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幽門梗阻 yōu mén gěng zǔ
幽門梗阻指的是胃的幽門部位,由于潰瘍或癌瘤等病變所致的食物和胃液通過障礙。它可分為不完全性梗阻和完全性梗阻兩大類。 幽門梗阻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可發(fā)生在潰瘍病的近期(即活動期)或晚期。其他可以形成幽門梗阻的疾病還有胃竇癌、胃粘膜脫垂及胃結核等。
疾病簡介
幽門梗阻(pylorus,obstruction of) 當幽門附近有潰瘍或炎性病變時,便刺激幽門括約肌,引起其痙攣或幽門區(qū)水腫,由此發(fā)生的梗阻,稱為幽門不完全性梗阻,或稱部分性梗阻。它是暫時的,但也可有反復發(fā)作。另外一種情況是,由于潰瘍愈合后形成的瘢痕組織,或胃部手術后發(fā)生的粘連牽拉,或因癌瘤侵犯幽門竇,結果均可造成幽門區(qū)狹窄而出現(xiàn)梗阻,這種梗阻是很難或不能緩解的,稱為完全性梗阻。
有幽門梗阻的病人,常有上腹部脹痛、脹滿、噯氣和返酸,尤其在飯后更明顯;而嘔吐則多在夜間發(fā)生,可以吐出隔日或隔夜的食物殘渣,且有酸腐味,一般無膽汁。嘔吐量可以很大,甚至一次可以達1升以上。嘔吐后腹脹和腹痛可以減輕或暫時緩解,但這些癥狀可以反復出現(xiàn),由于病人懼怕嘔吐而自行限制飲食,再加上吃進的一點也多吐了出來,常很快就出現(xiàn)消瘦、脫水、尿少、便秘等,嚴重時可引起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乃至代謝性堿中毒。對于長期患胃潰瘍的病人,如果出現(xiàn)上述一系列病變,很可能是幽門梗阻,應該盡早到醫(yī)院檢查明確診斷,并進一步弄清梗阻的原因和性質,以便選擇適當?shù)姆椒ㄓ枰灾委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