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治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 詳細(xì)解釋
  • 詞語解釋
    wú wéi ér zhì ㄨˊ ㄨㄟˊ ㄦˊ ㄓㄧˋ

    無為而治(無爲(wèi)而治) 

    (1).儒家主張任用賢人,以德化民,使國家得到治理?!墩撜Z·衛(wèi)靈公》:“無為而治者其 舜 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何晏 集解:“言任官得其人,故無為而治?!?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故王者勞於求人,佚於得賢。 舜 舉眾賢在位,垂衣裳恭己無,為而天下治?!?/p>

    (2).道家主張順應(yīng)自然,不求有所作為而使國家得到治理?!痘茨献印ふf山訓(xùn)》:“人無為則治,有為則傷;無為而治者載無也,為者不能有也;不能無為者,不能有為也?!?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晉成帝》:“虛靜以慎守前王之法,雖聰明神武,若無有焉,此之謂無為而治?!?郭沫若 《十批判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故儒家主張‘恭己正南面,垂拱而治’,道家主張‘無為而治’?!?/p>

    (3).泛指不費(fèi)力氣而把事情辦好。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三:“假若人們都像 錢先生 ,巡警們必可以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