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移動平均線(MA)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采用統(tǒng)計學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shù)未來發(fā)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論的形象化表述。
移動平均線定義:"平均"是指最近n天收市價格的算術平均線;"移動"是指我們在計算中,始終采用最近n天的價格數(shù)據(jù)。因此,被平均的數(shù)組(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隨著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在我們計算移動平均值時,通常采用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我們把新的收市價格逐日地加入數(shù)組,而往前倒數(shù)的第n+1個收市價則被剔去。然后,再把新的總和除以n,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
計算公式
MA=(C1+C2+C3+...+Cn)/N C:某日收盤價 N:移動平均周期
移動平均線依計算周期分為短期(如5日、10日)、中期(如30日) 和長期(如60日、120日)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依算法分為算術移動平均線、線型加權移動平均線、階梯形移動平均線、平滑移動平均線等多種,最為常用的是下面介紹的算術移動平均線。
所謂移動平均,首先是算術平均數(shù),如1到10十個數(shù)字,其平均數(shù)便是5.5;而移動則意味著這十個數(shù)字的變動。假如第一組是1到10,第二組變動成2到11,第三組又變?yōu)?到12,那么,這三組平均數(shù)各不相同。而這些不同的平均數(shù)的集合,便統(tǒng)稱為移動平均數(shù)
舉例說明:某股連續(xù)十個交易日收盤價分別為:(單位:元)
8.15、 8.07、 8.84、 8.10、 8.40、 9.10、 9.20、 9.10、 8.95、 8.70
以五天短期均線為例:
第五天均值=(8.15+8.07+8.84+8.10+8.40)/5=8.31
第六天均值=(8.07+8.84+8.10+8.40+9.10)/5=8.50
第七天均值=(8.84+8.10+8.40+9.10+9.20)/5=8.73
第八天均值=(8.10+8.40+9.10+9.20+9.10)/5=8.78
第九天均值=(8.40+9.10+9.20+9.10+8.95)/5=8.95
第十天均值=(9.10+9.20+9.10+8.95+8.70)/5=9.01
將上述數(shù)據(jù)在圖表中相連成線,就形成了以五天為基期的均線。
(一)、移動平均線所表示的意義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動平均線從下向上突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黃金交叉。
預示股價將上漲:黃色的5日均線上穿紫色的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上穿綠色的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黃金交叉。
2、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跌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預示股價將下跌。黃色的5日均線下穿紫色的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下穿綠色的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進入穩(wěn)定期,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自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價位于移動平均線之上,走多頭排列的均線可視為多方的防線;當股價回檔至移動平均線附近,各條移動平均線依次產(chǎn)生支撐力量,買盤入場推動股價再度上升,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漲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價在移動平均線的下方,呈空頭排列的移動平均線可以視為空方的防線,當股價反彈到移動平均線附近時,便會遇到阻力,賣盤涌出,促使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跌作用。
7、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轉為下降出現(xiàn)最高點,和由下降轉為上升出現(xiàn)最低點時,是移動平均線的轉折點。預示股價走勢將發(fā)生反轉。
(二)、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
1、移動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且略向上方抬頭,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下方向上方突破,為買進信號。
2、股價位于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未跌破移動平均線后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時機。
3、股價位于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跌破移動平均線,但短期移動平均線繼續(xù)呈上升趨勢,此時為買進時機。
4、股價位于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突然暴跌,距離移動平均線太遠,極有可能向移動平均線靠近(物極必反,下跌反彈),此時為買進時機。
5、股價位于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連續(xù)數(shù)日大漲,離移動平均線愈來愈遠,說明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獲利豐厚,隨時都會產(chǎn)生獲利回吐的賣壓,應暫時賣出持股。
6、移動平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上方向下跌破移動平均線時說明賣壓漸重,應賣出所持股票。
7、股價位于移動平均線下方運行,反彈時未突破移動平均線,且移動平均線跌勢減緩,趨于水平后又出現(xiàn)下跌趨勢,此時為賣出時機。
8、股價反彈后在移動平均線上方徘徊,而移動平均線卻繼續(xù)下跌,宜賣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則中第三條和第八條不易掌握,具體運用時風險較大,在未熟練掌握移動平均線的使用法則前可以考慮放棄使用。
第四條和第五條沒有明確股價距離移動平均線多遠時才是買賣時機,可以參照乖離率來解決(將在中級學校中詳講)。
(三)移動平均線的買進時機
1、股價曲線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且5日均線上穿 10 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顯現(xiàn)多方力量增強,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壓力線,后市上漲的可能性很大,是買入時機。
2、股價曲線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且三條移動平均線呈多頭排列,顯現(xiàn)說明多方力量強盛,后市上漲已成定局,此時是極佳的買入時機。
3、在強勢股的上升行情中,股價出現(xiàn)盤整,5日移動平均線與10日移動平均線糾纏在一起,當股價突破盤整區(qū),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再次呈多頭排列時為買入時機。
4、在多頭市場中,股價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而未跌破30日移動平均線,且30日移動平均線仍向右上方挺進,說明股價下跌是技術性回檔,跌幅不致太大,此時為買入時機。
5、在空頭市場中,股價經(jīng)過長期下跌,股價在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恐慌性拋盤不斷涌出導致股價大幅下跌,乖離率增大,此時為搶反彈的絕佳時機,應買進股票。
(四)、移動平均線的賣出時機
1、在上升行情中,股價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且5日均線下穿10日均線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動平均線上升趨勢有走平跡象,說明空方占有優(yōu)勢,已突破多方兩道防線,此時應賣出持有的股票,離場觀望。
2、股價在暴跌之后反彈,無力突破10日移動平均線的壓力,說明股價將繼續(xù)下跌,此時為賣出時機。
3、股價先后跌破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且30日移動平均線有向右下方移動的趨勢,表示后市的跌幅將會很深,應迅速賣出股票。
4、股價經(jīng)過長時間盤局后,5日、10日移動平均線開始向下,說明空方力量增強,后市將會下跌,應賣出股票。
5、當60日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趨勢轉為平緩或向下方轉折,預示后市將會有一段中級下跌行情,此時應賣出股票。
移動平均線定義
一、移動平均線
利用統(tǒng)計學上「移動平均」的原理,將每天股價予以移動平均計算,求出一個平均值,予以連接起來,取得平均線。
二、移動平均線的種類
依時間長短可分為:短期移動平均線,中期移動平均線,及長期移動平均線。
(一)短期移動平均線:
一般都以五天及十天為計算期間,代表一周的平均價,可做為短線進出的依據(jù)。
(二)中期移動平均線:
大多以三十日為準,稱為月移動平均線,代表一個月的平均價或成本,亦有扣除四個星期日以二十六天來做月移動平均線。
另有七十二日移動平均線,俗稱季線。大致說來月移動平均線有效性極高,尤其在股市尚未十分明朗前,預先顯示股價未來變動方向。
(三)長期移動平均線:
在歐美股市技術分析所采用的長期移動平均線,多以二百天為準。因為經(jīng)過美國投資專家葛南維,研究與試驗移動平均線系統(tǒng)後,認為二百日移動平均線最具代表性,在國內則是超級大戶,實戶與做手操作股票時三考的重要指標,投資人將未來一年世界與國內經(jīng)濟景氣動向,各行業(yè)的展望,股票發(fā)行公司產(chǎn)銷狀況與成長率仔細研究後,再與其他投資環(huán)境(例如銀行利率變動,房地產(chǎn)增值比率,以及投資設廠報酬率)做一比較,若投資股票利潤較高,則進行市場操作。由于進出數(shù)量龐大,炒作期間長,必須要了解平均成本變動情形,故以此樣本大小最能代表長期移動平均線。
(四)移動平均線的特性:
股價技術分析者,利用移動平均線來分析股價動向,主要因為移動平均線具有幾項特性:
1.趨勢的特性:
移動平均線能夠表示股價趨勢的方向,所以具有趨勢的性質。
2.穩(wěn)重的特性:
移動平均線不像日線會起起落落的震湯。而是起落相當平穩(wěn)。向上的通常緩緩向上,向下的通常會緩緩向下。
3.安定的特性:
通常愈長期的移動平均線,愈能表現(xiàn)安定的特性,即移動平均線不輕易往上往下,必須股價漲勢真正明朗了,移動平均線才會往上延
伸,而且經(jīng)常股價開始回落之初,移動平均線卻是向上的,等到股價下滑顯著時,才見移動平均線走下坡,這是移動平均線最大的特
色。愈短期的移動平均線,安定性愈差,愈長期移動平均線,安定性愈強,但也因此使得移動平均線有延遲反應的特性。
4.助漲的特性:
股價從平均線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線也開始向右上方移動,可以看做是多頭支撐線,股價回跌至平均線附近,自然會產(chǎn)生支撐力量,短期平均線向上移動速度較快,中長期平均線回上移動速度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間內平均成本增加,賣方力量若稍強于買方,股價回跌至平均線附近,便是買進時機,這是平均線的助漲功效,直到股價上升緩慢或回跌,平均線開始減速移動,股價再回至平均線附近,平均線失去助漲效能,將有重返平均線下方的趨勢,最好不要買進。
5.助跌的特性:
反過來說,股價從平均線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線也開始向右下方移動,成為空頭阻力線,股價回升至平均線附近,自然產(chǎn)生阻力,因此平均線往下走時股價回升至平均線附近便是賣出時機,平均線此時有助跌作用。直到股價下跌緩慢或回升,平均線開始減速移動,股價若再與平均線接近,平均線便失去助跌意義,將有重返平均線上方的趨向,不需急於賣出。
三、移動平均線的分析技巧
葛南碧移動平均線八大守則:
(一)移動平均線的買進時機
1.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平均線的下方突破平均線時,是買進信號。
2.股價雖跌入平均線下,而均價線仍在上揚,不久又回復到平均線上時,為買進信號。3.股價趨勢線走在平均線之上,股價突然下跌,但未跌破平均線,股價又上升時,可以加碼買進。
4.股價趨勢線低過平均線,突然暴跌,遠離平均線時之時,極可能再趨向平均線,是買進時機。
(二)移動平均線的賣出時機:
5.平均線走勢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平均線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線時,應是賣出的機會。
6.股價雖上升突破平均線,但又立刻回復到平均線之下,而且平均線仍然繼續(xù)下跌時,是賣出時機。
7.股價趨勢線在平均線之下,股價上升但未達平均線又告回落,是賣出時機。
8.股價趨勢線在上升中,且走在平均線之上,突然暴漲、遠離平均線,很可能再趨向平均線,為賣出時機。
四、港股基本分析法-----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是常用的港股技術指標,是應用了統(tǒng)計學的移動平均原理,對連續(xù)一段時期內的股價計算其移動平均值,例如10天平均值是將之前10天(包括當日)的收市價計算一個平均值,依此方法取得往后每天的10天平均值,將它們聯(lián)機便成10天移動平均線。它是判斷趨勢的最佳技術指標,應用于現(xiàn)時的趨勢市況效果理想,亦可以自己選擇采用的平均日數(shù),作短、中、長線的趨勢參考。
單一條平均線已能發(fā)出買賣訊號?,F(xiàn)以近期恒指走勢為例,解釋單線應用法,原則可運用在股票、外匯、指數(shù)等投資工具︰
1)若指數(shù)一直在平均線之上,但突然下破平均線及維持一段短時間,視為利淡訊號。
2)當平均線由上升轉為下跌,亦視為利淡訊號。
3)當指數(shù)及平均線趨勢向下,指數(shù)突然下挫,可暫以平均線作支持位。若能守穩(wěn)該支持位(尤其較長日數(shù)的平均線),顯示長期的升勢仍在。倘不幸指數(shù)跌破該支持位,則視為利淡后市的深度調整訊號。因為50天平均線是作為中長線買賣策略的指標,若跌破此支持位,大市可能會拾級而下。
此外亦可綜合兩線或以上應用,現(xiàn)以近期的國企指數(shù)為例:1)當10天平均線從上向下跌穿20天平均線,稱為「死亡交叉」即顯示較強跌市將來臨,是明確的沽貨訊號。2)當國企指數(shù)失守短日數(shù)的平均線,向下跌至50天平均線時,即顯示后市可有反復向下尋底的可能,或會下試較長日數(shù)的平均線,此例為100天平均線。
以上例子是以跌市為例,若10天平均線從下向上升破20天線平均線,是為「黃金交叉」,是入貨啟示。由此可見,平均線的買賣訊號原則,在升市時是可以相反套用的。
常用均線分析股票走勢的方法
5—10---20---30---60日均線為常用均線。
均線的大概特點分多頭排列和空頭排列,多頭排列就是市場趨勢是強勢上升勢,均線在5—10—20—30—60k線下支撐排列向上為多頭排列。均線多頭排列趨勢為強勢上升勢,操作思維為多頭思維。進場以均價線的支撐點為買點,下破均價線支撐止損。
空頭排列就是市場趨勢是弱勢下跌趨勢,均線在5—10—20—30—60k線上壓制k線向下排列為空頭排列。均線空頭排列為弱勢下跌趨勢。進場以均價線的阻力位為賣點,上破均價線止損。
均線是技術指標分析的一種常用工具,被大多技術分析者采用。5—10均線變化較快,常用的就是5—10—20—30均線,期貨價格變化較快,用60以上的均線較滯后。
均線在什么條件下價格具備單邊快速大幅暴漲,條件是1分—5—10—15—30—60—日—周—月均線都是多頭排列。其它引響暴漲因素除外。反之單邊暴跌一樣。
周月線的均線時間把握趨勢會更穩(wěn)定,均線變化短時不會太大。如果周月線是多頭排列或空頭排列,這撥行情上漲或下跌的時間周期要更長。
均線的相關系,如日線均線多頭排列,周線空頭排列,周線有均線壓力,價格會 震蕩上漲,也可能會上漲失敗,因周線的均線不會很快改變,引響趨勢變化更大一些。如周線也是多頭排列,價格漲幅會更穩(wěn)定,趨勢也較穩(wěn)定不會輕易改變。如5分均線多頭排列,10分空頭排列,5分上漲的失敗概率會更高。如60分均線多頭排列,進行短線交易會維持60分的支撐強勢,短線交易成功概率會比5分高。如果均線日線比較亂,上有均線壓力下有均線支撐,這是震蕩勢,趨勢方向不明。
買賣點,應用均線設買賣點,均線系統(tǒng)在粘合交叉向上為買點,啟動點,根據(jù)各個不同時間圖的連環(huán)性來定價格啟動的幅度大小。比如5分件具備了,10分不具備,5分上漲的壓力位在10分均線。均線系統(tǒng)在粘合交叉向下為賣點。為下跌啟動點。
應用均線系統(tǒng)是看明現(xiàn)在的趨勢是強勢還是弱勢震蕩勢,買賣點的信號,及現(xiàn)在將要啟動的信號。
均線系統(tǒng)是大多分析者常用的技術工具,從技術角度看是影響技術分析者心理價位因素的,思維買賣的決策因素,是技術分析者的良好的參考工具,相比價格變化是滯后的。
移動平均線要領
趨勢分析最基本的方法是在美國著名的分析家格蘭比爾的投資法則基礎上形成的股價移動平均線分析股
價趨勢的方法
所謂股價移動平均線法,就是運用移動的股價平均值使股價變動狀況呈曲線化的方法??捎盟鼇韺蓛r的變化進行長期的分析和預測。移動平均線法是在時間序列分析中略去原數(shù)列中一些偶然性的或周期性的波動,依次取一定項數(shù)計算所得的一系列平均數(shù),形成一個變動起伏較小的新數(shù)列曲線,以顯示股價平均值的長期發(fā)展趨勢。其計算過程是:先計算時間數(shù)列最初N項的平均數(shù),然后前面刪除一項,后面加上一項,計算出第二個N項平均數(shù),再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出后面的平均數(shù)。在求平均數(shù)時,要以某一日為起點,取此前的一段時間為計算周期,算出這一期間內每日股價的收盤價平均值,此平均值即為起點日的股價。再從第二日起,仍取同樣的天數(shù),算出平均值,作為第二日的股價。如果以3月5日開始,制作5日移動平均線,那么3月5日的股價平均值應為3月2日至3月6日的股價收盤價的平均值(這里的5日應為5個交易日),以此類推,隨計算日的推移,不斷標出同等時間區(qū)間的平均值,描繪出曲線來,這就是股價移動平均線。
采用移動平均線方法,其好處就是在一段時間內減少了偶然性因素對曲線的影響,使曲線變的圓滑了,投資者容易理解曲線變動趨勢。一般情況下,當移動平均線正在上升,而股價跌到平均線以下時,這是股價趨勢將要下跌的信號;反之,則為股價上升的前奏。移動平均線一般用5天、10天和30天的移動平均值組成,但不同投資策略的投資者可將此參數(shù)改為適合自己使用的數(shù)值在配以不同時間的K線,以便為自己提供更準確的買賣時機。
移動平均線按數(shù)量分為單線、雙線交叉、三線交叉,按計算方法分為簡單、加權、指數(shù)。移動平均線在大行情時的表現(xiàn)比其他更為復雜和精細的操作系統(tǒng)要好,且簡單方便。當收盤價高與移動平均線時,你就可以進場買入,反之賣出。單個移動平均線由于采樣數(shù)據(jù)較為單一,有時會頻繁發(fā)出錯誤信號。為減少失誤,增強信號的準確性,人們在實踐基礎上推出了三種移動平均線組合應用。我們將短期、中期、長期這三種移動平均線組合起來,再配以不同的K線,這對于把握買賣的有利時機和判斷趨勢走向更具意義。
[在移動平均線的組合中,當短期線急劇地超越中長期線向上方移動時,這為買進信號;當K線位于最上方并同短中期線并列,且各條移動平均線都呈上升趨勢時,此表明行情仍處于上升趨勢,可繼續(xù)持倉;當上漲行情持續(xù)一段時間后,短期線從停滯狀態(tài)的高點出現(xiàn)下降趨勢時,表明股價開始走軟,這是賣股票的時候了;當短期線從高位依次向下突破中長期線時,這是最后的清倉時機了;當長中短期平均線及K線按順序自上而下的并列,且各條線都呈下降狀態(tài)時,這表明為典型的弱勢行情;當弱勢行情持續(xù)相當一段時期后,短期線從谷底轉為上升趨向時,這是抄底的極好時機。
在組合線中,如果股價持續(xù)下降至谷底后轉為上升移動時,此時順序分別為短中長期線,它們的排列也依次改變。首先是短期線突破中期線,再越過長期線居于最上方,此后,中期線突破至長期線之上,突破點為黃金交叉點,簡稱金叉,此點可以確認行情將進入上漲時期。這就是所謂的多頭排列,是典型的上漲行情。
反之,股價上升到高價區(qū)上下徘徊,接著轉向下跌,隨著時間的推移,短中長期線也逐步下行,逐步向下突破交叉,中長期線相交的點則為死亡交叉點,簡稱死叉,這意味上漲行情的終結。移動平均線此時為空頭排列。
在移動平均線的組合應用中,投資者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操作策略設定相應的參數(shù),一定要活學活用,不要不論做短中長線,都用5日、10日、30日平均線組合,投資者可自己探索適合自己操作策略的平均線組合。
移動平均線的特點
MA的最基本的思想是消除偶然因素的影響,另外還稍微有一點平均成本價格的涵義。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追蹤趨勢。注意價格的趨勢,并追隨這個趨勢,不輕易放棄。如果從股價的圖表中能夠找出上升或下降趨勢線,那么,MA的曲線將保持與趨勢線方向一致,能消除中間股價在這個過程中出現(xiàn)的起伏。原始數(shù)據(jù)的股價圖表不具備這個保持追蹤趨勢的特性。
(2)滯后性。在股價原有趨勢發(fā)生反轉時,由于MA的追蹤趨勢的特性,MA的行動往往過于遲緩,調頭速度落后于大趨勢。這是MA的一個極大的弱點。等MA發(fā)出反轉信號時,股價調頭的深度已經(jīng)很大了。
(3)穩(wěn)定性。由于MA的計算方法就可知道,要比較大地改變MA的數(shù)值,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都比較困難,必須是當天的股價有很大的變動。因為MA的變動不是一天的變動,而是幾天的變動,一天的大變動被幾天一分攤,變動就會變小而顯不出來。這種穩(wěn)定性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在應用時應多加注意,掌握好分寸。
(4)助漲助跌性。當股價突破了MA時,無論是向上突破還是向下突破,股價有繼續(xù)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愿望,這就是MA的助漲助跌性。
(5)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特性。由于MA的上述四個特性。使得它在股價走勢中起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