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缽相傳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 詳細(xì)解釋
  • 詞語解釋
    yī bō xiāng chuán ㄧ ㄅㄛ ㄒㄧㄤ ㄔㄨㄢˊ

    衣缽相傳(衣鉢相傳) 

    (1). 中國 禪宗初祖至五祖師徒間傳授道法,常付衣缽為信,故稱?!杜f唐書·方伎傳·神秀》:“昔 后魏 末,有僧 達(dá)摩 者,本 天竺 王子,以護(hù)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 釋迦 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

    (2).泛指一般師徒間學(xué)藝上的繼承。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貢舉》:“ 和魯公 凝 , 梁 貞明 三年 薛廷珪 下第十三人及第, 后唐 長興 四年知貢舉,獨愛 范魯公 質(zhì) 程文,語 范 曰:‘君文合在第一,暫屈居第十三人;用傳老夫衣鉢?!瘯r以為榮。其后相繼為相。當(dāng)時有贈詩者曰:‘從此廟堂添故事,登庸衣鉢盡相傳。’”《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將來談《文明小史》的,或者有取法諸公之處,薪火不絶,衣鉢相傳,怕不供諸君的長生祿位么?” 梁啟超 《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jié):“其所以衣鉢相傳,為 希 學(xué)之正統(tǒng)者,蓋有由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