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庭之哭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詳細(xì)解釋
  • 詞語(yǔ)解釋
    qín tíng zhī kū ㄑㄧㄣˊ ㄊㄧㄥˊ ㄓㄧ ㄎㄨ

    秦庭之哭 

    春秋 時(shí), 吳國(guó) 進(jìn)攻 楚國(guó) , 楚 臣 申包胥 奉命到 秦國(guó) 求援,在 秦 庭倚墻而哭,歷七日夜哭聲不絕, 秦王 遂出兵援 楚 。見(jiàn)《左傳·定公四年》。后用為乞求別人援救之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鬼同 曹 社之謀,人有 秦 庭之哭?!?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禽俠》:“三年而巢不移,則報(bào)仇之計(jì)已決;三日不返,其去作 秦 庭之哭可知矣。”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二章:“ 盧象升 沉默一陣,嘆口氣說(shuō):‘ 伯祥 ,你的主意雖是上策,但我實(shí)不能用,我只能用下策,派人向 綿竹 作 秦 庭之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