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魯
bā tú lǔ
  • 拼 音:bā tú lǔ
  • 注 音:ㄅㄚ ㄊㄨˊ ㄌㄨˇ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蒙語,意為勇士。 清 初,滿族、蒙古族有戰(zhàn)功者多賜此稱。在巴圖魯稱號之前,復冠他字為“勇號”,冠以滿文如搏奇、烏能伊之類者,謂之清字勇號。后來也用于漢族武官,冠以漢文英勇、剛勇之類者,謂之漢字勇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巴圖魯,譯言好漢,與《元史》稱拔都、拔突、霸都魯?shù)阮愖之惲x同?!薄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十二回:“就是營、哨各官,也都是當時立過汗馬功勞,甚么‘黃馬褂’、‘巴圖魯’、‘提督軍門頭品頂戴’,一個個保至無可再保?!?張?zhí)煲?《夏夜夢》:“她爸爸生前是個在旗的將軍,封了英勇巴圖魯,女兒現(xiàn)在可在賣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