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亦作“ 撒貨 ”。亦作“ 撒活 ”。1.蒙古語。即撒花。多引申指以飲食款客或喂飼驢馬。 元 楊瑀 《山居新語》:“都城豪民,每遇假日,必有酒食,招致省憲僚吏翹杰出羣者款之,名曰撒和。凡人有遠(yuǎn)行者,至巳、午時(shí),以草料飼驢馬,謂之撒和,欲其致遠(yuǎn)不乏也?!?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安排下飯,撒和了馬,等哥哥回家?!薄段饔斡洝返谄甙嘶兀骸拔覀兦疫M(jìn)驛里去,一則問他地方,二則撒和馬匹,三則天晚投宿。”《西游記》第七三回:“一則進(jìn)去看看景致,二來也當(dāng)撒貨頭口?!?清 黃六鴻 《?;萑珪む]政·喂養(yǎng)》:“盛夏拌以水麩,撒和之。”《醒世姻緣傳》第三八回:“到了 龍山 ,大家住下吃飯,撒活頭口?!?br>(2).指休息或調(diào)停。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歡撓》:“便開呵須撒和,隔紗窗怎守的到參兒趖!”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圓駕》:“便閻羅 包老 難彈破,除取旨前來撒和。”參見“ 撒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