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藍公案
八賢傳
昆侖奴傳
負情儂傳
李公案
聶隱娘
劍俠傳
于公案
離魂記
古岳瀆經(jīng)
開元釋教錄
作者:
釋智昇
《開元釋教錄》,略稱《開元錄》,二十卷,唐代釋智昇撰。智昇生平事跡不甚詳明。他精通律學,擅長文史。曾于唐玄宗開元中,住長安西崇福寺。開元十八年(730)撰成了《開元釋教錄》,此外還撰有《開元釋教錄略出》四卷(即前錄中《有譯有本錄》的簡目),《續(xù)大唐內典錄》一卷,《續(xù)古今譯經(jīng)圖紀》一卷,《續(xù)集古今佛道論衡》一卷,《集諸經(jīng)禮懺儀》二卷。
本錄內容分兩大部分,一為總錄,即總括群經(jīng)錄。二為別錄,即分別乘藏錄。
一、總錄。以譯人為主,分十九個朝代出譯的經(jīng)籍記錄。第一卷后漢、魏兩錄,第二卷吳、西晉兩錄,第三卷東晉、苻秦兩錄,第四卷姚秦、西秦、前涼、北涼四錄,第五卷劉宋錄,第六卷齊、梁、元魏、高齊四錄,第七卷北周、陳、隋三錄,第八、九兩卷唐錄。每錄都先記朝代、都城、帝系、年號、譯家(兼及作家)人數(shù),所譯(兼及所撰集)的典籍部數(shù)卷數(shù),并注明存缺。然后再按譯人(及撰人)詳細記載所譯(和所撰集)的典籍、名題、卷數(shù)、譯時、譯地、筆受潤文者、單重譯等,及各人小傳,一十九代一共有一百七十六人。還列有失譯的經(jīng),附在每一朝代錄之末。
總錄末卷即第十卷,載歷代佛經(jīng)目錄,分二類:一為古目錄,從《古經(jīng)錄》至《眾經(jīng)都錄》共廿五家,依長房、《內典》兩錄僅列各古錄名目。二為新目錄,從《眾經(jīng)別錄》至《大唐內典錄》共十六家,詳述內容,重要的還略加批評,指出它的缺點。
二、別錄。以經(jīng)典為主,分七類:(一)《有譯有本錄》(附失譯有本),從卷第十一至十三,共三卷。其中包括三錄:第一是《菩薩三藏錄》,這就是菩薩契經(jīng)藏(即大乘經(jīng)藏)、菩薩調伏藏(即大乘律藏)和菩薩對法藏(即大乘論藏)。第二是《聲聞三藏錄》,這就是聲聞契經(jīng)藏(即小乘經(jīng)藏)、聲聞調伏藏(即小乘律藏)和聲聞對法藏(即小乘論藏)。第三是《圣賢傳記錄》,內包含有贊佛、明法、僧行、護法、外宗五類的撰集,而以梵本翻譯的放在前面,中國撰述的放在后面。三大類共計一千一百二十四部,五千零四十八卷。
?。ǘ队凶g無本錄》(附失譯缺本),卷第十四、十五共二卷。這就是大小乘三藏經(jīng)典及圣賢集傳名存本闕的目錄,此錄的分類法也和前一錄相同。合計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
?。ㄈ吨蓜e行錄》,卷十六,一卷。這是從大部中抄出一向單獨流行的大小乘三藏經(jīng)典及圣賢集傳的目錄。合計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
?。ㄋ模秳h略繁重錄》,卷第十七上半卷。這是各經(jīng)錄里同本異名或廣中略出誤為別種,而實際應該刪去的各書目錄。共一百四十七部,四百零八卷。分為四類:第一是《新括出別生經(jīng)》,即從大部譯典中抄出而舊錄誤為獨立翻譯的。第二是《新括出名異文同經(jīng)》,即異名同本的經(jīng)典而舊錄誤為是別本的。第三是《新括出重上錄經(jīng)》,同一本經(jīng)而舊錄數(shù)處重出的,如真諦譯《攝論釋》十二卷與《攝論》十五卷內容相同而分卷不同,舊錄即誤為別本等。第四是《新括出合入大部經(jīng)》,合部和零本重出的,如《合部金光明經(jīng)》是揉涼、陳、隋三種譯本而成的。合部本既已入藏,前三種譯本即是重出本?! 。ㄎ澹堆a闕拾遺錄》,卷第十七下半卷。凡舊錄(主要是《大周錄》)闕載或新譯未及入藏的,今都另為目錄(這些書并都編入現(xiàn)定入藏錄)。共三百零六部,一千一百一十一卷,按照舊譯大乘經(jīng)律論,小乘經(jīng)律及賢圣集傳;新譯大乘經(jīng)律論,小乘經(jīng)律及賢圣集傳;戒律羯磨;此方撰集傳記的次第分別編錄。
(六)《疑惑再詳錄》,卷第十八上半卷。記載真?zhèn)慰梢缮写级ǖ慕?jīng)典,共十四部,十九卷。其中如《毗羅三昧經(jīng)》等八部九卷,舊錄本編在偽妄,《大周錄》附入正經(jīng),今以為有再研究的必要。此外,還有《法社經(jīng)》等六部十卷皆內容可疑,均須再詳。
?。ㄆ撸秱瓮齺y真錄》,卷第十八下半卷。記錄后人隨意編造偽撰的經(jīng)典,共三百九十二部,一千零五十五卷,分為十三類:第一,《開元釋教錄》新編的偽經(jīng),這一類以前諸錄均未記載,是智昇新加搜集的。第二,苻秦釋《道安錄》中的偽經(jīng)。第三,梁釋《僧祐錄》中的偽經(jīng)。第四,蕭齊釋道備偽撰經(jīng)。第五,蕭齊僧法尼誦出經(jīng)。第六,元魏孫敬德的夢授經(jīng)。第七,梁沙門妙光的偽造經(jīng)。第八,隋《開皇眾經(jīng)錄》中的偽經(jīng)。第九,隋《仁壽眾經(jīng)錄》中的偽經(jīng)。第十,《大唐內典錄》中的偽經(jīng)。第十一,《大周刊定錄》中的偽經(jīng)。第十二,隋沙門信行的《三階集錄》。第十三,各種名濫真經(jīng)或雜揉異義的偽抄經(jīng)。
卷十九為大乘經(jīng)律論入藏錄,卷二十為小乘經(jīng)律論及賢圣集傳入藏錄,以上入藏的總計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這和《有譯有本錄》內容相同,但計部數(shù)有異),四百八十帙。
總別二錄的內容,大略如上??備浲耆勒丈v的《出三藏記集》、費長房《歷代三寶紀》的歷代錄,以及道宣《大唐內典錄》的《歷代眾經(jīng)傳譯所從錄》,第十卷仿照《內典錄》的《歷代所出眾經(jīng)錄目》而作,并無創(chuàng)例。惟別錄中分類最詳,創(chuàng)例頗多,為本書的精彩部分。
本錄撰述的宗旨,據(jù)作者在總序中說,是因為佛法東傳以來年代已相當長遠(從后漢明帝永平十年到唐玄宗開元十八年,凡六百六十四年),翻譯的經(jīng)典,“屢經(jīng)散滅,卷軸參差”,更有一些人滲入妄偽,弄得混雜難以考究。從前雖有不少學者,用心整理寫成經(jīng)錄,當時所存凡六七家,但還沒有窮極根源,因而頗多遺漏。本錄就是為了要考校這些異同,指出它們的得失,而使佛典敘次有條不紊。
相關資料
卷第一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卷第十一(別錄之一)
卷第十二(別錄之二)
卷第十三(別錄之三)
卷第十四(別錄之四)
卷第十五(別錄之五)
卷第十六(別錄之六)
卷第十七(別錄之七)
卷第十八(別錄之八)
卷第十九(入藏錄上)
卷第二十(入藏錄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本錄內容分兩大部分,一為總錄,即總括群經(jīng)錄。二為別錄,即分別乘藏錄。
一、總錄。以譯人為主,分十九個朝代出譯的經(jīng)籍記錄。第一卷后漢、魏兩錄,第二卷吳、西晉兩錄,第三卷東晉、苻秦兩錄,第四卷姚秦、西秦、前涼、北涼四錄,第五卷劉宋錄,第六卷齊、梁、元魏、高齊四錄,第七卷北周、陳、隋三錄,第八、九兩卷唐錄。每錄都先記朝代、都城、帝系、年號、譯家(兼及作家)人數(shù),所譯(兼及所撰集)的典籍部數(shù)卷數(shù),并注明存缺。然后再按譯人(及撰人)詳細記載所譯(和所撰集)的典籍、名題、卷數(shù)、譯時、譯地、筆受潤文者、單重譯等,及各人小傳,一十九代一共有一百七十六人。還列有失譯的經(jīng),附在每一朝代錄之末。
總錄末卷即第十卷,載歷代佛經(jīng)目錄,分二類:一為古目錄,從《古經(jīng)錄》至《眾經(jīng)都錄》共廿五家,依長房、《內典》兩錄僅列各古錄名目。二為新目錄,從《眾經(jīng)別錄》至《大唐內典錄》共十六家,詳述內容,重要的還略加批評,指出它的缺點。
二、別錄。以經(jīng)典為主,分七類:(一)《有譯有本錄》(附失譯有本),從卷第十一至十三,共三卷。其中包括三錄:第一是《菩薩三藏錄》,這就是菩薩契經(jīng)藏(即大乘經(jīng)藏)、菩薩調伏藏(即大乘律藏)和菩薩對法藏(即大乘論藏)。第二是《聲聞三藏錄》,這就是聲聞契經(jīng)藏(即小乘經(jīng)藏)、聲聞調伏藏(即小乘律藏)和聲聞對法藏(即小乘論藏)。第三是《圣賢傳記錄》,內包含有贊佛、明法、僧行、護法、外宗五類的撰集,而以梵本翻譯的放在前面,中國撰述的放在后面。三大類共計一千一百二十四部,五千零四十八卷。
?。ǘ队凶g無本錄》(附失譯缺本),卷第十四、十五共二卷。這就是大小乘三藏經(jīng)典及圣賢集傳名存本闕的目錄,此錄的分類法也和前一錄相同。合計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
?。ㄈ吨蓜e行錄》,卷十六,一卷。這是從大部中抄出一向單獨流行的大小乘三藏經(jīng)典及圣賢集傳的目錄。合計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
?。ㄋ模秳h略繁重錄》,卷第十七上半卷。這是各經(jīng)錄里同本異名或廣中略出誤為別種,而實際應該刪去的各書目錄。共一百四十七部,四百零八卷。分為四類:第一是《新括出別生經(jīng)》,即從大部譯典中抄出而舊錄誤為獨立翻譯的。第二是《新括出名異文同經(jīng)》,即異名同本的經(jīng)典而舊錄誤為是別本的。第三是《新括出重上錄經(jīng)》,同一本經(jīng)而舊錄數(shù)處重出的,如真諦譯《攝論釋》十二卷與《攝論》十五卷內容相同而分卷不同,舊錄即誤為別本等。第四是《新括出合入大部經(jīng)》,合部和零本重出的,如《合部金光明經(jīng)》是揉涼、陳、隋三種譯本而成的。合部本既已入藏,前三種譯本即是重出本?! 。ㄎ澹堆a闕拾遺錄》,卷第十七下半卷。凡舊錄(主要是《大周錄》)闕載或新譯未及入藏的,今都另為目錄(這些書并都編入現(xiàn)定入藏錄)。共三百零六部,一千一百一十一卷,按照舊譯大乘經(jīng)律論,小乘經(jīng)律及賢圣集傳;新譯大乘經(jīng)律論,小乘經(jīng)律及賢圣集傳;戒律羯磨;此方撰集傳記的次第分別編錄。
(六)《疑惑再詳錄》,卷第十八上半卷。記載真?zhèn)慰梢缮写级ǖ慕?jīng)典,共十四部,十九卷。其中如《毗羅三昧經(jīng)》等八部九卷,舊錄本編在偽妄,《大周錄》附入正經(jīng),今以為有再研究的必要。此外,還有《法社經(jīng)》等六部十卷皆內容可疑,均須再詳。
?。ㄆ撸秱瓮齺y真錄》,卷第十八下半卷。記錄后人隨意編造偽撰的經(jīng)典,共三百九十二部,一千零五十五卷,分為十三類:第一,《開元釋教錄》新編的偽經(jīng),這一類以前諸錄均未記載,是智昇新加搜集的。第二,苻秦釋《道安錄》中的偽經(jīng)。第三,梁釋《僧祐錄》中的偽經(jīng)。第四,蕭齊釋道備偽撰經(jīng)。第五,蕭齊僧法尼誦出經(jīng)。第六,元魏孫敬德的夢授經(jīng)。第七,梁沙門妙光的偽造經(jīng)。第八,隋《開皇眾經(jīng)錄》中的偽經(jīng)。第九,隋《仁壽眾經(jīng)錄》中的偽經(jīng)。第十,《大唐內典錄》中的偽經(jīng)。第十一,《大周刊定錄》中的偽經(jīng)。第十二,隋沙門信行的《三階集錄》。第十三,各種名濫真經(jīng)或雜揉異義的偽抄經(jīng)。
卷十九為大乘經(jīng)律論入藏錄,卷二十為小乘經(jīng)律論及賢圣集傳入藏錄,以上入藏的總計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這和《有譯有本錄》內容相同,但計部數(shù)有異),四百八十帙。
總別二錄的內容,大略如上??備浲耆勒丈v的《出三藏記集》、費長房《歷代三寶紀》的歷代錄,以及道宣《大唐內典錄》的《歷代眾經(jīng)傳譯所從錄》,第十卷仿照《內典錄》的《歷代所出眾經(jīng)錄目》而作,并無創(chuàng)例。惟別錄中分類最詳,創(chuàng)例頗多,為本書的精彩部分。
本錄撰述的宗旨,據(jù)作者在總序中說,是因為佛法東傳以來年代已相當長遠(從后漢明帝永平十年到唐玄宗開元十八年,凡六百六十四年),翻譯的經(jīng)典,“屢經(jīng)散滅,卷軸參差”,更有一些人滲入妄偽,弄得混雜難以考究。從前雖有不少學者,用心整理寫成經(jīng)錄,當時所存凡六七家,但還沒有窮極根源,因而頗多遺漏。本錄就是為了要考校這些異同,指出它們的得失,而使佛典敘次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