫司,隸湖廣行省。《元志》不載。明洪武五年,改思南宣慰使司,治今鎮(zhèn)遠府,隸湖廣布政司《志》云:思州自唐永隆中已為田氏所據(jù),歷宋至元皆內(nèi)附。明初,田仁厚等獻地來歸,置司授之,仍令世守。永樂十一年,改為思南府時宣慰田宗鼎以不法廢,因改為府。隸貴州布政司,領縣三、長官司四。今仍曰思南府。

    府襟帶川、蜀,控扼黔、楚,山溪連亙,蠻獠環(huán)錯,昔人以為柯要路唐初招慰使冉安昌以務川當柯要路,請置郡撫之。蓋地接黔、播今四川彭水縣,故黔州治。播州,今四川遵義府。自播以西南,皆漢柯郡地,形援便易也。

    安化縣附郭。隋務川縣地?!吨尽吩疲禾浦盟贾?,治務川縣。后沒于蠻。宋大觀初,蕃部長田恭歸附,仍置思州。后廢置不一,元初置新軍萬戶府,尋改為思州軍民安撫司,徙治龍泉坪。其地有龍泉,因置龍泉平長官司為附郭。今石阡府龍泉縣是。后毀于火,移治清江。至元十八年,仍還舊治。至正中,田氏族屬相爭,分據(jù)其地,以獻偽夏,始設思南道都元帥府,復徙今治。明初改為宣慰司,治鎮(zhèn)遠州。二十二年,還治水德江。永樂十一年,始為府治。弘治十四年,始建土城。嘉靖二十八年,以石。萬歷二十八年,復分置安化縣于郭內(nèi)。城周四里有奇,門五。編戶二里。

    永德江長官司附郭。在府治東南。元置水特姜長官司,屬思州安撫司。土酋張坤元世守其地。明洪武初,張乾福來歸,置司授之。二十二年,改今名,為宣慰司治。永樂十一年,為府治。十八年,復以土人揚潮海為副長官。今編戶四里。

    蠻夷長官司附郭。在府治西南。洪武十年增置,授土酋安輝世守,復以李斌副之,屬思南宣慰司,尋為司治。今編戶三里。

    ○思王廢縣在府南。唐武德三年置,屬思州。貞觀初,州廢,屬務州。四年,改務州為思州縣,仍屬焉。唐末廢。《志》云:縣在府南,水路三百里。今鎮(zhèn)遠府東八十里有故城。又扶歡廢縣,在府西南五十里。《志》云:唐貞觀十六年,開山洞置扶歡縣,屬溱州,以縣東有扶歡山而名。后廢。溱州,今見四川真安州。

    多田廢縣府西北四十五里?!短茣罚何涞滤哪?,務州刺史奏置,以土地稍平,墾田盈畛而名。貞觀八年,改屬費州,后廢?!吨尽吩疲嚎h北有樂浮山。又扶陽廢縣,在府西北八十五里。劉句曰:隋仁壽四年,庸州刺史奏置,以扶陽水為名。今《隋志》不載。唐武德四年,屬務州。貞觀四年,改屬費州,后省。○城樂廢縣,在府西北百五十里。唐武德四年,山南道大使趙郡王孝恭招慰生獠,置屬思州。初筑城時,人歌舞之,故曰城樂。貞觀初,屬務州。八年,改屬費州。后沒于蠻。

    涪川廢縣府東北百里?!端逯尽吩疲洪_皇五年置,屬黔州。大業(yè)初,屬黔安郡。唐武德四年,屬務州。貞觀四年,屬思州。是年置費州治焉。天寶初,改州為涪川郡。乾元初,復為費州,后州縣俱廢。宋白曰:州界有費水,因以名州?!锻ㄖ尽罚嘿M州,后周宣政初置。唐武德間,移州治蒙籠山。誤。

    廢縣在府西。隋初置,兼置州治焉。大業(yè)初,改州為郡。唐武德二年,復曰州。劉句曰:蠻首領謝龍羽遣使朝貢,授州刺史,封夜郎郡公是也。又改縣曰建安。四年,又改州曰州,尋復故。開元中降為羈縻州,屬黔州都督府,后廢?!吨尽吩疲葫菽嫌行屡d廢縣,唐初與州同置。又有賓化廢縣,亦隋初置,屬州。唐因之。后俱廢?!锻ㄖ尽吩疲骸短浦尽贩Q蠻國,其王號鬼主,別部曰羅殿王。似去今郡甚遠,蓋思州遷徙亦不一地,故址亦不可得而考矣。

    廢充州《志》云:在故州北百五十里。唐武德三年,以別部蠻置,所領平蠻等縣七?!锻ǖ洹罚毫b縻充州所領有梓潼縣,與湖廣沅州西廢業(yè)州接界。開元二十五年,充州酋趙君道來朝。又后唐天成二年,有清州刺史宋朝化來朝。宋乾德三年,有南寧州刺史龍彥舀來貢。景德四年,有羅甕井都指揮使顏士龍來貢。皆蠻也?!跺居钣洝罚耗蠈幹荩厩逑?zhèn),唐置,在黔州西南二十九日行,從南寧州至羅殿王部落八日行,與云南接界,曰充州,曰琰州,曰犍州,曰莊州,曰明州,曰州,曰矩州,曰清州,凡九州。每年朝貢自州、襲州、峨州已下凡四十四州,洞內(nèi)羈縻而已。時于黔州置都督府,管播州下五十三州,即南寧州以下諸州。是也。又梓潼廢縣,考新、舊《唐書》不在充州七縣之列,未詳所據(jù)?;蛟基⒊涞戎萁栽诮窭杵?、都勻之境。

    廢莊州在府境。隋郡地。唐貞觀三年,以南謝蠻首領謝疆地置南壽州。四年,更名莊州,領石牛等七縣,尋復置清蘭縣屬焉。十一年,升為都督府。景龍二年,府罷,屬黔州都督府。州南百里,有桂嶺關。又廢應州,在莊州之北。劉句曰:南蠻別種有東謝蠻,在黔州西數(shù)百里,地方千里。貞觀三年,首領謝元深入朝,因開其地為應州,領都尚等五縣?!短浦尽罚簴|謝蠻在西爨之南,居黔州西三百里。又廢矩州,與應州相近,唐武德四年置。顯慶初,矩州人謝[C043]靈反,黔州都督李子和討平之。唐末,仍沒于蠻。廢明州在府南境。劉句曰:西趙蠻在東謝之南,其地山洞深阻,莫知里數(shù)。南北十八日行,東西十二日行。趙氏代為酋長。貞觀二十一年,西趙酋長趙磨奴請內(nèi)附,因置明州。其土俗略與東謝同。胡氏曰:東謝蠻西接蠻,南接西趙蠻。之別部,曰羅殿,今廣西買馬路。自桂州至邕州橫山寨二十余程,自橫山至自杞國三十二程,又至羅殿十程。唐貞觀十三年,渝州人侯弘仁自開道,經(jīng)西趙出邕州,以通交桂,即此道也。又蠻州亦近府境。唐貞觀中置,領巴江一縣,屬黔州都督府。貞元十三年,有蠻州刺史宋鼎等請入朝,即此。尋沒于蠻。

    ○巖門山府城西南。兩相對峙,巖壁險峻。官道出其中,左曰大巖門,右曰小巖門。永勝、武勝二關依巖而立,郡之門戶也。去巖門數(shù)里,有迎春、藏春二洞,又有鐘鼓洞,皆奇峭?!鹑f勝山,在城東南一里,四面陡絕。元末紅巾之亂,郡人避兵于此。又城東三里,有東勝山。思唐山府東北四里。《勝覽》云:山南連河只水,北枕內(nèi)江水。內(nèi)江,即水德江也。又有三峰山,《志》云:在城東,高竦奇秀?;蛟患闯悄先镏_山。又天馬山,在城南二里,與三臺相接?!鸫簖堫^山,在府東北七里。其南有白鹿峰,在城東七里。又銅鑼山,在府東十五里,以水出山峽中如鑼鳴也。或曰:以山形如鑼而名。又東十五里為馬鞍山。

    石柱山府西二十里。頂有巨石,參差屹立,為郡之勝。又思王山在府西南三百七十里,舊名龍門山。又無黨山,在府城南百里。四面懸絕?;蛟萍存拇h之華蓋山。未詳?!鹌溜L山,在府北百二十里。府北百八十里,又有石馬山。峰巒竦拔,獨冠諸山。上有巨石如馬。又蒲竹山,在府北二百里,山極高峻。

    ○烏江在府城南。自石阡府流入界,至府南十里,經(jīng)鲇魚峽,湍流澎湃,險不可言。旁有大巖,巖有一孔,若鲇魚口然。經(jīng)城北一里,有香爐灘。灘石如鼎,因名。灘下為白鷺洲,突出中流。《志》云:洲在城東北一里,雙峰峙左,二水繞傍。又北歷獅吼洞。烏江越府城三十里,至洞下,瀉十余里,聲如獅吼,舟莫能行。稍北為潮底泊。江流經(jīng)此,平靜無波,商旅皆于此易舟而下。至府北三百五十里為龔灘,洪濤洶涌,聲震如雷,長十余里,惟輕舟始得濟。又北歷袁灘而入四川彭水縣界,亦謂之黔江,亦謂之涪陵江也。詳見前大川烏江。

    水德江府東南一里。源出烏江,東北流入四川彭水縣界,入涪陵江。又思印江,在府東三十里,舊名思印水,源出朗溪。下流合水德江,唐以此名州。

    上費溪在府東北百里,舊費州以此名。北流入四川黔江縣界,亦曰黔江。又東北入湖廣施州界,謂之清江。○青鸞溪,在府西五十里,下流入烏江,俗名黑鵝溪。石牛潭府西南三十五里,澄澈深廣,水際有石如臥牛,因名。又龍泉,在府東二里萬勝山下。馬家泉,在府南十三里。自山麓懸流,勢如瀑布,俗名白水泉。皆有灌溉之利。

    ○永勝關府西二里。府西南二里又有武勝關。皆在巖門山下。○太平關,在府東一里。府南十里。又有德勝關。《志》云:府城西南又有水關?!鸷槎?,在府北三百里,蓋即烏江渡口,其傍居民皆事舟楫以濟人。

    板橋鎮(zhèn)府東百二十里,有巡司戍守?!吨尽吩疲核九f置于石阡府苗民司北。弘治十四年,酉陽蠻爭沿河司地,因遷司治于此,以固藩籬。又府西北二百八十里,有覃韓偏刀水巡司。府北三百七十里,有都儒、五堡、三坑等處巡司。司本屬婺川縣,后改今屬。

    婺川縣府北二百四十里。隋開皇末置務川縣,屬庸州。大業(yè)初,屬巴東郡。唐武德四年,置務州治此。貞觀四年,為思州治,后廢。宋政和八年,仍置務川縣,為思州治。宣和四年,廢為務川堡,隸黔州。紹興初,復為縣,思州治焉。元曰婺川縣,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明初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一年,改今屬,城周二里有奇,編戶四里。

    ○安夷廢縣在縣南。本務川縣地。宋政和八年,析置安夷縣,屬思州。宣和四年,廢為寨,屬黔州。紹興初,復故。元并入婺川縣。《通志》:今鎮(zhèn)遠縣,即宋之安夷縣,恐誤。

    ○華蓋山縣西十里。峰巒高大,林木深邃。昔人嘗避兵于此。或以為無黨山也。《勝覽》云:無黨山在思邛縣南四十四里。亦詳見附郭。又安峰山,相去里許有筆架山。又多羅山,在縣西四里。其相接者有馬鞍石巖,又西一里有山羊巖,皆高勝。又木悠峰,在縣西四十里。上有水月宮,產(chǎn)朱砂。

    巖前山縣東北二十里。山產(chǎn)朱砂。又東北三十里,有長錢山,亦產(chǎn)朱砂,地名板場?!吨尽吩疲嚎h有板場坑、水銀場稅課局蓋置于此。成化九年廢。又泥塘山,在縣南五十里,亦產(chǎn)朱砂。○大巖山,在縣東八十里。山有巖屋,頗深廣,容百余人。又臥龍山,在縣北五十里,地名祥川。其相接者有金藏崖,頗幽勝?!吨尽吩疲航鸩匮略诳h東五十里。

    ○倒羊江縣北五里。江城關臨其上。或云:江源出華蓋山,東北流入于烏江。又豐樂河,在縣東五十里。又有羅多水,在縣東八十一里,流經(jīng)縣東六十里之豐樂渡。合豐樂河南流入府界,注于烏江。又河只水,在縣東二十一里。流合豐樂河?!吨尽吩疲汉又?、羅多皆獠姓名也。暖塘縣北五里。至冬尤暖,秋分后魚皆聚焉。又縣東北二十里,有來雁塘,昔有雁集于此,人以為瑞。

    ○焦巖關縣東十二里。關北有焦巖渡。又缺窯關,在縣東北百五十里?!馂踅痍P,在縣西二十里。又西十里曰杉木關。又石板關在縣西五十里。又西二十里曰長灘關。江城關,在縣北五里。又縣北八十里,有天生關,百里有濯水關。《志》云:縣西南百三十里,有九杵關,路通遵義,舊為要害。又縣西有石槽、檬子、土地三關,俱接遵義境,舊皆有兵戍守。《通志》:九杵關在縣東三十里,似誤。印江縣府東三十里。唐開元四年開生獠地,置思邛縣,屬思州,在今鎮(zhèn)遠府界,后廢。宋政和八年,置邛水縣,屬思州。宣和中廢為堡,隸黔州。紹興初復置縣,隸思州。元置思邛江等處長官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后訛邛為印。明初因之,授土酋張氏世守,隸思南宣慰司。永樂中,屬思南府。弘治十八年,長官張鶴齡罪廢,改置今縣。城周二里有奇,編戶四里。

    ○大圣登山縣東五里。山高聳,為縣境之望。○思印江縣南十里。源出朗溪司,北流入水德江。又中洲溪,在縣北五里,流入思印江?!鸲肓株P縣南七里。又秀寶關在縣南三十里,犵楠關在縣東七十里。沿河溪長官司府東北二百十里,西北至婺川縣百七十里。元置,屬播州軍民安撫司,以土酋張文龍世守其地,冉永安副之。明改今屬。編戶三里。

    ○鬼巖山司東十里,高百丈,延袤二十余里,為江東諸山之望。東南接酉陽境。又高歇峰,在司北十里,形如削壁,高聳入云。

    ○河由江司北十里。源出銅仁府烏羅司。又石馬江,在司西百三十五里。下流俱入水德江?!吨尽吩疲核颈蔽謇镉形彘T灘,四十里有培塔灘,亂石橫江,水勢最險。又有黎芝灘,與湖白灘相距十里,崖石險峻,皆江流所經(jīng)也?!鹛抑裣?,在府北高歇峰,下流合河由江。朗溪蠻夷長官司府東四十五里,北至沿河司二百六十里。唐貞觀八年,置朗溪縣,屬巫州,在今湖廣沅州界。元為朗溪洞,洞人犵獠據(jù)此。明洪武十年置是司,授土酋田榮。永樂四年,又以土酋任鑒副之,屬思南宣慰司。十一年,改屬烏羅府。正統(tǒng)四年,府廢,復改今屬。編戶二里。

    ○琴德山司東五里。山多材木,望之郁然,為司之勝?!鹑氏谒局吻啊3錾綆r中,自高而下,居人引以溉田。中有川主洲在司治東南,居人建川主廟于其上,因名?!鹪韼X關司東五十里。又司北四十里有松嶺關。

    ◇思州府東至湖廣沅州界九十里,東南至湖廣天柱縣界二百五十里,南至黎平府界三百里,西至鎮(zhèn)遠府界百里,北至銅仁府界百二十里,東北至湖廣麻陽縣界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七百五十里,至江南江寧府四千二百里,至京師七千七百二十里。

    《禹貢》荊州。秦為黔中郡地。漢為武陵、二郡地。唐為思州地。宋因之。元屬思州軍民安撫司《通志》:元至元十二年,思州田氏降,置沿江安撫司,隸思州安撫司。尋自龍泉坪移安撫司治清江,即此地也。后宣撫仍還舊治。至正中,其族屬鎮(zhèn)遠州知州田茂安始分據(jù)其地,以獻偽夏。于是創(chuàng)設思南府,而宣慰田琛徙治都坪。思州自此分為二。按《元志》有沿河等處長官司,疑即《志》所稱沿江安撫司。明洪武三年,分置思州宣慰司《志》云:吳元年,田氏歸附。是年始置宣慰司,仍隸湖廣行省。以田琛世其職。一云:明初以思南授田仁厚,而以思州授其子弘正。琛即弘正之子也。永樂十一年,改為思州府時田琛與思南宣慰田宗鼎有隙,弄兵坐廢,隸貴州布政司,領長官司四。今仍為思州府。

    府東連沅、靖,西抵涪、渝,扼瓠之噤喉《元志》:思州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