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氟里昂(freon)是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總稱,因此又稱“氟氯烷”或“氟氯烴”,可用符號“CFC”表示。氟里昂包括20多種化合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氟里昂-12(化學式CCl2F2),其次是氟里昂-11(化學式CCl3F)。氟里昂是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冷凍劑,在家用電冰箱和空調機中廣泛使用。
氟里昂,又名氟氯烴,英文:freon,幾種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總稱。氟里昂在常溫下都是無色氣體或易揮發(fā)液體,略有香味,低毒,化學性質穩(wěn)定。其中最重要的是二氯二氟甲烷CCl2F2(F-12)。二氯二氟甲烷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熔點-158℃ ,沸點-29.8℃,密度1.486克/厘米(-30℃);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與酸、堿不反應。二氯二氟甲烷可由四氯化碳與無水氟化氫在催化劑存在下反應制得,反應產物主要是二氯二氟甲烷,還有CCl3F和CClF3,可通過分餾將CCl2F2分離出來。由于氟利昂可能破壞大氣臭氧層,已限制使用。目前地球上已出現(xiàn)很多臭氧層漏洞,有些漏洞以超過非洲面積,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氟利昂的化學物質。
主要用途
由于氯氟烴無味、無易燃性、無毒性、無腐蝕性及相當穩(wěn)定,所以用途廣泛。
壓縮噴霧噴射劑液態(tài)氯氟烴通常被加進噴漆及殺蟲劑等壓縮噴霧的容器。當使用者使用壓縮噴霧時,容器內的壓力會降低,導致液態(tài)氯氟烴氣化,令內里的液體噴射出來。
清潔劑氯氟烴能夠溶解油脂,故被用作電子零件及金屬用品的清潔劑。
冷凍劑被用作冷凍劑的氯氟烴,被稱為氟利昂。氟利昂氣化時吸收大量內能,令附近環(huán)境變冷,所以成為冷藏器(例如冰箱及空調)的冷凍劑。
發(fā)泡劑在制造發(fā)泡膠的過程中,氯氟烴被混合于塑膠中,成為發(fā)泡膠的氣泡。
抗凝劑氯氟烴也被加進汽油中,防止汽油因低溫而凝結。
危害環(huán)境
氟利昂是臭氧層破壞的元兇,它是20世紀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當作制冷劑、發(fā)泡劑和清洗劑,廣泛用于家用電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領域。20世紀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產達到了高峰,產量達到了144萬噸。在對氟利昂實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氣中排放的氟利昂已達到了2000萬噸。由于它們在大氣中的平均壽命達數(shù)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氣層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對流層,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層。在對流層相當穩(wěn)定的氟利昂,在上升進入平流層后,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會在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釋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會發(fā)生連鎖反應,不斷破壞臭氧分子。科學家估計一個氯原子可以破壞數(shù)萬個臭氧分子。
根據(jù)資料,2003年臭氧空洞面積已達2500萬平方公里。臭氧層被大量損耗后,吸收紫外線輻射的能力大大減弱,導致到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明顯增加,給人類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多方面的危害。據(jù)分析,平流層臭氧減少萬分之一,全球白內障的發(fā)病率將增加0.6-0.8%,即意味著因此引起失明的人數(shù)將增加1萬到1.5萬人。
在對流層的氟利昂分子很穩(wěn)定,幾乎不發(fā)生化學反應。但是,當它們上升到平流層后,會在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里昂分子會離解出氯原子(稱為“自由基”),然后同臭氧發(fā)生連鎖反應(氯原子與臭氧分子反應,生成氧氣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穩(wěn)定,很快又變回氯原子,氯原子又與臭氧反應生成氧氣和一氧化氯基……),不斷破壞臭氧分子。
禁止使用
由于氟利昂對臭氧層的破壞日益嚴重,故多個國家于1987年9月于加拿大蒙特利爾簽署《蒙特利爾議定書》,分階段限制氯氟烴的使用。由1996年1月1日起,氟利昂正式被禁止生產。
《蒙特利爾議定書》是一個對全球環(huán)保有重大意義的協(xié)定。自從這個呼吁保護臭氧層、淘汰ODS的議定書問世以來,20年里已有188個國家先后簽署。作為締約國之一,我國于2004年11月出臺《中國Halon/CFCs/CTC生產加速淘汰計劃》,主動將自己的“禁氟大限”從原定的2010年提前至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