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古籍
  • 讀史方輿紀要 卷七十五 湖廣一

    作者: 《讀史方輿》顧祖禹
    《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荊,荊山,見襄陽府南漳縣。《周禮·職方》:正南曰荊州《爾雅》:漢南曰荊州。應劭曰:荊,強也,言其氣躁勁?;蛉∶谇G山焉。又詩人所謂蠻荊也。春秋至戰(zhàn)國,并為楚地。其在天文,翼、軫則楚分野。秦并天下,置南郡、黔中、長沙等郡。漢武置十三州,此亦為荊州其五溪地,自漢以后,歷代開拓。后漢因之初治武陵郡漢壽縣,今常德府廢縣也。后治南郡,即今荊州府。三國初,分有其地北境屬魏,西境屬漢,東境、南境屬吳。其后,蜀漢之地為吳所并。晉亦置荊州初治襄陽,平吳后,理南郡。東晉初,治武昌,其后遷徙不一。太元中,王忱治江陵。自后復移改。宋分置荊州治南郡、郢州孝建二年,分荊襄、湘江豫州之八郡,置治江夏、雍州治襄陽、湘州治長沙。齊并因之。梁、陳分割滋多,不可殫析陳時自江以北,初屬周,后屬隋。隋煬帝亦置荊州,而不詳所統(tǒng)。大業(yè)末,為蕭銑所據。唐平之,分屬山南今安陸、荊州、襄陽、鄖陽之境,俱屬山南道、淮南今黃州、德安、漢陽之境,俱屬淮南道、江南今武昌、岳州、常德、長沙、衡州、永州、寶慶、辰州、郴州及施州衛(wèi)等境,并屬江南道。詳見州域形勢。下仿此等道。開元中,又分置山南東治襄陽,而常德府及岳州府之澧州亦隸焉、江南西治豫章,而武昌、岳州、長沙以南皆隸焉、黔中治今四川彭水縣,而辰州府、靖州及施州衛(wèi)之境隸焉諸道。后為荊南、湖南,南唐所據。宋初為湖南治潭州、湖北治江陵府,及京西路今安陸、襄陽、鄖陽及德安之隨州,皆屬京西路。又黃州府則屬淮南路,后又增置京西南路治襄陽。元始置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治武昌,后為陳友諒所據。明初平之,仍置行省。洪武九年,改置湖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五、直隸州二、屬州十四、屬縣一百有八總為里三千四百八十有奇。夏秋二稅約二百二十萬石有奇,而衛(wèi)、所、諸司參列其中。今仍為湖廣布政使司。

    ◇武昌府屬州一 縣九

    江夏縣附郭  武昌縣  嘉魚縣  蒲圻縣  咸寧縣崇陽縣  通城縣興國州

    大冶縣  通山縣

    ◇漢陽府屬縣二

    漢陽縣附郭  漢川縣

    ◇黃州府屬州一 縣八

    黃岡縣附郭  麻城縣  黃陂縣  黃安縣  蘄水縣羅田縣

    蘄州

    廣濟縣  黃梅縣◇承天府屬州二 縣五 今曰安陸府

    鐘祥縣附郭  京山縣  潛江縣

    荊門州

    當陽縣沔陽州

    景陵縣

    ◇德安府屬州一 縣五

    安陸縣附郭  云夢縣  應城縣  孝感縣隨州應山縣

    ◇岳州府屬州一 縣七

    巴陵縣附郭  臨湘縣  華容縣  平江縣

    澧州安鄉(xiāng)縣  石門縣  慈利縣永定九溪諸衛(wèi)所附見

    ◇荊州府屬州二  縣十一

    江陵縣附郭  公安縣  石首縣  監(jiān)利縣  松滋縣枝江縣

    夷陵州

    長陽縣  宜都縣  遠安縣

    歸州

    興山縣  巴東縣

    ◇襄陽府屬州一 縣六襄陽縣附郭  宜城縣  南漳縣  棗陽縣  城縣光化縣均州

    ◇鄖陽府屬縣七

    鄖縣附郭  房縣  竹山縣  竹溪縣  上津縣今省鄖西縣保康縣

    ◇長沙府屬州一 縣十一長沙縣附郭  善化縣附郭  湘陰縣  湘潭縣  瀏陽縣醴陵縣  寧鄉(xiāng)縣  益陽縣  湘鄉(xiāng)縣  攸縣  安化縣

    茶陵州◇常德府屬縣四

    武陵縣附郭  桃源縣  龍陽縣  沅江縣◇衡州府屬州一 縣八

    衡陽縣附郭  衡山縣  耒陽縣  常寧縣  安仁縣酃縣

    桂陽州臨武縣  藍山縣今又設嘉禾縣◇永州府屬州一 縣六

    零陵縣附郭  祁陽縣  東安縣

    道州

    寧遠縣  江華縣  永明縣

    ◇寶慶府屬州一 縣四

    邵陽縣附郭  新化縣  城步縣

    武岡州

    新寧縣

    ◇辰州府屬州一 縣六

    沅陵縣附郭  盧溪縣  辰溪縣  溆浦縣

    沅州

    黔陽縣  麻陽縣鎮(zhèn)溪所附見

    直隸◇郴州屬縣五

    永興縣  宜章縣  興寧縣  桂陽縣  桂東縣

    直隸◇靖州屬縣四

    會同縣  通道縣  綏寧縣  天柱縣

    ◇施州軍民衛(wèi)大田所及宣撫、安撫、長官諸司俱附見

    ◇永順宣慰司南渭等羈縻州及長官司俱附見

    ◇保靖宣慰司五寨等長官司附見東距潯陽,

    潯陽,今九江府,自黃、蘄而下,則九江為都會。

    南連嶺嶠,

    五嶺之在南境者凡三:一曰騎田嶺,五嶺從東第二嶺也。一名臘嶺,亦曰黃岑山,亦曰黃箱山,在郴州南三十六里。嶺高二十九里,周回三百八十一里。一曰都龐嶺,五嶺從東第三嶺也。亦名永明嶺,在永州府道州永明縣北五十里,連亙群山,高險殊絕。又名揭陽嶺《一統(tǒng)志》:桂陽州藍山縣南九十里有黃蘗山,本名都龐山,與廣東連州分界,此為五嶺之一?!端涀ⅰ罚憾箭嫀X在南平縣界。藍山縣,即故南平也。此于五嶺東西之次似合。然永明在北,而江華在南,次第似亦無嫌紊誤。一曰渚嶺,五嶺從東第四嶺也。亦名白芒嶺,在道州江華縣西。《水經注》:萌渚嶠,有萌渚之水出焉。其山多錫,亦謂之錫方。自騎田嶺而東,則為大庾嶺,接廣東南雄府、江西南安府界。自渚嶺而西,則為臨源嶺,接廣西桂林府界,橫絕南北,不啻千里,土風迥別,寒燠頓殊。秦王翦降百越,以謫戍五萬人守五嶺,誠天地間之關隔矣五嶺,詳見廣東北界。

    西據三峽,

    三峽,起自四川夔州府奉節(jié)、巫山二縣之東,達于歸州、夷陵州之西,連山疊嶂,隱天蔽日,凡六七百里詳見西陵下。

    北帶漢川。

    漢水,亙楚地之中,曰北帶,指襄陽以北而言也。自漢而北,即河南及陜西之境。

    其名山,則有衡山、

    衡山,在衡州府衡山縣西北三十里,五岳之一也?!端吹洹罚何逶履涎册?,至于南岳?!队碡暋罚横荷街枺劣诤馍?。《周禮·職方》:荊州,鎮(zhèn)曰衡山?!妒酚洝罚呵厥蓟识四?,度淮水之衡山。自漢武移南岳之名于霍山,隋文帝始復以衡山為南岳?!短屏洹罚航系烂皆缓庠?。至德二載,李泌請歸隱衡山,從之今煙霞峰旁有爛柯、懶殘等巖,即鄴侯隱處?!睹接洝罚荷铣幸?、軫,鈐總萬物,故名衡山。度應三衡,位直離宮,故曰南岳。其山高四千一十丈《長沙志》作九千余丈,盤繞八百里,有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巖、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九井又有九穿、三漏。而峰之最大者五,曰祝融、紫蓋、云密、石廩、天柱《荊州記》又云:衡山三峰極秀,紫蓋、石、芙蓉也。其芙蓉峰上有飛泉瀑布,下灌田畝。而祝融又為之冠《道書》以為二十四福地,唐盧載所云十二峰中最高者也。峰之巔有風穴,有雷池。自紫蓋峰以下,各有巖洞泉壑之勝。而天柱峰形如雙柱,屹然聳拔?!毒庞蛑尽罚好饺倭邪酥?,此為第六柱。五峰而降,其在衡山縣境者凡五十五峰祝融、芙蓉、云密、紫蓋、石廩、天柱諸峰皆峰之大者。此外,又有碧云、香爐、石諸峰,共五十有五。今按:七十二峰之名,大都好事者所附會,故不詳列,而在衡陽縣境者凡七峰,在長沙府湘鄉(xiāng)、湘潭、善化縣境者凡十峰,共為七十二峰也。徐靈期曰:回雁為南岳之首回雁峰,見衡陽縣,岳麓為南岳之足岳麓峰,見善化縣。衡山蓋跨長沙、衡州二郡之境矣郭璞云:衡山,別名岣嶁。今岣嶁峰,見衡陽縣。

    九疑、

    九疑山,在永州府道州寧遠縣南六十里?!逗饪ぶ尽飞皆诤庵莞痍栔菟{山縣西南五十里。蓋山接衡、永之界也。太史公曰:舜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故老相傳,舜嘗登此?!肚丶o》:始皇三十七年,行至云夢,望祀虞舜于九疑。漢武元封五年,亦望祀焉。郭璞云:其山九溪皆相似。酈道元曰:九疑山盤基蒼梧之野,峰秀數郡間,羅巖九舉,各道一溪,岫壑負阻,異狪勢,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元結曰:九疑山方四百里,衡、永、郴、道四州各近一隅,九峰各道一溪,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于洞庭??追f達曰:九疑,即蒼梧山也胡氏曰:九疑、蒼梧,蓋兩處合而言之。誤?!短促狻吩扑丛嵊谏n梧之野,謂此文穎曰:九疑山,蓋半在蒼梧,半在洞庭。九峰,一曰朱明《志》以為湘水源,二曰石城沲水源,三曰石樓巢水源,四曰娥皇池水源,五曰舜原,亦曰華蓋瀑水源,蓋九峰之中峰也;六曰女英水水源。《九域志》:舜陵在女英峰下,九疑之第六峰也,七曰簫韶渀水源,八曰桂林γ水源,九曰杞林亦曰梓林,洄水源?!毒乓缮街尽罚褐烀鞣?、簫韶峰各去舜峰西十五里;石城峰、桂林峰各去舜峰北十五里。石樓峰在舜峰東三十里,娥皇峰在舜峰西十六里,女英峰在舜峰西五十里,杞林峰去舜峰西六十里,而舜原峰正當寧遠之南,有三峰鼎立,相去各五里,高接云漢,上有飛泉,蹊徑險絕,人跡罕至。其下則眾山環(huán)合,如列屏然。九疑為南服之望,允矣或曰:九疑山即蒼梧山。胡氏云:九疑、蒼梧,蓋兩處合而言之。誤。大別。

    大別山,在漢陽府城東北百步,漢江西岸。江水徑其南,漢水從西北來,會于大別之東南?!队碡暋罚簝确街劣诖髣e,又漢水至于大別,南入于江。《左傳》定四年,吳師伐郢,楚子常濟漢而陳,自小別至于大別小別山,見漢川縣。山之左,即是沔口?!吨T州圖經》隋郎茂撰:漢水東行,觸大別之陂,南與江合。是也。三國初,曹魏定荊州,以文聘為江夏太守,守沔口。吳軍來攻,不克。后吳人得之。嘉禾中,陸遜、諸葛瑾戍守于此。東晉初,荊州賊王貢,敗陶侃將朱伺于沔口。皆在大別山下也。山亦名翼際山,又名魯山《志》曰:山有魯肅守,因名。司馬貞曰:大別山,土人謂之甑山。杜佑曰:魯山,三國南北之際必爭之地也。東晉元興末,桓玄余黨桓振等復據江陵。劉毅進討,至夏口,振遣其黨馮該守東岸,孟仙圖據魯山城,桓仙客守偃月壘壘在漢水北岸,水陸相援。毅自攻魯山城,劉道規(guī)攻偃月壘,何無忌遏中流,二城皆潰,該走石城石城,見安陸府。宋升明初,沈攸之舉兵江陵,討蕭道成,分兵出夏口,據魯山。既而攸之攻郢城,不克郢城,即夏口,亦曰郢州城。帥眾過江,至魯山,軍遂大敗。齊末,蕭衍舉兵襄陽,東昏侯使郢州刺史張沖守郢城,又使房僧寄守魯山,眾議欲引兵圍郢。衍曰:魯山與郢城為犄角。若悉眾前進,魯山必阻我沔路,搤我咽喉,糧運不通,自然離散矣。遂分軍圍郢城,自圍魯山。魯山尋降,郢城亦下。梁大寶二年,侯景攻巴陵,不克,遁還,留其黨丁和等守郢城,支化仁鎮(zhèn)魯山。繼而王僧辨出漢口,次第攻拔之,遂引兵東下。陳天嘉初,王琳據江、郢諸州附于齊。齊人守魯山,為郢城聲援。及琳敗,郢州歸陳。齊人棄城走,陳因置魯山郡守之。明年,以郡賂周,周人以為重鎮(zhèn)。大建十二年,周司馬消難以沔南地及魯山等鎮(zhèn)來降,尋復為周所得。光大中,華皎以湘州降周。周遣衛(wèi)公直等應之,直軍魯山,使別將率步騎圍陳郢州。隋末,蕭銑置鄂州于魯山。唐武德四年,其鄂州刺史雷長潁以魯山來降,于是江表悉定。夫魯山,江漢之鎖鑰也。其與郢城形援密邇。齊、梁以來,以重兵屯郢城,又于魯山置鎮(zhèn),控扼要害。魯山之險,即郢城之險也。一旦有事,未有偏受其害者。《唐六典》:淮南道名山曰大別。五代梁開平二年,荊南高季昌遣兵屯漢口,絕楚人朝貢之路。蓋大別之下,偏師守之,足以橫絕南北也唐胡魯《過大別山》詩云:思量鐵鎖真兒戲,誰為吳王畫此籌。蓋山北下有鎖穴也。又,元周鏜《賦》云:ム大別之為山,鎮(zhèn)南北之要沖,杜荊、鄂之形勝,俯江漢之朝宗。時以為實錄。其大川,則有江水、江水,自四川巫山縣流入界,經巴東縣及歸州之北,又東至夷陵州南、宜都縣北,而歷枝江縣、松滋縣之北,又歷荊州府城南,至公安縣、石首縣之北,又經監(jiān)利縣南及華容縣東北,而至岳州府之北,又經臨湘縣北,而東北流,過嘉魚縣西,又北至漢陽府城東、武昌府城西,而會于漢水,復北折而東,歷武昌府北、黃陂縣南,又東歷黃州府南、武昌縣北,又經蘄水縣及蘄州城南、興國州之北,又東南歷廣濟縣、黃梅縣之南,而東入江南直宿松縣界。江之南岸,即江西德化縣界矣。自西而東,回環(huán)境內者,約千八百里。自昔南北相爭,沿江上下,所在皆險,蓋不特楚地之噤要,又為吳會之上游也。今詳見《川瀆異同》。

    漢水、

    漢水,自陜西白河縣流入界,經鄖陽府城南,又歷均州及光化縣之北、城縣之東,又東至襄陽府城北,折而東南,經宜城縣之東,又南經安陸府城西,荊門州之東,復東南出,經潛江縣北及景陵縣南,又東歷沔陽州北及漢川縣南,至漢陽府城東北大別山下,會于大江?!队碡暋非G州,江、漢朝宗于海?!对姟罚禾咸辖瓭h,南國之紀。《左傳》:楚,漢水以為池。又曰:江、漢、睢、漳,楚之望也?!妒酚洝こ兰摇罚赫淹踉唬合韧跏芊猓贿^江、漢。夫楚之初,漢非楚境也。故屈完對齊桓云: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自楚武伐隨,軍于漢、淮之間,自是漢上之地,漸規(guī)取之矣。吳之伐楚也,與楚夾漢,而楚之禍亟焉。林氏曰:楚之失,始于亡州來、符離;其再失也,由于亡漢。晉蔡謨謂沔水之險,不及大江,不知荊楚之有漢,猶江左之有淮,唇齒之勢也。漢亡,江亦未可保矣。孫氏曰:國于東南者,保江淮,不可不知保漢;以東南而問中原者,用江淮,不可不知用漢,地勢得也《水利考》曰:漢之患多在襄、承,江之患多在荊州,九江之患,多在常、岳。蓋上流既盛,下流未合,故橫溢不免。洞庭合江,江合漢而滔滔順流矣。夫禹之治水也,疏瀹決排而已。蓋盛則利于疏,淺則利于瀹,壅則利于決,急則利于排,必至之理也?!吨芏Y·稻人職》曰:稻人掌稼下地,以所蓄水,以防止水,以溝蕩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澮寫水。說者謂雖主治田,而亦治水之法也。后世阡陌既變,水流益亂,惟恃堤防以捍沖流,茍免溺,復因而為之利。紆回壅障,以便田作。大水時至,則盡委于壑矣。蓋但知蓄止,而不知均寫之宜也。誠因其故堤,增高備薄,使經流不至越軼,復視其漲塞之至急者,疏為支渠,使有所游蕩,如賈讓治河,所謂多穿漕渠以分殺水怒,則江漢未必終于不治也夫。詳見川瀆異同。

    湘水、

    湘水,出廣西與安縣南九十里之海陽山。其初出處曰靈渠,流五里,分為二派《志》云:有分水嶺。流而南者,曰漓水;流而北者,曰湘水。漓,離也,言違湘而南。湘,相也,言有所合也。湘水東北流,經全州城南,有灌水合焉。又東北流入境,經永州府東安縣南,至府城西南去府城十里,引而北,有瀟水會焉。又經祁陽縣東,而入衡州府常寧縣西北境,又經府城南,引而東北,有水會焉。又經衡山縣東而北流,入長沙府湘潭縣境,過縣西,至府城西,環(huán)城而下,過湘陰縣西,又北而達青草湖,注于洞庭湖?!兜乩碇尽罚合嫠^郡二零陵、長沙也,行二千五百三十里。《水經注》:湘水出陽海山即海陽山,北至巴丘山入江。吳、蜀分荊州,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吳,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蜀。湘水實貫于數郡間矣時又置關水上,以通商旅,謂之湘關。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得于禁降軍,糧食乏絕,擅取權湘關米。權聞之,遂發(fā)兵襲羽。自其合瀟水而言之,則曰瀟湘;自其合水而言之,則曰湘;自其下洞庭會沅水而言之,則曰沅湘:實同一湘水也。

    沅水、

    沅水,出四川遵義府境。班固曰:沅水出柯郡故且蘭縣東北。是也近《志》曰:沅水出貴州鎮(zhèn)遠府境。今考沅水本無正源,蓋群川會流,至辰州府沅州界而益大,因有沅江之名。沅水過沅州城南,又徑黔陽縣城南,又東接靖州會同縣西界,東北流,經辰溪縣北、盧溪縣南,又過辰州府城南,東北至常德府桃源縣南,又東徑常德府城南、龍陽縣北,至沅江縣之西南而注于洞庭湖其地名紅沾口?!兜乩碇尽罚恒渌畺|北至益陽入江今沅江縣,本長沙益陽地也,過郡二謂、武陵也,行二千五百三十里?!冻o》:濟沅、湘以南征?!痘茨献印罚撼啬暇磴?、湘。太史公浮沅、湘。蓋楚地南境之水莫大于沅、湘。后漢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蠻反,遣劉尚將兵溯沅水入武溪擊之,敗沒武溪,見盧溪縣。今辰州以西五諸水,皆附沅水而達于洞庭。蓋水流深險,溪蠻依以為阻也。近《志》:湖北之水常德、辰、靖曰湖北,以沅水為宗云。

    資水九江、澧水附見、

    資水,出靖州綏寧縣東南百里之唐糾山。班固曰:資水出都梁之路山。酈道元云:即唐糾山矣山本在武岡州西南,舊屬武岡界。武岡,漢都梁縣也。資水東北流,經寶慶府武岡州北,又經府城北,邵水會焉,或謂之邵江。北流至新化縣東,而入長沙府安化縣境,徑縣西,又東北出益陽縣南、寧鄉(xiāng)縣北,而入常德府沅江縣西南境,注于洞庭湖。《地理志》:資水過郡二謂零陵、長沙也,行千八百里。今其水紆曲,行多灘險。按《禹貢》言:九江孔殷。許慎曰:九江,沅、漸、潕、辰、溆、酉、澧、資、湘也。今考漸水在常德府武陵縣合于沅江,潕水在沅州城西亦入沅江《漢志》注:無水,首受故且蘭,南入沅,行八百里,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