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古籍
  • 莊子集釋 莊子集釋卷七下

    作者: 《莊子集釋》郭慶藩
    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一】

       【一】【釋文】以人名篇。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數(shù)稱溪工【一】。  【一】【疏】姓田,名無擇,字子方,魏之賢人也,文侯師也。文侯是畢萬七世孫,武侯之父也。姓溪,名工,亦魏之賢人。

      【釋文】《田子方》李云;魏文侯師也,名無擇?!驊c藩案釋文引李云,田子方,名無擇。無擇當(dāng)作無?。斁擇皆從睪聲,古通用字。詩大雅思齊古之人無斁,鄭箋作無擇。說文:斁,厭也,一曰終也。無厭則有常,故字曰子方。(禮檀弓鄭注云:方,常也。)《數(shù)稱》雙角反,又所主反。下同。《溪》音溪,又音兮。司馬本作雞?!豆ぁ防钤疲合?,賢人也。

      文侯曰:“溪工,子之師邪?”  子方曰:“非也,無擇之里人也;稱道數(shù)當(dāng),故無擇稱之?!疽弧俊?/font>

      【一】【疏】溪工是子方鄉(xiāng)里人也,稱說言道,頻當(dāng)于理,故無擇稱之,不是師。

      文侯曰:“然則子無師邪?”

      子方曰:“有?!?br>
      曰:“子之師誰邪?”  子方曰:“東郭順子?!?br>
      文侯曰:“然則夫子何故未嘗稱之【一】?”


      【一】【疏】居在郭東,因以為氏,名順子,子方之師也。既是先生之師,何故不稱說之?

      子方曰:“其為人也真【一】,人貌而天【二】,虛緣而葆真,【三】清而容物【四】。物無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五】。無擇何足以稱之【六】!”

      【一】【注】無假也。

      【疏】所謂真道人也。

      【二】【注】雖貌與人同,而獨任自然。

      【疏】雖復(fù)貌同人理,而心契自然也。

      【三】【注】虛而順物,故真不失。  【疏】緣,順也。虛心順物,而恒守真宗,動而常寂。

      【釋文】《葆真》音保。本亦作保。

      【四】【注】夫清者患于大絜,今清而容物,與天同也。

      【疏】郭注云,清者患于大絜,今清而容物,與天同也?!  踞屛摹俊洞蠼e》音泰。◎俞樾曰:郭注以人貌而天四字為句,殆失其讀也。此當(dāng)以人貌而天虛為句。人貌天虛,相對成義。緣而保真為句,與清而容物相對成義。虛者,孔竅也?;茨献臃赫撈粞摱鋈?,高注曰:虛,孔竅也。訓(xùn)孔竅,故亦訓(xùn)心。俶真篇虛室生白,注曰:虛,心也。太玄斷初一曰斷心滅斧,失初一曰刺虛滅刃。滅刃與滅斧同,刺虛與斷心同,故毅初一曰懷威滿虛,猶言滿心也。說詳太玄經(jīng)。此云人貌而天虛即人貌而天心,言其貌則人,其心則天也。學(xué)者不達虛字之義,誤屬下讀,則人貌而天句文義不完。下兩句本相儷者亦參差不齊矣。養(yǎng)生主篇緣督以為經(jīng),釋文引李云:緣,順也。緣而葆真者,順而葆真也。上綴虛字亦為無義。

      【五】【注】曠然清虛,正己而已,而物邪自消。

      【疏】世間無道之物,斜僻之人,東郭自正容儀,令其曉悟,使惑亂之意自然消除也。

      【釋文】《物邪》似嗟反。

      【六】【疏】師之盛德,深玄若是,無擇庸鄙,何足稱揚也!

      子方出,文侯儻然終日不言,召前立臣而語之曰:“遠矣,全德之君子【一】!始吾以圣知之言仁義之行為至矣,吾聞子方之師,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二】。吾所學(xué)者直土梗耳【三】,夫魏真為我累耳【四】!”

      【一】【疏】儻然,自失之貌。聞?wù)勴樧又?,儻然靡?jù),自然失所謂,故終日不言。于是召前立侍之臣,與之語話,嘆東郭子之道,深遠難知,諒全德之人,可以君子萬物也。

      【釋文】《儻然》敕蕩反。司馬云:失志貌?!抖Z》魚據(jù)反?!  径俊咀ⅰ孔杂X其近?!  踞屛摹俊妒ブ芬糁?。《之行》下孟反?!缎谓狻窇糍I反。《口鉗》其炎反,(余)〔徐〕(一)其嚴(yán)反。

      【三】【注】非真物也。

      【疏】我初昔修學(xué),用先王圣智之言,周孔仁義之行,為窮理至極;今聞?wù)f子方之師,其道弘博,遂使吾形解散,不能動止,口舌鉗困,無可言語,自覺所學(xué),土人而已,逢雨則壞,并非真物。土梗者,土人也。

      【釋文】《直》如字。本亦作真,下句同。元嘉本此作真,下句作直。◎盧文弨曰:今本作真。《土?!犯头?。司馬云:土梗,土人也,遭雨則壞?!驊c藩案文選劉孝標(biāo)廣絕交論注引司馬云:梗,土之榛梗也。一切經(jīng)音義二十引司馬云:土梗,土之木梗,亦木人也;土木相偶,謂以物像人形,皆曰偶耳。與釋文異?!  舅摹俊咀ⅰ恐临F者,以人爵為累也?!  臼琛考嚷?wù)娴?,隳體坐忘,故知爵位壇土,適為憂累耳?!  拘!浚ㄒ唬┬熳忠朗赖绿帽靖?。

      溫伯雪子適齊,舍于魯。魯人有請見之者,溫伯雪子曰:“不可。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見也?!薄疽弧?/font>

      【一】【疏】姓溫,名伯,字雪子,楚之懷道人也。中國,魯國也。陋,拙也。自楚往齊,途經(jīng)于魯,止于主人之舍。魯人是孔子門人,聞溫伯雪賢人,請欲相見。溫伯不許,云:“我聞中國之人,明于禮義圣跡,而拙于知人心,是故不欲見也。”

      【釋文】《溫伯雪子》李云:南國賢人也。

      至于齊,反舍于魯,是人也又請見【一】。溫伯雪子曰:“往也蘄見我,今也又蘄見我,是必有以振我也【二】?!?/font>  【一】【疏】溫伯至齊,反還舍魯,是前之人,復(fù)欲請見。

      【二】【疏】蘄,求也。振,動也。昔我往齊,求見于我,我今還魯,復(fù)來求見,必當(dāng)別有所以,故欲感動我來。

      【釋文】《蘄》音祈。

      出而見客,入而嘆。明日見客,又入而嘆。其仆曰:“每見之客也,必入而嘆,何耶?”【一】

      【一】【疏】前后見客,頻自嗟嘆,溫伯仆隸,怪而問之。

      曰:“吾固告子矣:‘中國之民,明乎禮義而陋乎知人心?!糁娢艺撸M退一成規(guī),一成矩,從容一若龍,一若虎【一】,其諫我也似子,其道(一)我也似父【二】,是以嘆也【三】?!?/font>

      【一】【注】盤辟其步,逶蛇其跡。

      【疏】擎跪揖讓,前卻方圓,逶迤若龍,盤辟如虎。

      【釋文】《從容》七容反?!侗P辟》婢亦反?!哆z》如字。本又作逶,于危反?!虮R文弨曰:今本遺作逶。《蛇》以支反。

      【二】【注】禮義之弊,有斯飾也。

      【釋文】《其道》音導(dǎo)。

      【三】【疏】匡諫我也,如子之事父;訓(xùn)導(dǎo)我也,似父之教子。夫遠近尊卑,自有情義,既非天性,何事殷勤!是知圣跡之弊,遂有斯矯,是以嘆之也?!  拘!浚ㄒ唬╆I誤引江南古藏本道作導(dǎo)?! ?font color='#cc6600'>仲尼見之而不言【一】。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二】?”


      【一】【注】已知其心矣。

      【二】【疏】二人得意,所以忘言。仲由怪之,是故起問。

      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一】?!?/font>

      【一】【注】目裁往,意已達,無所容其德音也。

      【疏】擊,動也。夫體悟之人,忘言得理,目裁運動而玄道存焉,無勞更事辭費,容其聲說也。

      【釋文】《夫人》音符。《目擊而道存矣》司馬云:見其目動而神實已著也。擊,動也。郭云:目裁往,意已達?! ?font color='#cc6600'>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


      夫子曰:“回,何謂邪?”

      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無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薄疽弧?/font>

      【一】【疏】奔逸絕塵,急走也。瞠,直目貌也。滅塵迅速,不可追趁,故直視而在后也。器,爵位也。夫子不言而為人所信,未曾親比而與物周旋,實無人君之位而民足蹈乎前而眾聚也。不知所然而然,直置而已矣,所謂奔逸絕塵也。

      【釋文】《奔逸》司馬〔本〕又(本)(一)作徹?!额冯犯?,又(尹)〔丑〕郎反。字林云:直視貌。一音杜哽反,又敕孟反?!驊c藩案后漢書逸民傳注、文選范蔚宗逸民傳論注,并引司馬云:言不可及也。釋文闕?!恫槐榷堋放痉础!短虾跚啊吠碌斗?。謂無人君之器,滔聚其前也。又杜高反。

      【?!浚ㄒ唬┍居旨俺笞忠朗赖绿帽靖?。

      仲尼曰:“惡!可不察與!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一】。日出東方而入于西極,萬物莫不比方【二】,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后成功【三】,是出則存,是入則亡【四】。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五】。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六】,效物而動【七】,日夜無隙【八】,而不知其所終【九】;熏然其成形,【一0】知命不能規(guī)乎其前,丘以是日徂【一一】。

      【一】【注】夫心以死為死,乃更速其死;其死之速,由哀以自喪也。無哀則已,有哀則心死者,乃哀之大也。

      【疏】夫不比而周,不言而信,蓋由虛心順物,豈徒然哉!何可不忘懷鑒照,夷心審察耶!夫情之累者,莫過心之變易,變易生滅,深可哀傷,而以生死,哀之次也。

      【釋文】《惡可》音烏?!恫炫c》音余。下哀與同?!蹲詥省废⒗朔?。下章同。

      【二】【注】皆可見也。

      【疏】夫夜暗晝明,東出西入,亦(由)〔猶〕人入幽出顯,死去生來。故知人之死生,譬天之晝夜,以斯寓比,亦何惜哉!◎家世父曰:日之出也,乘之以動焉,其入也,人斯息焉,惟其明也。物之待明而動者,莫能外也;待明而動,待氣而生,順之而已矣。不能御氣而為生,則亦不能強致其明而為動。昔日之明,(獨)〔猶〕今日之明也,而固不能執(zhí)今日之明,一一以規(guī)合夫昔。執(zhí)今之明以規(guī)合夫昔,是交臂而失之也。彼有彼之步趨,此有此之步趨。肖者,步趨也,所以肖者,非步趨也,兩相忘于步趨之中,而后與道大適。惟能忘也,而后所以不忘者于是乎存。于人之步趨無所待焉,是乘日之明而不知動者也,謂之人死;于人之步趨強致以求(活)〔合〕焉,是忘今日之明而求之昔也,是之謂心死。死者,襲焉而不化,執(zhí)焉而不移者也。莊子語妙,惟當(dāng)以神悟之?!  救俊咀ⅰ磕砍梢姽Γ愠尚泄σ?。

      【疏】趾,足也。夫人百體,稟自陰陽,目見足行,資乎造化,若不待此,何以成功!故知死生非關(guān)人也?!  舅摹俊咀ⅰ恐币圆灰姙橥龆?,竟不亡?!  臼琛恳娙粘鲋^之存,睹日入謂之亡,此蓋凡情之浪執(zhí),非通圣人之達觀。

      【五】【注】待隱謂之死,待顯謂之生,竟無死生也。

      【疏】夫物之隱顯,皆待造化,隱謂之死,顯謂之生。日出入既無存亡,物隱顯豈有生死耶!

      【六】【注】夫有不得變而為無,故一受成形,則化盡無期也。

      【疏】夫我之形性,稟之造化,明暗妍丑,崖分已成,一定已后,更無變化,唯常端然待盡,以此終年。妍丑既不自由,生死理亦當(dāng)任也。

      【七】【注】自無心也。

      【疏】夫至圣虛凝,感來斯應(yīng),物動而動,自無心者也。

      【八】【注】恒化新也。

      【疏】變化日新,泯然而無閑隙。

      【九】【注】不以死為死也。

      【疏】隨之不見其后。

      【一0】【注】熏然自成,又奚為哉!  【疏】熏然,自動之貌。熏然稟氣成形,無物使之然也。

      【釋文】《熏然》許云反。  【一一】【注】不系于前,與變俱往,故日徂。

      【疏】徂,往也。達于時變,不能預(yù)作規(guī)模,體于日新,是故與化俱往也。

      【釋文】《日徂》如字。司馬本作疽,云:病也。  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一】!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于唐肆也【二】。吾服女也甚忘【三】,女服吾也亦甚忘【四】。雖然,女奚患焉!雖忘乎故(一)吾,吾有不忘者存【五】。”

      【一】【注】夫變化不可執(zhí)而留也。故雖執(zhí)臂(二)相守而不能令停,若哀死者,則此亦可哀也。今人未嘗以此為哀,奚獨哀死耶!

      【疏】孔丘顏子,賢圣二人,共修一身,各如交臂;而變化日新,遷流迅速,牢執(zhí)固守,不能暫停,把臂之間,欻然已謝,新既行矣,故以失焉。若以失故而悲,此深可哀也?!  踞屛摹俊赌芰睢妨Τ史?。下章注同。

      【二】【注】唐肆,非停馬處也,言求向者之有,不可復(fù)得也。人之生,若馬之過肆耳,恒無駐須臾,新故之相續(xù),不舍晝夜也。著,見也,言汝殆見吾所以見者耳。吾所以見者,日新也,故已盡矣,汝安得有之!  【疏】殆,近也。著,見也。唐,道;肆,市也。吾所見者,變故日新者也。顏回孔子,對面清談,向者之言,其則非遠,故言殆著也。彼之故事,于今已滅,汝仍求向時之有,謂在于今者耳,〔所〕謂求馬于唐肆也。唐肆非停馬之處也,向者見馬,市道而行,今時覆尋,馬已過去。亦猶向者之跡已滅于前,求之于今,物已變矣。故知新新不住,運運遷移耳。

      【釋文】《女》音汝。《殆著乎吾所以著也》郭著音張慮反。注同。又一音張略反。司馬云:吾所以著者外化也,汝殆庶于此耳。吾一不化者,則非汝所及也?!妒乔篑R于唐肆也》郭云:唐肆非停馬處也。李同。又云:唐,亭也。司馬本作廣肆,云:廣庭也,求馬于市肆廣庭,非其所也?!恶R處》昌慮反。《可復(fù)》扶又反?!恫簧帷芬羯?。

      【三】【注】服者,思存之謂也。甚忘,謂過去之速也。言汝去忽然,思之恒欲不及。

      【疏】復(fù)(三)者,尋思之謂也。向者之汝,于今已謝,吾復(fù)思之,亦竟忘失?!  舅摹俊咀ⅰ烤銧柖?,不問賢之與圣,未有得停者。

      【疏】變化日新,不簡賢圣。豈唯于汝,抑亦在吾。汝之思吾,故事亦滅。  【五】【注】不忘者存,謂繼之以日新也。雖忘故吾而新吾已至,未始非吾,吾何患焉!故能離俗絕塵而與物無不冥也?!  臼琛糠蜃兓?,無時暫停,雖失故吾而新吾尚在,斯有不忘者存也,故未始非吾,汝何患也!

      【釋文】《離俗》力智反。下章文同?!  拘!浚ㄒ唬┨茖懕緹o故字。(二)王叔岷云:執(zhí)臂當(dāng)作交臂。(三)劉文典云:復(fù)當(dāng)依正文作服。

      孔子見老聃,老聃新沐,方將被發(fā)而干,慹然似非人【一】??鬃颖愣径浚傺梢?,曰:“丘也眩與,其信然與?向者先生形體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于獨也【三】?!?/font>

      【一】【注】寂泊之至。

      【釋文】《被發(fā)》皮寄反。《而干》本或作干。◎盧文弨曰:今本作干?!稇e》乃牒反,又丁立反。司馬云:不動貌。說文云:怖也?!恫础凡礁鞣础?br>
      【二】【疏】既新沐發(fā),曝之令干,凝神寂泊,慹然不動,(搖)〔掘〕(一)若槁木,故似非人。孔子見之,不敢往觸,遂便徙所,消息待之。

      【釋文】《便而待》待或作侍。

      【三】【注】無其心身,而后外物去也。

      【疏】俄頃之間,入見老子,云:“丘見先生,眼為眩耀,忘遣形智,信是圣人;既而離異于人,遺棄萬物,亡于不測而冥于獨化也?!?br>
      【釋文】《見曰》賢遍反?!堆!沸榉?。《與》音余。下同?!毒蛉簟沸煲羟?。《槁木》苦老反。

      【?!浚ㄒ唬┚蜃忠勒母摹?br>
      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一】。”

      【一】【注】初未有而欻有,故游于物初,然后明有物之不為而自有也。

      【疏】初,本也。夫道通生萬物,故名道為物之初也。游心物初,則是凝神妙本,所以形同槁木,心若死灰也。

      【釋文】《而欻》訓(xùn)弗反。

      孔子曰:“何謂邪【一】?”

      【一】【疏】雖聞圣言,未識意謂。

      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一】,嘗為汝議乎其將【二】。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fā)乎地【三】;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為之紀(jì)而莫見其形【四】。消息滿虛,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為【五】,而莫見其功【六】。生有所乎萌【七】,死有所乎歸【八】,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九】。非是也,且孰為之宗【一0】!”

      【一】【注】欲令仲尼必求于言意之表也。

      【疏】辟者,口開不合也。夫圣心非不能知,為其無法可知;口非不能辯,為其無法可辯。辯之則乖其體,知之則喪其真,是知至道深玄,超言意之表,故困焉辟焉。  【釋文】《口辟》必亦反。司馬云:辟,卷不開也。又婢亦反,徐敷赤反。

      【二】【注】試議陰陽以擬向之無形耳,未之敢必。

      【疏】夫至理玄妙,非言意能詳。試為汝議論陰陽,將擬議大道,雖即仿象,未即是真矣?!  踞屛摹俊秶L為》于偽反。

      【三】【注】言其交也。

      【疏】肅肅,陰氣寒也;赫赫,陽氣熱也;近陰中之陽,陽中之陰,言其交泰也?!  舅摹俊咀ⅰ磕姙榧o(jì)之形,明其自爾。  【疏】陽氣下降,陰氣上升,二氣交通,遂成和合,因此和氣而物生焉。雖復(fù)四序炎涼,紀(jì)綱庶物,而各自化,故莫見綱紀(jì)之形。

      【五】【注】未嘗守故。

      【疏】陰消陽息,夏滿冬虛,夜晦晝明,日遷月徙,新新不住,故日有所為也。

      【六】【注】自爾故無功。

      【疏】玄功冥濟,故莫見為之者也。

      【七】【注】萌于未聚也?!  臼琛棵扔跓o物。

      【八】【注】歸于散也。

      【疏】歸于未生。

      【九】【注】所謂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疏】死生終始,反復(fù)往來,既無端緒,誰知窮極!故至人體達,任其變也。

      【一0】【疏】若非是虛通生化之道,誰為萬物之宗本乎!夫物云云,必資于道也。

      【釋文】《且孰》如字。舊子余反?! ?font color='#cc6600'>孔子曰:“請問游是【一】?!?/font>

      【一】【疏】請問:“游心是道,其術(shù)如何?必得游是,復(fù)有何功力也?”

      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樂也,得至美而游乎至樂,謂之至人【一】。”

      【一】【注】至美無美,至樂無樂故也。  【疏】夫證于玄道,美而歡暢,既得無美之美而游心無樂之樂者,可謂至極之人也。

      【釋文】《至樂》音洛。下及注同。

      孔子曰:“愿聞其方【一】?!?/font>

      【一】【疏】方,猶道也。請說至美至樂之道。  曰:“草食之獸不疾易藪,水生之蟲不疾易水,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一】,喜怒哀樂不入于胸次【二】。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支百體將為塵垢,而死生終始將為晝夜而莫之能滑,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三】棄隸者若棄泥涂,知身貴于隸也【四】,貴在于我而不失于變【五】。且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夫孰足以患心!已為道者解乎此【六】?!?/font>

      【一】【注】死生亦小變也。  【疏】疾,患也。易,移也。夫食草之獸,不患移易藪澤;水生之蟲,不患改易池沼;但有草有水,則不失大常,從東從西,蓋小變耳。亦猶人處于大道之中,隨變?nèi)位?,未始非我,此則不失大常,生死之變,蓋亦小耳。

      【釋文】《行小》下孟反,又如字。

      【二】【注】知其小變而不失大常(故)〔也〕(一)。  【疏】喜順,怒逆,樂生,哀死,夫四者生崖之事也。而死生無變于己,喜怒豈入于懷中也!  【釋文】《胸次》李云:次,中也?!  救俊咀ⅰ坑蛔慊肌?br>
      【疏】夫天地萬物,其體不二,達斯趣者,故能混同。是以物我皆空,百體將為塵垢;死生虛幻,終始均乎晝夜。死生不能滑亂,而況得喪禍福生崖之事乎!愈不足以介懷也。

      【釋文】《能滑》古沒反。《所介》音界。

      【四】【注】知身之貴于隸,故棄之若遺土耳。茍知死生之變所在皆我,則貴者常在也。

      【五】【注】所貴者我也,而我與變俱,故無失也。

      【疏】夫舍棄仆隸,事等泥涂,故知貴在于我,不在外物,我將變俱,故無所喪也。

      【六】【注】所謂縣解。  【疏】夫世物遷流,未嘗有極,而隨變?nèi)位?,誰復(fù)累心!唯當(dāng)修道達人,方能解此。

      【釋文】《解乎》戶買反。注同。

      【?!浚ㄒ唬┮沧忠磊w諫議本改。

      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脫焉【一】?”  【一】【疏】配,合也。脫,免也。老子德合二儀,明齊三景,故應(yīng)忘言歸理,圣智自然。今乃盛談至言以修心術(shù),然則古之君子,誰能遺于言說而免于修為者乎?

      老聃曰:“不然。夫水之于汋也,無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離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一】

      【一】【注】不修不為而自得也。

      【疏】汋,水(也)澄湛也。言水之澄湛,其性自然,汲取利潤,非由修學(xué)。至人玄德,其義亦然,端拱巖廊而物不能離,澤被群品,日用不知。若天高地厚,日月照明,夫何修為?自然而已矣。

      【釋文】《汋》音灼,又上若反。李以略反。李云:取也?!蚣沂栏冈唬赫f(水)〔文〕汋,激水聲也;井一有水,一無水,謂之瀱汋。所引爾雅釋水文。郭璞注爾雅,引山海經(jīng)天井夏有水冬無水,即此類。汋者,水自然涌出,非若泉之有源,而溪澗之交匯以流行也。說文:激,水礙邪疾波也。謂有所礙而邪出疾行,故有聲。水之涌出,亦若激而有聲。無為而才自然,言無有疏導(dǎo)之者。釋文引李云,汋,取也。誤。

      孔子出,以告顏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猶醯雞與【一】!微夫子之發(fā)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二】?!?/font>

      【一】【注】醯雞者,甕中之蠛蠓。

      【釋文】《醯雞》許西反,郭云:醯雞,甕中之蠛蠓也。司馬云:若酒上蠛蠓也?!驊c藩案太平御覽三百九十五引司馬云:醯雞,酒上飛蚋。與釋文小異。《甕中》烏弄反。《蠛》亡結(jié)反?!扼贰窡o孔反。

      【二】【注】比吾全于老聃,猶甕中之與天地矣。

      【疏】醯雞,醋甕中之蠛蠓,每遭物蓋甕頭,故不見二儀也。亦猶仲尼遭圣跡蔽覆,不見事理,若無老子為發(fā)覆蓋,則終身不知天地之大全,虛通之妙道也。

      莊子見魯哀公。哀公曰:“魯多儒士,少為先生方者【一】?!?/font>  【一】【疏】方,術(shù)也。莊子是六國時人,與魏惠王、齊威王同時,去魯哀公一百二十年,如此言見魯哀公者,蓋寓言耳。然魯則是周公之后,應(yīng)是衣冠之國。又孔子生于魯,盛行五德之教,是以門徒三千,服膺儒服,長裾廣袖,魯?shù)乇囟?,無為之學(xué),其人鮮矣。

      【釋文】《莊子見》賢遍反,亦如字?!遏敯Ч匪抉R云:莊子與魏惠王、齊威王同時,在哀公后百二十年。

      莊子曰:“魯少儒【一】?!?/font>

      【一】【疏】夫服以象德,不易其人,莊子體知,故譏儒少。

      哀公曰:“舉魯國而儒服,何謂少乎【一】?”

      【一】【疏】哀公庸暗,不察其道,直據(jù)衣冠,謬稱多儒。

      莊子曰:“周聞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緩佩玦者,事至而斷。君子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也;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疽弧抗桃詾椴蝗?,何不號于國中曰:‘無此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

      【一】【疏】句,方也。緩者,五色絳繩,穿玉玦以飾佩也。玦,決也。本亦有作綬字者。夫天員地方,服以象德。故戴圓冠以象天者,則知三象之吉兇;履方屨以法地者,則知九州之水陸;曳綬佩玦者,事到而決斷。是以懷道之人,不必為服,為服之者,不必懷道。彼己之子,今古有之,是故莊生寓言辯說也?!  踞屛摹俊豆凇饭艁y反。《圜冠》音圓。《履句》音矩,徐其俱反。李云:方也?!秾铡沸炀泳叻??!毒彙窇艄芊?。司馬本作綬。《佩玦》古穴反?!驊c藩案說文●二字互訓(xùn),緩者,寬綽之意。晉書緩帶輕裘,緩帶,猶博帶也。緩佩玦,言所佩者玦,而系之帶間,寬綽有余也。釋文引司馬本作綬,誤?!抖鴶唷范y反。

      于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無敢儒服者【一】,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轉(zhuǎn)萬變而不窮。

      【一】【疏】有服無道,罪合極刑,法令既嚴(yán),不敢犯者,號經(jīng)五日,無復(fù)一儒也。  【釋文】《號于國》號,號令也。

      莊子曰:“以魯國而儒者一人耳,可謂多乎【一】?”  【一】【注】德充于內(nèi)者,不修飾于外。

      【疏】一人,謂孔子??鬃邮ト?,觀機吐智,若鏡之照,轉(zhuǎn)變無窮,舉國一人,未足多也。

      百里奚爵祿不入于心,故飯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賤,與之政也【一】。有虞氏死生不入于心,故足以動人【二】。

      【一】【疏】姓孟,字百里奚,秦之賢人也。本是虞人,虞被(秦)〔晉〕亡,遂入秦國。初未遭用,貧賤飯牛。安于飯牛,身甚肥悅,忘于富貴,故爵祿不入于心。后穆公知其賢,委以國事,都不猜疑,故云忘其賤矣。

      【釋文】《故飯》煩晚反?!锻滟v與之政也》謂忘其飯牛之賤也。

      【二】【注】內(nèi)自得者,外事全也。

      【疏】有虞,舜也,姓媯氏,字重華。遭后母之難,頻被躓頓,而不以死生經(jīng)心,至孝有聞,感動天地,于是堯妻以二女,委以萬乘,故足以動人也。

      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一】。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一)礡裸。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径俊?br>
      【一】【疏】宋國之君,欲畫國中山川地土圖樣,而畫師并至,受君令命,拜揖而立,調(diào)朱和墨,爭競功能。除其受揖,在外者半,言其趨競者多。

      【釋文】《受揖而立》司馬云:受命揖而立也?!扼隆繁净蜃鳌瘢ǘ臣埛?。

      【二】【注】內(nèi)足者,神閑而意定。

      【疏】儃儃,寬閑之貌也。內(nèi)既自得,故外不矜持,徐行不趨,受命不立,直入就舍,解衣箕坐,?露赤身,曾無懼憚。元君見其神彩,可謂真畫者也。  【釋文】《儃儃》吐袒反,徐音但。李云:舒閑之貌?!栋恪纷钟肿餮棥!兜R》傍各反,徐敷各反。司馬云:般礡,謂箕坐也。《臝》本又作羸,同。力果反。司馬云:將畫,故解衣見形。《神閑》音閑。

      【?!浚ㄒ唬┶w諫議本般作盤。(二)釋文原本作●。字當(dāng)作?。說文作?,云:以舌取食也。從舌,易聲。神旨切?;驈囊?。

      文王觀于臧,見一丈夫釣,而其釣?zāi)灐疽弧浚环浅制溽炗嗅炚咭病径?,常釣也【三】?/font>

      【一】【注】聊以卒歲。

      【疏】臧者,近渭水地名也。丈夫者,寓言于太公也。呂望未遭文王之前,綸釣于臧地,無心施餌,聊自寄此逍遙。

      【釋文】《文王觀于臧》李云:臧,地名也。司馬本作文王微服而觀于臧?!墩煞颉繁净蜃髡扇恕?br>
      【二】【注】竟無所求?!  救俊咀ⅰ坎灰缘檬Ы?jīng)意,其于假釣而已。  【疏】非執(zhí)持其釣,有意羨魚,常游渭濱,卒歲而已。

      文王欲舉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終而釋之,而不忍百姓之無天也【一】。于是旦而屬之大夫曰:“昔者寡人夢見良人,黑色而,乘駁馬而偏朱蹄,號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幾乎民有瘳乎【二】!’”

      【一】【疏】文王既見賢人,欲委之國政,復(fù)恐皇親宰輔,猜而忌之;既欲舍而釋之,不忍蒼生失于覆蔭,故言無天也。

      【二】【疏】既欲任賢,故托諸夢想,乃屬語臣佐云:“我昨夜夢見賢良之人,黑色而有須髯,乘駁馬而蹄偏赤,號令我云:‘寄汝國政于臧丈人,慕賢進隱,則民之荒亂病必瘳差矣?!瘪g,亦有作骍字者,隨字讀之也。

      【釋文】《旦而屬》音燭?!吨蚍颍ㄒ唬方苑接诜?。司馬云:夫夫,大夫也。一云:夫夫,古讀為大夫?!驊c藩案昔者,夜者也。古謂夜為昔?;驗槲粽撸套哟呵镫s下篇有梟昔者鳴,說苑辨物篇亦作昔者。王念孫云:古謂夜為昔。),或為夜者(晏子春秋外篇寡人夜者聞西方有男子哭。夜曰夜者,故晝亦曰晝者。晏子春秋雜上篇晝者進膳是也。),或曰夕者(晏子春秋下篇夕者瞢與二日斗。),皆其證。《》而占反,郭李而兼反,又而銜反。《駁馬》邦角反?!镀焯恪防钤疲阂惶闫嘁??!恶酢冯妨舴?。

      【?!浚ㄒ唬┓蚍?,今書作大夫。

      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一】。”  【一】【疏】文王之父季歷生存之日,黑色多髯,好乘駁馬,駁馬蹄偏赤。王之所夢,乃是先君教令于王,是以蹴然驚懼也?!  踞屛摹俊鄂砣弧纷恿?。本或作愀,在久七小二反?!断染跻病匪抉R云:言先君王靈神之所致?!蛴衢性唬合染乱蓨Z命字。此本作先君命王也,故下文曰先君之命王其無他。

      文王曰:“然則卜之?!?br>
      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無它,又何卜焉【一】!”


      【一】【疏】此是先君令命,決定無疑,卜以決疑,不疑何卜也!  【釋文】《之令》本或作命?!虮R文弨曰:今本作命。《王其無它》司馬云:無違令。

      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無更,偏令無出?!疽弧咳?,文王觀于國,則列士壞植散群,長官者不成德,斔斛不敢入于四竟【二】。列士壞植散群,則尚同也【三】;長官者不成德,則同務(wù)也【四】;斔斛不敢入于四竟,則諸侯無二心也【五】。

      【一】【疏】君臣契協(xié),遂迎丈人,拜為卿輔,授其國政。于是典憲刑法,一施無改,偏曲敕令,無復(fù)出行也。

      【二】【疏】植,行列也,亦言境界列舍以受諫書也,亦言是諫士之館也。庾,六斗四升也。為政三年,移風(fēng)易俗,君臣履道,無可箴規(guī),散卻列士之爵,打破諫書之館,上下咸亨,長官不顯其德,遐邇同軌,度量不入四境。

      【釋文】《列士壞》音怪。下同?!吨病芬糁??!渡⑷骸匪抉R云:植,行列也。散群,言不養(yǎng)徒眾也。一云:植者,疆界頭造群屋以待諫者也?!蛴衢性唬核抉R兩說,并未得植字之義。宣二年左傳華元為植,杜注曰:植,將主也。列士必先有主而后得有徒眾,故欲散其群,必先壞其植也?!堕L》丁丈反。下同?!豆僬卟怀傻隆匪抉R云:不利功名也?!稊缩芬翕?。李云:六斛四斗曰斔。司馬本作斔斞,云:斔讀曰鐘,斞讀曰臾?!端木埂芬艟场O峦?。

      【三】【注】所謂和其光,同其塵。

      【四】【注】絜然自成,則與眾務(wù)異也。

      【五】【注】天下相信,故能同律度量衡也。

      【疏】天下大同,不競忠諫,事無隔異,則德不彰,五等守分,則四方寧謐也。

      文王于是焉以為大師,北面而問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應(yīng),泛然而辭,朝令而夜遁,終身無聞【一】。

      【一】【注】為功者非己,故功成而身不得不退,事遂而名不得不去,名去身退,乃可以及天下也(一)。

      【疏】俄頃之間,拜為師傅,北面事之,問其政術(shù)。無心榮寵,故泛然而辭;(其)〔冥〕意消聲,故昧然不應(yīng)。由名成身退,推功于物,不欲及于天下,故逃遁無聞。然呂佐周室,受封于齊,檢于史傳,竟無逃跡,而云夜遁者,蓋莊生之寓言也。

      【釋文】《大師》音泰?!睹寥弧芬裘??!斗喝弧沸旆髣Ψ础!兑苟荨罚ㄐ欤餐健忱Х?。

      【?!浚ㄒ唬┶w諫議本無也字?! ?font color='#cc6600'>顏淵問于仲尼曰:“文王其猶未邪?又何以夢為乎【一】?”


      【一】【疏】顏子疑于文王未極至人之德,真人不夢,何以夢乎?  仲尼曰:“默,汝無言!夫文王盡之也【一】,而又何論刺焉!彼直以循斯須也【二】?!?/font>

      【一】【注】任諸大夫而不自任,斯盡之也。  【二】【注】斯須者,百姓之情,當(dāng)悟未悟之頃,故文王循而發(fā)之,以合其大情也。

      【疏】斯須(由)〔猶〕須臾也。循,順也。夫文王圣人,盡于妙理,汝宜寢默,不勞譏刺。彼直隨任物性,順蒼生之望,欲悟未悟之頃,進退須臾之間,故托夢以發(fā)其性耳,未足怪也?!  踞屛摹俊洞萄伞菲哔n反。

      列御寇為伯昏無人射,引之盈貫【一】,措杯水其肘上【二】,發(fā)之,適矢復(fù)沓【三】,方矢復(fù)寓【四】。當(dāng)是時,猶象人也【五】。  

      【一】【注】盈貫,謂溢鏑也?!  踞屛摹俊稙椴琛酚趥畏??!队灐饭艁y反。司馬云:鏑也?!剁C》丁歷反。

      【二】【注】左手如拒石,右手如附枝,右手放發(fā)而左手不知,故可措之杯水也。  【疏】御寇無人,內(nèi)篇具釋。盈貫,滿鏃也。措,置也。御寇風(fēng)仙,(魯)〔鄭〕之善射,右手引弦,如附枝而滿鏑,左手如拒石,置杯水于肘上,言其停審敏捷之至也。

      【釋文】《措》七故反?!镀渲狻分窬欧??!度缇堋芬艟亍1疽嘧骶刈?。

      【三】【注】矢去也。箭適去,復(fù)歃沓也。

      【釋文】《適矢》丁歷反。《復(fù)沓》扶又反。注及下同?!鹅Α飞⒎?,又初洽反?!  舅摹俊咀ⅰ考饺ノ粗恋囊?,復(fù)寄杯于肘上,言其敏捷之妙也。

      【疏】適,往也。沓,重也。寓,寄也。弦發(fā)矢往,復(fù)重沓前箭,所謂擘括而入者。箭方適?,未至于的,復(fù)寄杯水,言其敏捷。寓字亦作隅者,言圓鏑重沓,破括方全,插孔復(fù)于隅角也。

      【五】【注】不動之至?!  臼琛肯笕?,木偶土梗人也。言御寇當(dāng)射之時,掘然不動,猶土木之人也?!蚣沂栏冈唬哼m矢復(fù)沓,狀矢之發(fā);方矢復(fù)寓,狀矢之彀。說文:多言沓沓,如水之流。言一矢適發(fā),一矢復(fù)涌出也。寓,寄也,言一矢方釋,一矢復(fù)在彀也。象人,猶鄭康成之云相人偶。

      伯昏無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一】。嘗與汝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若能射乎【二】?”

      【一】【疏】言汝雖巧,仍是有心之射,非忘懷無心,不射之射也。

      【二】【疏】七尺曰仞,深七百尺也。若,汝也。此是不射之射也。

      于是無人遂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進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一】。  【一】【疏】前略陳射意,此直欲彎弓。逡巡,猶卻行也。進,讓也。登峻聳高山,履危懸之石,臨極險之淵,仍背淵卻行,足垂二分在外空里。控弦自若,揖御寇而讓之。御寇怖懼,不能舉頭,于是冥目伏地,汗流至腳也。

      【釋文】《逡巡》七旬反?!逗沽鳌窇舻┓?。

      伯昏無人曰:“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一】。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爾于中也殆矣夫【二】!”

      【一】【注】揮斥,猶縱放也。夫德充于內(nèi),則神滿于外,無遠近幽深,所在皆明,故審安危之機而泊然自得也(一)?!驊c藩案潛與窺對文。潛,測也,與窺之意相近。古訓(xùn)潛為測,見爾雅。

      【釋文】《揮》音輝?!冻狻芬舫撸钜敉?。郭云:揮斥,猶放縱。

      【二】【注】不能明至分,故有懼,有懼而所喪多矣,豈唯射乎!

      【疏】揮斥,猶縱放也。恂,懼也。夫至德之人,與大空等量,故能上窺青天,下隱黃泉,譬彼神龍,升沉無定,縱放八方,精神不改,臨彼萬仞,何足介懷!今我觀汝有怵惕之心,眼目?;?,懷恂懼之志,汝于射()之〔中〕(二)危殆矣夫!

      【釋文】《怵然》敕律反?!队锈防钣肿鞅?,音荀。爾雅云:恂,栗也?!赌恐尽封^眩也,欲以眩悅?cè)酥浚殊鹨?。《于中》丁仲反,又如字。中,精神也?!端鶈省废⒗朔础:笳峦?br>
      【?!浚ㄒ唬┶w諫議本無也字。(二)中字依正文改。

      肩吾問于孫叔敖曰:“子三為令尹而不榮華,三去之而無憂色。吾始也疑子,今視子之鼻間栩栩然,子之用心獨柰何?”【一】  【一】【疏】肩吾,隱者也。叔敖,楚之賢人也。栩栩,歡暢之貌也。夫達者毀譽不動,寵辱莫驚,故孫敖三仕而不榮華,三黜而無憂色。肩吾始聞其言,猶懷疑惑,復(fù)察其貌,栩栩自歡,若為用心,獨得如此也?

      【釋文】《栩栩》況甫反。

      孫叔敖曰:“吾何以過人哉!吾以其來不可卻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而無憂色而已矣。我何以過人哉【一】!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二】。方將躊躇,方將四顧,何暇至乎人貴人賤哉【三】!”

      【一】【疏】夫軒冕榮華,物來儻寄耳,故其來不可遣卻,其去不可禁止。窮通得喪,豈由我哉!達此去來,故無憂色,何有藝術(shù)能過人耶!  【二】【注】曠然無系,玄同彼我,則在彼非獨亡,在我非獨存也。

      【疏】亡,失也。且不知榮華定在彼人,定在我己?若在彼邪?則于我為失;若在我邪?則于彼為失。而彼我既其玄同,得喪于乎自泯也。◎慶藩案彼我皆亡,言不在我,不在彼也。淮南詮言篇亡乎萬物之中,高注曰:不在萬物之中也。即此義。

      【三】【注】躊躇四顧,謂無可無不可。

      【疏】躊躇是逸豫自得,四顧是高視八方。方將磅礡萬物,揮斥宇宙,有何容暇至于人世,留心貴賤之間乎!故去之而無憂色也。

      【釋文】《躊》直留反?!冻分庇诜础?br>
      仲尼聞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說,美人不得濫,盜人不得劫,伏戲黃帝不得友【一】。死生亦大矣,而無變乎己,況爵祿乎!【二】若然者,其神經(jīng)乎大山而無介,入乎淵泉而不濡,處卑細而不憊,充滿天地,既以與人,己愈有【三】?!?/font>

      【一】【注】伏戲黃帝者,功號耳,非所以功者也。故況功號于所以功,相去遠矣,故其名不足以友其(一)人也。

      【疏】仲尼聞孫叔敖之言而美其德,故引遠古以證斯人。古之真人,窮微極妙,縱有智言之人,不得辯說,美色之姿,不得淫濫,盜賊之徒,何能劫剝,三皇五帝,未足交友也。

      【釋文】《得劫》居業(yè)反。元嘉本作卻?!斗鼞颉芬趑?。

      【二】【疏】人雖日新,死生大矣,而不變于己;況于爵祿,豈復(fù)棲心!

      【三】【注】割肌膚以為天下者,彼我俱失也;使人人自得而已者,與人而不損于己也。其神明充滿天地,故所在皆可,所在皆可,故不損己為物而放于自得之地也。

      【疏】介,礙也。既,盡也。夫真人入火不熱,入水不濡,經(jīng)乎大山而神無障礙,屈處卑賤,其道不虧,德合二儀,故充滿天地,不損己為物,故愈有也。

      【釋文】《大山》音泰?!稛o介》音界?!恫粦v》皮拜反?!兑詾椤酚趥畏?。下同。

      【校】(一)其字,元纂圖互注本、明世德堂本及道藏焦竑本并作于,宋本作其。王叔岷云:當(dāng)作于。

      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一】。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二】。夫‘凡之亡不足以喪吾存’,則楚之存不足以存存【三】。由是觀之,則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四】?!?/font>

      【一】【注】言有三亡征也。

      【疏】楚文王共凡僖侯同坐,論合從會盟之事。凡是國名,周公之后,國在汲郡界,今有凡城是也。三者,(為)〔謂〕不敬鬼、尊賢、養(yǎng)民也。而楚大凡小,楚有吞夷之意,故使從者以言感也。◎俞樾曰:楚王左右言凡亡者三人也。郭注曰言有三亡征也,非是。

      【釋文】《凡君》如字。司馬云:凡,國名,在汲郡共縣。案左傳,凡,周公之后也。隱七年,天王使凡伯來聘。俗本此后有孔子窮于陳蔡及孔子謂顏回二章,與讓王篇同,眾家并于讓王篇音之。檢此二章無郭注,似如重出。古本皆無,謂無者是也。

      【二】【注】遺凡故也。

      【疏】自得造化,怡然不懼,可謂周公之后,世不乏賢也。

      【三】【注】夫遺之者不以亡為亡,則存亦不足以為存矣。曠然無矜,乃常存也。

      【四】【注】存亡更在于心之所(惜)〔措〕(一)耳,天下竟無存亡。

      【疏】夫存亡者,有心之得喪也;既冥于得喪,故亡者未必亡而亡者更存,存者不獨存而存者更亡也。  【?!浚ㄒ唬┐胱忠烂魇赖绿帽靖?。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一】  【一】【釋文】以義名篇?! ?font color='#cc6600'>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而適遭無為謂焉【一】。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二】: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三】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四】。


      【一】【疏】此章并假立姓名,寓言明理。北是幽冥之域,水又幽昧之方,隱則深遠難知,弅則郁然可見。欲明至道玄絕,顯晦無常,故寄此言以彰其義也。

      【釋文】《知北游》音智,又如字?!队谛稀防钤疲盒菜?,水名。司馬崔本上作北?!虮R文弨曰:今本作玄水水名。以下白水例之,重者是?!峨[弅》符云反,又音紛,又符紛反。李云:隱出弅起,丘貌。

      【二】【疏】若,汝也。此明運知極心問道,假設(shè)賓主,謂之無為。

      【三】【疏】此假設(shè)言方,運知問道。若為尋思,何所念慮,則知至道?若為服勤,于何處所,則安心契道?何所依從,何所道說,則得其道也?

      【四】【疏】知,分別也。設(shè)此三問,竟無一答,非無為謂惜情不答,直是理無分別,故不知所以答也。

      知不得問,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闋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疽弧靠袂唬骸鞍?!予知之,將語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二】。”  【一】【疏】白是潔素之色,南是顯明之方,狐者疑似夷猶,闋者空靜無物。問不得決,反照于白水之南,舍有反無,狐疑未能窮理,既而猖狂妄行,掘若槁木,欲表斯義,故曰狂屈焉。  【釋文】《白水》水名?!逗牎房嘌ǚ础K抉R李云:狐闋,丘名?!抖谩范」欧??!犊袂非笪鸱?,徐又其述反。司馬向崔本作詘。李云:狂屈,侜張,似人而非也?!驊c藩案釋文引李云,狂屈,侜張,似人而非也。文選甘泉賦捎夔魖,扶僪狂。狂屈即僪狂也。司馬與崔作詘,失之?!兑灾浴匪抉R云:之,是也?!  径俊臼琛堪?,應(yīng)聲也。初欲言語,中途忘之,斯忘之術(shù),反照之道。

      【釋文】《唉》哀在反。徐烏來反。李音熙,云:應(yīng)聲。《語若》魚據(jù)反。

      知不得問,反于帝宮,見黃帝而問焉。黃帝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一】。”

      【一】【疏】軒轅體道,妙達玄言,故以一無(無)〔答〕于三問。

      知問黃帝曰:“我與若知之,彼與彼不知也,其孰是邪?”

      黃帝曰:“彼無為謂真是也,狂屈似之;我與汝終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疽弧康啦豢芍隆径?,德不可至【三】。仁可為也【四】,義可虧也【五】,禮相偽也【六】。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七】。’故曰,‘為道者日損【九】,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九】?!褚褳槲镆病疽唬啊?,欲復(fù)歸根,不亦難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一一】!


      【一】【注】任其自行,斯不言之教也?!  臼琛空嬲卟恢?,似者中忘也,不近者以其知之也。行不言之教,引老子經(jīng)為證也。

      【釋文】《不近》附近之近。

      【二】【注】道在自然,非可言致者也。  【疏】致,得也。夫玄道不可以言得,言得非道也。

      【三】【注】不失德故稱德,稱德而不至也。

      【疏】夫上德不德,若為德者,非至德也。

      【四】【疏】夫至仁無親,而今行偏愛之仁者,適可有為而已矣?!  疚濉俊臼琛糠虿梅牵ㄒ唬喔睿m可虧殘,非大全也。大全者,生之而已矣。

      【六】【疏】夫禮尚往來,更相浮偽,華藻亂德,非真實也。

      【七】【注】禮有常則,故矯效(二)之所由生也?!  臼琛織壉局鹉?,散樸為澆,道喪淳漓,逮于行禮,故引老經(jīng)證成其義也。

      【八】【注】損華偽也。

      【九】【注】華去而樸全,則雖為而非為也。  【疏】夫修道之夫,日損華偽,既而前損有,后損無,有無雙遣,以至于非有非無之無為也,寂而不動,無為故無不為也。此引老經(jīng)重明其旨。

      【一0】【注】物失其所,故有為物?!  疽灰弧俊咀ⅰ科錃w根之易者,唯大人耳。大人體合變化,故化物不難。

      【疏】倒置之類,浮偽居心,徇末忘本,以道為物,縱欲歸根復(fù)命,其可得乎!今量反本不難,唯在大圣人耳?!蚣沂栏冈唬喝怂芤陨?,氣也。既得之以為生,則氣日流行大化之中,而吾塊然受其成形,無由反氣而合諸漠。道之華為禮,與氣之流行而為人,皆非其所固然者也。通死生為徒,一聽其氣之聚散而吾無與焉,則無為矣。道至于無為,而仁義(理)〔禮〕之名可以不立,是之謂歸根。

      【釋文】《其易》以豉反。注同。

      【?!浚ㄒ唬┎梅且刹弥浦`。(二)趙諫議本效作放。

      生也死之徒【一】,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jì)【二】!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三】。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四】!故萬物一也【五】,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fù)(一)化為神奇,神奇復(fù)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二)一氣耳【六】?!ト斯寿F一【七】。”  【一】【注】知變化之道者,不以〔死生〕(三)為異。  【二】【注】更相為始,則未知孰死孰生也。

      【疏】氣聚而生,猶是死之徒類;氣散而死,猶是生之本始。生死終始,誰知紀(jì)綱乎!聚散往來,變化無定。

      【釋文】《更相》音庚。

      【三】【注】俱是聚也,俱是散也?!  舅摹俊咀ⅰ炕忌诋?。

      【疏】夫氣聚為生,氣散為死,聚散雖異,為氣則同。(今)(四)斯則死生聚散,可為徒伴,既無其別,有何憂色!

      【五】【疏】生死既其不二,萬物理當(dāng)歸一。

      【六】【注】各以所美為神奇,所惡為臭腐耳。然彼之所美,我之所惡也;我之所美,彼或惡之。故通共神奇,通共臭腐耳,死生彼我豈殊哉!

      【疏】夫物無美惡而情有向背,故情之所美者則謂為神妙奇特,情之所惡者則謂為腥臭腐敗,而顛倒本末,一至于斯。然物性不同,所好各異;彼之所美,此則惡之;此之所惡,彼又為美。故毛嬙麗姬,人之所美,魚見深入,鳥見高飛。斯則臭腐神奇,神奇臭腐,而是非美惡,何有定焉!是知天下萬物,同一和氣耳。

      【釋文】《所惡》烏路反。注同。《復(fù)化》扶又反。下同。

      【七】【疏】夫體道圣人,智周萬化,故貴此真一,而冥同萬境。

      【?!浚ㄒ唬┒鼗捅緹o復(fù)字。(二)闕誤引劉得一本天下作天地之。(三)死生二字依王叔岷說補。(四)今字依劉文典補正本刪。

      知謂黃帝曰:“吾問無為謂,無為謂不應(yīng)我,非不我應(yīng),不知應(yīng)我也。吾問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問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

      黃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與若終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聞之,以黃帝為知言?!疽弧?/font>

      【一】【注】明夫自然者,非言知之所得,故當(dāng)昧乎無言之地。是以先舉不言之標(biāo),而后寄明于黃帝,則夫自然之冥物,概乎可得而見也。

      【疏】彼無為謂妙體無知,故真是道也。此狂屈反照遣言,中忘其告,似道非真也。知與黃帝二人,運智以詮理,故不近真道也??袂ā瘢插选陈?,聞此格量,謂黃帝雖未近真,適可知玄言而已矣。

      【釋文】《之標(biāo)》必遙反。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二】,大圣不作【三】,觀于天地之謂也【四】。

      【一】【注】此孔子之所以云予欲無言。

      【疏】夫二儀覆載,其功最美;四時代敘,各有明法;萬物生成,咸資道理;竟不言說,曾無議論也。

      【釋文】《大美》謂覆載之美也。

      【二】【注】任其自為而已。

      【疏】夫圣人者,合兩儀之覆載,同萬物之生成,是故口無所言,心無所作。

      【三】【注】唯因任也。

      【四】【注】觀其形容,象其物宜,與天地不異。

      【疏】夫大圣至人,無為無作,觀天地之覆載,法至道之生成,無為無言,斯之謂也。

      今(一)彼神明至精,與彼百化【一】,物已死生方圓,莫知其根也【二】,扁然而萬物自古以固存【三】。六合為巨,未離其內(nèi);【四】秋豪為小,待之成體【五】。天下莫不沉浮,終身不故【六】;陰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七】。惛然若亡而存【八】,油然不形而神【九】,萬物畜而不知。此之謂本根【一0】,可以觀于天矣?!疽灰弧?/font>

      【一】【注】百化自化而神明不奪。

      【疏】彼神圣明靈,至精極妙,與物和混,變化隨流,或聚或散,曾無欣戚。今言百千萬者,并舉其大綱數(shù)爾。

      【二】【注】夫死者已自死而生者已自生,圓者已自圓而方者已自方,未有為其根者,故莫知。

      【疏】夫物或生或死,乍方乍圓,變化自然,莫知根緒。

      【三】【注】豈待為之而后存哉!

      【疏】扁然,遍生之貌也。言萬物翩然,隨時生育,從古以來,必固自有,豈由措意而后有之!  【釋文】《扁》音篇,又音幡?!  舅摹俊咀ⅰ坑嬃显跓o極之中則陋矣?!  踞屛摹俊段措x》力智反?!镀鋬?nèi)》謂不能出自化也?!  疚濉俊咀ⅰ壳锖离m小,非無亦無以容其質(zhì)(二)。

      【疏】六合,天地四方也。獸逢秋景,毛端生豪,豪極微細,謂秋豪也。巨,大也。六合雖大,猶居至道之中,豪毛雖小,資道以成體質(zhì)也。

      【六】【注】日新也。

      【疏】世間庶物,莫不浮沉,升降生死,往來不住,運之不停,新新相續(xù),未嘗守故也。

      【七】【注】不待為之。

      【疏】夫二氣氤氳,四時運轉(zhuǎn),春秋寒暑,次敘天然,豈待為之而后行之!  【八】【注】(照)〔昭〕(三)然若存則亡矣。

      【疏】惛然如昧,似無而有。

      【釋文】《惛然》音昏,又音泯。  【九】【注】絜然有形則不神。

      【疏】神者,妙萬物而為言也。油然無系,不見形象,而神用無方。

      【釋文】《油然》音由,謂無所給惜也。

      【一0】【注】畜之而不得其本性之根,故不知其所以畜也。

      【疏】亭毒群生,畜養(yǎng)萬物,而玄功潛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釋文】《物畜》本亦作滀,同。敕六反。注同。

      【一一】【注】與天同觀。

      【疏】觀,見也。天,自然也。夫能達理通玄,識根知本者,可謂觀自然之至道也。

      【?!浚ㄒ唬╆I誤引劉得一本今作合。(二)趙諫議本質(zhì)下有也字。(三)昭字依世德堂本改。

      嚙缺問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一】;攝汝知,一汝度,神將來舍【二】。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三】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四】!”  【一】【疏】嚙缺,王倪弟子;被衣,王倪之師也。汝形容端雅,勿為邪僻,視聽純一,勿多取境,自然和理歸至汝身。

      【釋文】《被衣》音披,本亦作披。  【二】【疏】收攝私心,令其平等,專一志度,令無放逸,汝之精神自來舍止?!蛴衢性唬阂蝗甓犬?dāng)作正汝度。蓋此四句變文以成辭,其實一義也。攝汝知,即一汝視之意,所視者專一,故所知者收攝矣。正汝度,即正汝形之意,度,猶形也?;茨献拥缿?yīng)篇、文子道原篇并作正汝度,可據(jù)以訂正。

      【三】【疏】深玄上德,盛美于汝,無極大道,居汝心中。

      【四】【疏】瞳焉,無知直視之貌。故,事也。心既虛夷,視亦平直,故如新生之犢,于事無求也。

      【釋文】《瞳》敕紅反。郭菟絳反。李云:未有知貌。

      言未卒,嚙缺睡寐。被衣大說,行歌而去之,【一】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二】。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彼何人哉【三】!”  【一】【疏】談玄未終,斯人已悟,坐忘契道,事等睡瞑。于是被衣喜躍,贊其敏速,行于大道,歌而去之?!  踞屛摹俊秶彼隆敷w向所說,畏其視聽以寐耳。受道速,故被衣喜也?!洞笳f》音悅。

      【二】【注】與變俱也?!  臼琛啃瓮履局?,心類死灰之土,無情直任純實之真知,不自矜持于事故也。

      【釋文】《若槁》苦老反。

      【三】【注】獨化者也。

      【疏】媒媒晦晦,息照遣明,忘心忘知,不可謀議。非凡所識,故云彼何人哉。自形若槁骸以下,并被衣歌辭也。

      【釋文】《媒媒》音妹,又武朋反?!痘藁蕖芬粽d。李云:媒媒,晦貌。

      舜問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一】?”

      【一】【疏】丞,古之得道人,舜師也。而至道虛通,生成動植,未知己身之內(nèi),得有此道不乎?既逢師傅,故有咨請?!  踞屛摹俊敦啡缱帧@钤疲核磶熞?。一云:古有四輔,前疑后丞,蓋官名。

      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一】?”

      【一】【注】夫身者非汝所能有也,塊然而自有耳。身非汝所有,而況(無)〔道〕哉!

      【疏】道者,四句所不能得,百非所不能詮。汝身尚不能自有,何得有于道耶?

      【釋文】《有夫》音符?!秹K然》苦對反?! ?font color='#cc6600'>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一】?”


      【一】【疏】未悟生因自然,形由造物,故云身非我有,孰有之哉?

      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一】;孫子(一)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二】故行不知所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三】。天地之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四】!”

      【一】【注】若身是汝有者,則美惡死生,當(dāng)制之由汝。今氣聚而生,汝不能禁也;氣散而死,汝不能止也。明其委結(jié)而自成耳,非汝有也。

      【疏】委,結(jié)聚也。夫天地陰陽,結(jié)聚剛?cè)岷晚樦畾猓扇晟硇涡悦咭?。故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死生聚散,既不由汝,是知汝身,豈汝有邪?

      【釋文】《委形》司馬云:委,積也?!蛴衢性唬核抉R云,委,積也。于義未合。國策齊策愿委之于子,高注曰:委,付也。成二年左傳王使委于三吏,杜注曰:委,屬也。天地之委形,謂天地所付屬之形也。下三委字并同。

      【二】【注】氣自委結(jié)而蟬蛻也。

      【疏】陰陽結(jié)聚,故有子孫,獨化而成,猶如蟬蛻也。

      【釋文】《委蛻》吐臥反,又音悅,又敕外反,又始銳反,又始劣反。

      【三】【注】皆在自爾中來,故不知也。  【疏】夫行住食味,皆率自然,推尋根由,莫知其所。故行者誰行,住者誰住,食者誰食,味者誰味乎?皆不知所由而悉自爾也?!蚣沂栏冈唬喝找娖溆行卸K不知所往,日見其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