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釋義]
(1) (名)明清時代門生見老師或下屬見上司所用的貼子;上面寫著自己的姓名、職位等。
(2) (名)手冊。
[構(gòu)成]
偏正式:手(本
抄本
(1).訴狀。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下:“《行路難》是 東陽 柴廓 所造。 寶月 嘗憩其家,會 廓 亡,因竊而有之。 廓 子賷手本出都,欲訟此事,乃厚賂止之。”
(2).公文。 明 張居正 《明制體以重王言疏》:“凡官員應(yīng)給誥勑,該部題奉欽依手本到閣,撰述官先具稿,送臣等看詳改定,謄寫進(jìn)呈,候批紅發(fā)下,撰述官用關(guān)防掛號,然后發(fā)中書舍人寫軸用寶,此定制也?!?br>(3). 明 清 時見上司、座師或貴官所用的名帖。寫信時則附于信中,對方謙遜常封還?!豆沤裥≌f·月明和尚度柳翠》:“ 柳府尹 遂將參見人員花名手本,逐一點(diǎn)過不缺?!薄抖膛陌阁@奇》卷四:“忽然門上傳進(jìn)一個手本來,乃是:‘舊治下 云南 貢生 張寅 稟見?!薄度辶滞馐贰返诙寤兀骸?鮑文卿 領(lǐng)著兒子走到貢院前香蠟店里,買了一個手本,上寫‘門下 鮑文卿 叩’?!?清 劉鑾 《五石瓠·手本名帖》:“官司移會用六扣白柬,謂之手本; 萬歷 間士夫刺亦用六扣,然稱名帖;后以青殼黏前后葉而綿紙六扣,稱手本,為下官見上官所投。其門生初見座師,則用紅綾殼為手本,亦始 萬歷 末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