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蹡
qū qiāng
  • 拼 音:qū qiāng
  • 注 音:ㄑㄩ ㄑㄧㄤ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形容朝拜、進謁時步趨中節(jié)。 南朝 梁 沉約 《腳下履》詩:“丹墀上颯沓,玉殿下趨蹡。”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四折:“又不曾趨蹡天子堂,又不曾圖畫功臣像?!薄豆沤裥≌f·史弘肇龍虎君臣會》:“簪笏隨朝,眾圣趨蹡分左右?!眳⒁姟?趨蹌 ”。
    (2).奔走侍奉。 清 張云璈 《轉(zhuǎn)饟行》:“即今名實全不副,更無一卒來趨蹡?!眳⒁姟?趨蹌 ”。
    (3).猶踉蹌。行步不穩(wěn)貌。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十:“忽一醉卒趨蹡而前曰:‘我能齎檄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