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醫(yī)學(xué)三字經(jīng)
瀕湖脈學(xué)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血證論
素問
景岳全書
靈樞
備急千金要方
黃帝內(nèi)經(jīng)
金匱要略
喻世明言
作者:
馮夢龍
馮夢龍,字猶龍,別署龍子猶,又號墨憨齋,明吳縣人。他是崇禎三年的貢生,曾經(jīng)做過壽寧縣的知縣。《蘇州府志》稱他“才情跌宕,詩文麗藻,尤明經(jīng)學(xué)”(卷八十一《人物》引《江南通志》)。他留下來的一些詩文,和研究《春秋》的著述如《春秋衡庫》等,也許可以為這幾句話作證。但是馮夢龍的名字之所以今天對于我們顯得重要,卻并不是由于他擅長詩文,精通經(jīng)學(xué),而是由于他在明代俗文學(xué)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xiàn)。他曾經(jīng)收集民歌俗曲,編成專書。作為一個戲曲作家,他創(chuàng)作和改編的傳奇多達(dá)十余種。此外,他還致力于通俗小說的寫作和整理。他改寫過《新列國志》,為羅貫中的《平妖傳》作過增補。而他所纂輯的“三言”,則是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三部最豐富、最重要的選集。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書的總稱?,F(xiàn)在呈獻(xiàn)在讀者面前的《古今小說》,也即“三言”中的《喻世明言》的初版本。《恒言》刊于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通言》刊于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年),《古今小說》的出版,又早于兩書。三部選集雖非同時刻成,但是它們的編印,卻無疑是一個有計劃的工作。傳本《古今小說》扉頁上有書鋪天許齋的三行題識,中云:“本齋購得古今名人演義一百二十種,先以三之一為初刻云?!倍緯夸浿埃差}“古今小說一刻”。這不只說明繼這部“初刻”或“一刻”之后必將有二刻和三刻繼續(xù)問世,而且也使我們明白了,“古今小說”四字本來是編者給自己編纂的幾個通俗小說選集所擬定的一個總名。但是,當(dāng)《古今小說一刻》增補再版的時候,書名卻改成了《喻世明言》;而等到二刻、三刻正式出書時,它們也各各有了自己的名稱:《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這樣,《古今小說》對于后來的讀者,也就無異于《喻世明言》的一個異名了。
《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遺留給我們的古代短篇小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正如有些人所形容的那樣,它們是話本小說的寶庫。每書四十卷,每卷一篇,“三言”總共收有小說一百二十篇。
就這一種流傳于今本來無多的古代通俗文學(xué)作品而論,一百二十篇已經(jīng)可以看作一個十分龐大的數(shù)字了。自然,人們之所以珍視這三個集子,除了其中的小說在數(shù)量上非??捎^之外,也還因為這里所選的,一般都是長期以來膾炙人口和藝術(shù)上較為成功的作品。明末的另一位著名小說作家凌蒙初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評論:獨龍子猶所輯《喻世》等諸言,頗存雅道,時著良規(guī),一破今時陋習(xí)。如宋元 舊種,亦被搜括殆盡,肆中人見其行世頗捷,當(dāng)別有秘本圖出而衡之,不知一二遺者,比其溝中之?dāng)?,蕪略不足陳已。(《拍案驚奇序》)可見,馮夢龍一方面不遺余力地大量采錄宋元時代的作品,另一方面還進(jìn)行了一次審慎的去蕪存精的遴選工作。只須拿《清平山堂話本》和“三言”對照一下,我們就不難看出,在馮氏的書中沒有入選的,大部分是一些比較平庸的作品。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盡管“三言”還不是宋、元、明三代話本小說的全集,但是歷來流傳的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實際上幾乎已經(jīng)網(wǎng)羅無遺了。
《古今小說》四十篇,也是自宋至明長時期中的產(chǎn)物。雖然我們現(xiàn)在已很難一一正確指出它們中間每一篇產(chǎn)生的具體時代,但是其中有些篇章,如《趙伯升茶肆遇仁宗》、《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陳從善梅嶺失渾家》、《楊思溫燕山逢故人》、《張古老種瓜娶文女》、《簡帖僧巧騙皇甫妻》、《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等,大致可以肯定是宋元舊篇。另外一些如《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陳御史巧勘金釵鈿》、《滕大尹鬼斷家私》、《楊八老越國奇逢》、《沈小官一鳥害七命》、《游酆都胡母迪吟詩》、《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等,則系明代的新作。和《通言》、《恒言》一起,這部選集顯示了古代民間的文學(xué)家們在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的杰出的藝術(shù)才能,同時也具體地反映出了宋、元、明之間話本小說的不斷的發(fā)展。
相關(guān)資料
第一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第二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第三卷 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第四卷 閑云年庵阮三冤債
第五卷 窮馬周遭際賣縋(食旁)媼
第六卷 葛令公生遣弄珠兒
第七卷 羊角哀舍命全交
第八卷 吳保安棄家贖友
第九卷 裴晉公義還原配
第十卷 膝大尹鬼斷家私
第十一卷 赴伯升茶肆遇仁宗
第十二卷 眾名姬春風(fēng)吊柳七
第十三卷 張道陵七試趙升
第十四卷 陳希夷四辭朝命
第十五卷 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第十六卷 范巨卿雞黍死生交
第十七卷 單符郎全州佳偶
第十八卷 楊八老越國奇逢
第十九卷 楊謙之客舫遇俠僧
第二十卷 陳從善梅嶺失渾家
第二十一卷 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
第二十二卷 木綿庵鄭虎臣報冤
第二十三卷 張舜美燈宵得麗女
第二十四卷 楊思溫燕山逢故人
第二十五卷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
第二十六卷 沈小官一鳥害七命
第二十七卷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第二十八卷 李秀卿義結(jié)黃貞女
第二十九卷 月明和尚度柳翠
第三十卷 明悟禪師趕五戒
第三十一卷 鬧陰司司馬貌斷獄
第三十二卷 游酆都胡母迪吟詩
第三十三卷 張古老種瓜娶文女
第三十四卷 李公子救蛇獲稱心
第三十五卷 簡帖僧巧騙皇甫妻
第三十六卷 宋四公大鬧禁魂張
第三十七卷 梁武帝累修成佛
第三十八卷 任孝子烈性為神
第三十九卷 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第四十卷 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書的總稱?,F(xiàn)在呈獻(xiàn)在讀者面前的《古今小說》,也即“三言”中的《喻世明言》的初版本。《恒言》刊于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通言》刊于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年),《古今小說》的出版,又早于兩書。三部選集雖非同時刻成,但是它們的編印,卻無疑是一個有計劃的工作。傳本《古今小說》扉頁上有書鋪天許齋的三行題識,中云:“本齋購得古今名人演義一百二十種,先以三之一為初刻云?!倍緯夸浿埃差}“古今小說一刻”。這不只說明繼這部“初刻”或“一刻”之后必將有二刻和三刻繼續(xù)問世,而且也使我們明白了,“古今小說”四字本來是編者給自己編纂的幾個通俗小說選集所擬定的一個總名。但是,當(dāng)《古今小說一刻》增補再版的時候,書名卻改成了《喻世明言》;而等到二刻、三刻正式出書時,它們也各各有了自己的名稱:《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這樣,《古今小說》對于后來的讀者,也就無異于《喻世明言》的一個異名了。
《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遺留給我們的古代短篇小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正如有些人所形容的那樣,它們是話本小說的寶庫。每書四十卷,每卷一篇,“三言”總共收有小說一百二十篇。
就這一種流傳于今本來無多的古代通俗文學(xué)作品而論,一百二十篇已經(jīng)可以看作一個十分龐大的數(shù)字了。自然,人們之所以珍視這三個集子,除了其中的小說在數(shù)量上非??捎^之外,也還因為這里所選的,一般都是長期以來膾炙人口和藝術(shù)上較為成功的作品。明末的另一位著名小說作家凌蒙初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評論:獨龍子猶所輯《喻世》等諸言,頗存雅道,時著良規(guī),一破今時陋習(xí)。如宋元 舊種,亦被搜括殆盡,肆中人見其行世頗捷,當(dāng)別有秘本圖出而衡之,不知一二遺者,比其溝中之?dāng)?,蕪略不足陳已。(《拍案驚奇序》)可見,馮夢龍一方面不遺余力地大量采錄宋元時代的作品,另一方面還進(jìn)行了一次審慎的去蕪存精的遴選工作。只須拿《清平山堂話本》和“三言”對照一下,我們就不難看出,在馮氏的書中沒有入選的,大部分是一些比較平庸的作品。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盡管“三言”還不是宋、元、明三代話本小說的全集,但是歷來流傳的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實際上幾乎已經(jīng)網(wǎng)羅無遺了。
《古今小說》四十篇,也是自宋至明長時期中的產(chǎn)物。雖然我們現(xiàn)在已很難一一正確指出它們中間每一篇產(chǎn)生的具體時代,但是其中有些篇章,如《趙伯升茶肆遇仁宗》、《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陳從善梅嶺失渾家》、《楊思溫燕山逢故人》、《張古老種瓜娶文女》、《簡帖僧巧騙皇甫妻》、《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等,大致可以肯定是宋元舊篇。另外一些如《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陳御史巧勘金釵鈿》、《滕大尹鬼斷家私》、《楊八老越國奇逢》、《沈小官一鳥害七命》、《游酆都胡母迪吟詩》、《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等,則系明代的新作。和《通言》、《恒言》一起,這部選集顯示了古代民間的文學(xué)家們在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的杰出的藝術(shù)才能,同時也具體地反映出了宋、元、明之間話本小說的不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