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亦作“茆茨”。1.茅草蓋的屋頂。亦指茅屋。《墨子·三辯》:“昔者 堯 舜 有茅茨者,且以為禮,且以為樂?!薄俄n非子·五蠹》:“ 堯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唐 錢起 《早渡伊川見舊鄰作》詩:“村落通白云,茆茨隱紅葉?!?清 侯方域 《明東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銘》:“公歸而無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數(shù)椽,意泊如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乃於園中筑茅茨,擇美婢往侍。”
(2).指簡陋的居室。引申為平民里巷。 晉 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下》:“不慕榮宦,身安茅茨?!?宋 蘇軾 《內(nèi)中御侍以下賀太皇太后年節(jié)詞語》:“求賢審官,拔士茆茨之下?!?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華察》引 陳臥子 曰:“ 子潛 清儉,似茅茨下人?!?br>(3).用以謙稱自己的家。 唐 清晝 湯衡 《懷李司直縱聯(lián)句》:“幽獨何以慰,友人顧茅茨。” 宋 王安石 《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詩:“但愿一門皆貴仕,時將車馬過茆茨?!?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仙》:“未修地主之儀,忽叨盛饌,於理不當。茅茨不遠,可便下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