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口雕刻
mù kǒu diāo kè
  • 拼 音:mù kǒu diāo kè
  • 注 音:ㄇㄨˋ ㄎㄡˇ ㄉㄧㄠ ㄎㄜˋ
  • 繁體字:
  • 基本解釋

    木刻藝術(shù)的一種。在木的橫截面上雕刻。 魯迅 《集外集拾遺·<近代木刻選集>(2)小引》:“同是柘木,因鋸法兩樣,而所得的板片,也就不同。順木紋直鋸,如箱板或桌面板的是一種,將木紋橫斷,如砧板的又是一種。前一種較柔,雕刻之際,可以揮鑿自如,但不宜于細密,倘細,是很容易碎裂的。后一種是木絲之端,攢聚起來的板片,所以堅,宜于刻細,這便是‘木口雕刻’……和這相對,在箱板式的板片上所刻的,則謂之‘木面雕刻’?!?魯迅 《集外集拾遺·<近代木刻選集>(1)小引》:“一七七一年,﹝ 英國 ﹞以初用木口雕刻,即所謂‘白線雕版法’而出現(xiàn)的,是 畢維克 。這新法進入 歐洲 大陸,又成了木刻復興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