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隱婚族,指已經(jīng)辦好結(jié)婚手續(xù),但在公共場合卻隱瞞已婚的事實,以單身身份出現(xiàn),因此也成為偽單身。隱婚族以白領女性居多,年齡為25-35歲,而男性較少,顯示出隱婚族并非想象中的為了要在外風流快活,而刻意隱藏身份或回避婚姻責任。相反,大部分隱婚族都是因為社會與職場上的壓力,而回避婚姻話題。如時下很多年輕人覺得辦婚禮大費周折,既勞民又傷財,所以他們只領結(jié)婚證而不辦婚禮。
概念
簡述
“隱婚族”是指已辦好各項結(jié)婚手續(xù),但在公共場合卻隱瞞自己已婚的事實,以單身身份出現(xiàn)的適婚男女,因此也被稱為 “偽單身”。最先在娛樂圈盛行,使明星獲得異性的支持和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則以白領女性居多,年齡為25~35歲,而男性較少,現(xiàn)實生活中的“隱婚族”,并非想象中的全是為了要在外風流快活,也有刻意隱藏身份或回避婚姻責任等原因。
職場女性的隱婚策略
當職場女性還在為不知該嫁誰而猶豫和“不婚族”還在成為白領美女熱議的話題時,一些已婚女性卻悄悄將婚姻當做秘密隱藏起來,開始“真皇后假公主”的生活和工作。在公眾場合,她們刻意隱瞞自己的婚姻狀況,以“單身”的身份示人。她們藏起婚戒,從不在辦公室打親昵電話,總是一個人回家,熱衷于參加各種聚會,身邊亦不缺親密男友。如果你不知趣,很“三八”地問一句:“你是單身嗎?”對方的回答一般很巧妙:“你說呢?”這,就是職場“隱婚一族”。“隱婚一族”與“丁克族”有相似的婚戀心理,就是不想因婚姻而束縛自己。
一項網(wǎng)上“隱婚調(diào)查”顯示,有近37%的人因為擔心公開婚姻會使自己失去老板或客戶的信任而甘做“隱婚族”。他們年齡大多集中在25歲至35歲之間,其中尤以女性居多。
已經(jīng)履行了結(jié)婚的法定手續(xù),對外卻仍然宣稱自己單身?;橐霰臼谴笙仓拢瑸槭裁匆阉[瞞起來、秘而不宣呢?近日,筆者以“你是隱婚族嗎”為題在深圳企業(yè)密集區(qū)的地鐵口以及網(wǎng)上進行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內(nèi)容涉及深圳人對隱婚族的態(tài)度、看法以及隱婚族隱婚的原因。在為期3天的調(diào)查中,共發(fā)出問卷85份,主要以白領為主,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某些人選擇“隱婚”是他們覺得婚姻純粹是個人私事,自己結(jié)婚與否沒有必要對外公開。而絕大多數(shù)人的“隱婚”則是由于職場上的原因,如擔心已婚的狀況會給自己帶來工作上的不便,影響自己在單位的前途,因而否認自己已婚。
專家提醒
“隱婚”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就象很多人為了網(wǎng)絡獲益隱瞞資料、年齡以及家庭狀況,欺騙他人給社會造成混亂局面,“隱婚”成為時下白領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存策略。隱去已婚的身份,換來的是自由的空間、公平的機會、上司的青睞以及更多職業(yè)上的發(fā)展。這一說法在社會學家看來,也是導致一些職場人無奈隱婚的社會原因。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胡守鈞認為:“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下,現(xiàn)在的職場上依然存在著一種已婚歧視,特別是對女性員工存在著性別偏見。而在企業(yè)的小環(huán)境中,規(guī)定公司內(nèi)部員工不能談戀愛,已婚的職員常常被其他單身同事疏離,久而久之被排擠到辦公室的社交圈之外。這些當今職場上的潛規(guī)則可能會誘發(fā)一些人選擇隱婚。”
專家:隱婚可能加速離婚
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說:“被真相傷害,總比被謊言安慰要好”。這句話可用來指導迷途中的隱婚族。
婚戀專家徐安琪擔憂:隱婚只是都市人的一種心理傾向,與他們對婚姻的恐慌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不斷激增的離婚率、脆弱不穩(wěn)定的婚姻關系,增加了人們對于婚姻生活的不確定性,勢必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隱婚是種危險游戲,長期“不在婚姻狀態(tài)”的心理暗示會減弱家庭責任感,可能引發(fā)婚姻危機。
“隱婚”畢竟不能作為常態(tài)出現(xiàn),在處理時如果不把握好分寸,就難免要像劉天王一樣,付出更多的代價去收拾一個爛攤子。
不論是害怕雇主歧視已婚人士從而得不到發(fā)展和重用,還是害怕因為已婚而脫離公司社交圈,這兩種原因雖然出于不同目的,但均是隱婚者由于感受到了來自于公司和同事的壓力,進而所表現(xiàn)出的自我保護行為。上海師范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沈勇強解讀了部分隱婚者的心理。
“隱婚只是都市人的一種心理傾向,與他們對婚姻的恐慌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上海市著名的婚戀專家徐安琪女士如是說,但她也不免有些擔憂,不斷激增的離婚率、脆弱不穩(wěn)定的婚姻關系,增加了人們對于婚姻生活的不確定性,勢必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專家提醒,當職場女性由于工作需要選擇“隱婚”時,一定要明確告訴丈夫,相互協(xié)調(diào),以不影響家庭和睦為前提。但由于“隱婚”畢竟不是一種常態(tài),女性在處理時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否則對人對己都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
現(xiàn)實中,明星“隱婚”最多。最典型的要屬中國香港的劉德華。一些明星,為了怕失去觀眾,故意在大眾面前假裝未婚,中外明星不乏其人。
隱婚族表現(xiàn)形態(tài)
1.口頭禪是“我一個人……”雖然年齡已經(jīng)是接近或超過30 歲的成熟男女,盡管經(jīng)常結(jié)交異性朋友,最終卻仍然表現(xiàn)得 “獨來獨往”。
2.相談甚歡時,如果忘記了他(她)的自我介紹,你突然提出“聽說你愛人(老公)長得很漂亮(帥)?”的問題,他(她)會馬上不快地問:“你聽誰說的?”
3.很少在辦公室里打肉麻的親熱電話,在大家聊天談到婚姻問題和情感歸屬時,隨即若無其事地保持沉默。
4.偶然你會發(fā)現(xiàn)他(她)的無名指上有一道白印,問其原因,多半笑而不答。
5.下班后,一群單身男女在外面玩樂時,他(她)的電話一定會在晚上八九點鐘之后響起。
6.接手機時你會發(fā)現(xiàn)他(她)或是神情緊張,支支吾吾:“好好,知道了”,“嗯嗯嗯,拜拜”,“快了,等一下再說”,明顯是想早點把對方擺脫掉;或是至少有一次,跑到外面接手機;或是手機短信響個不停,手機狂響,他(她)卻裝作沒聽見,你提醒,他(她)卻說:“打錯了,別管它。”
7.一直宣稱是個快樂的單身貴族,愛瘋愛鬧愛玩愛笑,可是每到節(jié)假日,他(她)的行蹤就變得神秘,難以聯(lián)絡。
8.他(她)熱衷于單獨出席社交聚會、積極結(jié)識異性,而如果請柬上要求攜女伴(男伴)參加時,他(她)往往不會出現(xiàn)。
9.朋友間玩手相游戲,如果你開玩笑說:“你的手相顯示在30歲前就會結(jié)婚,或者可以談婚論嫁,你怎么現(xiàn)在還是一個人呢?”他(她)神情有些尷尬,然后把手抽回來,迫不及待轉(zhuǎn)移話題。
10.一貫保持單身形象的他(她)身邊突然出現(xiàn)一個貌似不速之客的異性,如果你不識相要求他(她)介紹,氣氛就會變得很尷尬。
11.他(她)生活有規(guī)律,很少遲到早退,不太樂意接受工作時間以外的任務,總是不與同事交心,回避談論感情、家庭等話題!
特點
1.接電話時神神秘秘,語氣又相當曖昧;
2.自稱是快樂的單身貴族,卻避談感情婚姻;
3.無名指上沒有婚戒,但出現(xiàn)白色印子;
4.平時與異性關系熱絡,可是私下卻不會保持聯(lián)絡;
5.熱衷社交應酬,但到假日時就不見人影。
原因
“隱婚族”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原因有三:
一是現(xiàn)在新 《婚姻登記條例》頒布后,結(jié)婚、離婚等不再受行政權力的干預,更好地保護了個人隱私,并且讓隱婚族具備了必要的法律依據(jù)。婚否成為隱私,倒是社會的進步。
二是在許多單位,招聘和用人都向單身員工傾斜,普遍地認為是單身沒有什么負擔,可以一心撲在工作上。于是,隱婚就意味著有更多升職、進修和培訓、調(diào)動的可能。
三是對私生活的自我保護或者顧慮工作中已婚身份會成為交往障礙,甚至遭到不公正的評價。
A 、工作所迫,無奈隱婚。
B 、為二度春天,選擇隱婚。
C 、為了人際關系而隱婚。
D 、結(jié)婚太早,對將來沒信心。
E、婚姻法的變動,讓婚可隱。
過去結(jié)婚這種大事,都要向單位申請,講求個大操大辦,隱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F(xiàn)在新《婚姻登記條例》頒布后,結(jié)婚、離婚等不再受行政權力的干預,更好地保護了個人隱私,并且讓隱婚族具備了必要的法律依據(jù)。婚否成為隱私,倒是社會的進步。
F、用人單位的限制因素。
在許多單位,招聘和用人都向單身員工傾斜,普遍地認為是單身沒有什么負擔,可以一心撲在工作上。于是,隱婚就意味著有更多升職、進修和培訓、調(diào)動的可能。
“隱婚族”的出現(xiàn)除了無奈的因素外,也有一部分人是為了在外風流快活而刻意隱瞞婚姻狀況而逃避婚姻責任,他們普遍使用假的單身身份享受單身的樂趣,日子久了就造成了心理上的單身。當然,也有社會學家稱,“隱婚”是一種危險游戲,長期“不在婚姻狀態(tài)”的心理暗示,會減弱當事者的家庭責任感,嚴重的可引發(fā)婚姻危機。當真相暴露在陽光之下,它就會變成一把雙刃劍,如果把握不好,在傷害自己的同時也將給周圍的人帶來傷害。時下,旅西僑胞作為一個特殊的移民群體,在婚姻里也經(jīng)受著各種各樣“隱婚”的考驗。
心態(tài)
“隱婚”心態(tài)一:為了工作應酬方便
現(xiàn)在的職場有潛在的競爭法則,人們一旦貼上婚姻的標簽,競爭力往往大打折扣,所以一些已婚人士選擇了“隱婚”。
“隱婚”心態(tài)二:怕被同事“冷落”
在同事眼里,已婚有家的人總是與一堆家務、一堆責任綁在一起,所以一般出去玩、逛街、郊游都會自然將這些已婚人士排除在外。
“隱婚”心態(tài)三:怕受領導“歧視”
對于已婚暫無子女或新婚不久的女員工,老板都會有擔心,因為接下來她懷孕、生孩子、帶孩子等一系列問題都會影響到工作。而且,有些老板會認為,已婚的人容易封閉自己而不再追求進步,在工作上也不再表現(xiàn)得積極主動。因此,企業(yè)常將需要熱情和活力的工作安排給負擔相對較輕的單身員工。
“隱婚”心態(tài)四:結(jié)婚是個人隱私
如果說,許多獨立、自主、自強的白領被迫以“單身”的姿態(tài)出現(xiàn)。那么,還有一種“隱婚”心態(tài)則與職場無關,那就是認為結(jié)婚是個人隱私?jīng)]必要公開。“我從沒有否認過我結(jié)婚的事實,只是不會故意提起。”
專家解讀
有社會學家表示,“隱婚”是一種危險游戲,長期“不在婚姻狀態(tài)”的心理暗示,會減弱當事者的家庭責任感,嚴重的可引發(fā)婚姻危機。當真相暴露在陽光之下,它就會變成一把雙刃劍,如果把握不好,在傷害自己的同時也將給周圍的人帶來傷害。
專家:“隱婚”是危險游戲 可能引發(fā)婚姻危機
“在很多人看來,隱婚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其實,隱婚是一種非??坎蛔〉?、也是十分危險的手段。它可能得益于一時,但不能保護到永遠。”職場專家胡丹分析,隱婚族的心理成因有多種:一是當事人渴望多個伴侶,二是恐婚,但更主要的是工作壓力所致。都市人由于工作強度問題,婚戀的時間被搶占,久而久之會產(chǎn)生一種對婚姻的消極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選擇隱婚。
當職場女性還在為不知該嫁誰而猶豫和當“不婚族”還在成為白領美女熱議的話題時,那些已婚女性卻悄悄將婚姻當作秘密隱藏起來,開始“真皇后假公主”的生活和工作。
在公眾場合,她們刻意隱瞞自己的婚姻狀況,以“單身”的身份示人。她們藏起婚戒,從不在辦公室打親昵電話,總是一個人開車回家,熱衷于參加各種聚會,身邊亦不缺親密男友。如果你不知趣,很“三八”地問一句:“你是單身嗎?”對方的回答一般很巧妙——“你說呢?”這,就是職場“隱婚一族”。
一項“隱婚調(diào)查”顯示,有近37%的人因為擔心公開婚姻會使自己失去老板或客戶的信任而甘做“隱婚族”。他們年齡大多集中在25歲至35歲之間,其中以女性居多。
記者在調(diào)查采訪中了解到,有些人選擇“隱婚”是他們覺得婚姻純粹是個人私事,自己結(jié)婚與否沒有必要對外公開。而絕大多數(shù)人的“隱婚”則是由于職場上的原因,如擔心已婚的狀況會給自己帶來工作上的不便,影響自己在單位的前途,因而否認自己已婚。
所謂“隱婚 ”,也就是明明已為人婦或為人夫,或曾為人婦、為人夫,卻在公共場合變著法子刻意隱藏、省略掉自己的婚姻狀況,而以“單身”、“無婚史”的身份示人。自古以來,婚姻一直是最光鮮、最天經(jīng)地義的事了,為什么在人類文明發(fā)展至今天,婚姻這檔事竟突然成了眾人爭相隱匿的“心結(jié)”?所謂有所隱,就會有所求,那么隱匿的背后,又發(fā)生著怎樣的故事呢?為此,我們采訪了一些正在隱婚或曾經(jīng)隱婚的OFFICELADY們。她們的經(jīng)歷,也許會讓我們對女性“隱婚族”的狀況有個更深刻和全面的了解。
工作所迫無奈隱婚
劉漪是個個體經(jīng)營者,從學校辭職后便開始經(jīng)營草坯生意。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像她這么大規(guī)模經(jīng)營草坯的人還不多,所以,憑借著她的聰敏、活絡和朋友幫忙,生意還做得很紅火。一時,她成為親戚朋友中的榜樣,一聲聲“劉總”把她叫得輕飄飄的,連一直冷落她、視弟弟為掌上明珠的父母也開始對她殷勤起來。做草坯生意人非常辛苦,日曬雨淋的,但利益卻頗豐厚,不久,劉漪就給自己和家人購置了新房和汽車。幾年生意做下來,劉漪越發(fā)地干練、成熟,只是奔三十的人卻一直沒有談婚論嫁。劉漪的外表繼承了父母的優(yōu)點,俏麗嫵媚,身材修長勻稱,身邊的男友也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婚事卻始終未能塵埃落定。終于在她三十一歲那年,她與公司的長年法律顧問周先生定下了終身。但兩人只是登記,根本沒舉辦婚禮,公司甚至連喜糖都沒發(fā),所以幾乎沒人知道他倆已經(jīng)結(jié)婚。劉漪這么做也是迫于無奈,結(jié)婚畢竟是人生大事,誰不希望有個體面熱鬧的婚禮?但劉漪卻無法做到。
自公司創(chuàng)辦至今,對外的業(yè)務都是劉漪一手包攬的。這是個男人稱雄的領域,女人要在這里分一杯羹實非易事,但單身的身份卻給劉漪提供了諸多便利。性別魅力和優(yōu)勢,加上男人特有的憐香惜玉之心,讓她在這里如魚得水,她的事業(yè)也得以順利發(fā)展。在公司里,他倆儼然是總經(jīng)理和高級職員的關系;只有在家里,那個屬于他們的兩人世界,劉漪才能放下架子,輕輕依偎在丈夫身邊,享受著為人妻的滿足和愉悅。直到她三十六歲那年,劉漪從公司的臺前慢慢轉(zhuǎn)到了幕后,才終于給自己補辦一個隆重的婚禮。
為二度春天選擇隱婚
妮子今年芳齡28,告別單身剛一年。初為人妻時,妮子也曾幸福過,也很滿意自己是個志得意滿的小夫人,更不介意別人的看法。但逐漸地,找妮子聊天的人越來越少,尤其是異性。因為他們再看妮子,已經(jīng)不再是可愛的小姑娘,而是個洗衣做飯的家庭主婦。雖然妮子只有28歲,但在他們的眼中,她已不再年輕。男人的這種判斷并不是來自真正的實際年齡,而是出自于他們的心理判斷。
公司搞PARTY,一貫是舞會皇后的妮子突然間變得“門庭冷落”,即便有幾個鐵桿哥兒們與她共舞,姿勢卻越來越標準,距離也越來越遠,沒有了以往的熟稔和隨性,卻多了一分拘謹和尷尬。以前妮子一耍性子,哥兒們就會無條件地投降,現(xiàn)在只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她。一切都變了,她好不郁悶,難道就因為她現(xiàn)在是已婚的身份?想想也是,單身間的交往會更直接和簡單。
單身是大有好處的,你可以抱怨工作煩人、客戶討厭、晚上沒睡好、早晨起太早,總會有個憐香惜玉的人過來安撫你一下;就算你發(fā)脾氣了,那也不過是單身女人的特權,即使有點無理取鬧也是理所當然。但如果你已結(jié)婚,再抱怨這些,只會讓人覺得你眼光有問題,怎么選了個無能老公,讓你一個人在外邊死扛?再說了,這也是你自找的,誰會替別人的妻子解憂——那是你老公份內(nèi)的事。男人可以幫助一個單身女人解憂,但幫一個已婚女子就不容易啦,這里面有個心理障礙:幫你就幫你老公——我憑什么幫一個不相干的男人啊?
有了“慘痛”的教訓,妮子開始意識到單身身份的重要性,這讓她下決心隱藏已婚的身份。妮子在跳槽的時候,收起了她的結(jié)婚戒指,在以后的日子里理直氣壯地發(fā)她的小姐脾氣,享受著她的二度春天,盡管此時她已是個“偽小姐”。
為了人際關系而隱婚
李青是個北方女孩,漂亮、耿直、熱情,下班后,經(jīng)常會與同事、朋友一起吃飯、娛樂。別以為她還是個無牽無掛的單身女,其實她已經(jīng)是結(jié)婚二年的太太了。剛來公司時她還是個單身,聚會習慣也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這種聚會有個潛規(guī)則,那就是已婚女性不在受邀范圍,因為沒人希望在玩到高潮的時候突然有人離席,或者不斷有騷擾電話,要時刻匯報蹤跡。其實,當初李青并不打算隱瞞,她和先生都是走在時代前沿的新潮男女,也不認為結(jié)婚后就要忍受做個“好太太”或“居家先生”的約束,但是別人并不這么認為。曾有一個一直玩得很好的小姐妹,結(jié)婚后也參加過這樣的聚會,但幾次都讓大家敗興而歸。原因很簡單,每次她和同事一起出去或吃飯或泡吧,總會有些多嘴的人不時地提醒她:“今天不回家陪老公吃飯嗎?呦,又讓老公守空房啦……”結(jié)果,弄得參加聚會的姐妹們都不自在,似乎做了什么錯事,心里總覺得不塌實,只能早早收場,各自散去。這時即使你再解釋也無濟于事,因為大家的心情已不在點上。有了前車之鑒,李青下決心做個“隱婚族”,雖然有“欺騙”之嫌,但善意的謊言總比掃了別人和自己的興致好。
在單身逍遙派的眼中,已婚女性再也不屬于她自己,而是家庭的代名詞,約她就等于約她的家庭。李青對自己的隱婚狀態(tài)很坦然,她認為感情是兩個人的事,只要彼此心照不宣就可,沒必要讓太多人知道。未婚女性對已婚女性的看法總有些異樣,這種異樣的原因很復雜,所以,她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已婚身份讓原本和睦融洽的同事關系變得尷尬。
結(jié)婚太早對將來沒信心
肖肖大學剛畢業(yè)就結(jié)婚了,當然,之所以結(jié)婚是因為彼此相愛。肖肖是在大三的時候認識現(xiàn)在的丈夫,他比她大8歲,對肖肖關懷備至,呵護有加。但結(jié)婚至今已快兩年,肖肖走上工作崗位也快兩年了,肖肖的同事卻沒有人知道她的已婚身份。這其中固然因為肖肖那張學生氣十足的臉讓人實在無法把她與婚姻掛鉤,當然還有肖肖的刻意隱瞞。針對這一舉措,她的解釋是:我實在太年輕了,對將來很迷茫也很好奇,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我已經(jīng)結(jié)婚,但面對未來依然無法把握,將來未知的東西太多,變數(shù)太大。也許別人會說我沒信心,但面對未來漫長的幾十年,誰又能保證?所以,我認為沒必要過早地暴露自己的已婚身份。對于我這樣的做法,我先生采取不干涉,不反對,不贊成,一切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他的這份理解我還是非常感激的。
記者手記
隱婚不是未婚 需要把握分寸
“隱婚”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存策略。隱去已婚的身份,換來的是自由的空間、公平的機會、上司的青睞以及異性欣賞的目光。
有專家認為,以“偽單身”的形象繼續(xù)為事業(yè)打拼,是激烈的職場競爭讓她們將幸福掩藏,這是女性將自己置身于“自我保護”的狀態(tài)。
不過,“隱婚”畢竟不是“未婚”,還是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選擇當“皇后”還是“公主”。
“隱婚”者應該在愛人充分同意的情況下進行,不能讓對方認為你有出軌意圖的擔憂,在與同事、領導、客戶相處時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不要給未婚人士有追求你的可乘之機,否則因此影響了夫妻感情就得不償失了。
不可否認,隱婚給職場人帶來了一些便利和機會,實際上,已婚也有已婚的好處。一般來說,已婚的人大多具有更強的責任感。因為婚姻絕非是一紙婚書那么簡單,它蘊含著責任和承諾。帶著這份責任感,他們做起事來會更加踏實。一個能將家庭經(jīng)營好的人,在工作上也不會太遜色。
對于職場人士的婚姻狀況,公司管理層和員工們也不必過于看重和敏感,未婚有未婚的優(yōu)勢,已婚有已婚的魅力,值得你用心的,是如何讓自己更具競爭力,而這與婚否并沒有特別的聯(lián)系。
隱婚族出現(xiàn)原因
A 、工作所迫,無奈隱婚。
B 、為二度春天,選擇隱婚。
C 、為了人際關系而隱婚。
D 、結(jié)婚太早,對將來沒信心。
E、婚姻法的變動,讓婚可隱。
過去結(jié)婚這種大事,都要向單位申請,講求個大操大辦,隱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F(xiàn)在新《婚姻登記條例》頒布后,結(jié)婚、離婚等不再受行政權力的干預,更好地保護了個人隱私,并且讓隱婚族具備了必要的法律依據(jù)?;榉癯蔀殡[私,倒是社會的進步。
F、用人單位的限制因素。
在許多單位,招聘和用人都向單身員工傾斜,普遍地認為是單身沒有什么負擔,可以一心撲在工作上。于是,隱婚就意味著有更多升職、進修和培訓、調(diào)動的可能。
G、現(xiàn)代人容易犯的生理年齡成熟而心理年齡不夠成熟,無法對婚姻和除自己以外的另一個人負起完全的責任感的心理因素,拒絕承認婚姻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也可以說是當代社會特有的一種產(chǎn)物。
部分人對隱婚的看法
1、不贊成也不反對。
“隱婚”是個人的隱私,隱不隱無所謂,但不能觸犯道德底線。
2、隱婚完全沒必要。
婚姻是神圣的,不管出于何種目的,刻意隱瞞都是對神圣婚姻的褻瀆。這種行為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
3、心理咨詢師:隱婚或?qū)彝ゲ焕?/p>
4、有人隱婚有人偽婚。
“偽婚”一下,可以減少單位同事對自己的婚事的關心,這樣就可以過自由生活了。
5、隱婚底線。
隱婚,如果是為工作那無可厚非,但是為了做壞事,那就要應該受到眾人的鄙視 。 隱婚一族,會導致什么?
“你結(jié)婚了嗎?”這曾經(jīng)是中國人對年輕男女的疑問之一。中國長期以來都把婚姻當作人生的一個歸宿,在沒有性解放、婦女解放這些運動的時候,女人的出生就是為了嫁個好人家。然而,當時代發(fā)展至今,結(jié)婚已經(jīng)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歸宿。有沒有結(jié)婚也逐漸進入了個人隱私行列,人們也在攀談中盡量回避這個問題。
也正是隱私的出現(xiàn),讓個人婚姻又有了另外一種形式——隱婚。何謂隱婚?顧名思義就是隱瞞自己結(jié)婚的事實,給人造成單身的假象。一項調(diào)查表明,有37%的人選擇了隱婚,年齡大多在25歲到35歲之間,而且以女性居多。這些人選擇隱婚的理由幾乎是如出一轍,擔心在職場上失去競爭力。
這些以女性居多的隱婚族為何擔心自己的已婚狀態(tài)會給工作帶來不便?很多單位領導都抱有一個觀念,女性在結(jié)婚后的工作能力會大不如從前,她們會將精力更多地用在家庭和下一代的身上。這樣的觀念讓很多職業(yè)女性不得不隱瞞自己結(jié)婚的事實,來獲得與男性平等的競爭機會。說到底,婦女解放運動并沒有徹底改變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xiàn)象,也不可能徹底改變。女性在社會中最常扮演的角色依舊是妻子和母親。
對于一個渴望獨立的女性來說,經(jīng)濟能力和工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獨立標簽。她們需要用這兩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地位和實力,也以此來證明女性不等于家庭主婦??上У氖牵@個社會根深蒂固的舊有觀念是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消亡,也可能永遠不會消亡。于是,女性只能委屈一下自己的配偶,讓自己以單身的狀態(tài)出現(xiàn)在職場。
當然,隱婚族還有不少男性。男性選擇隱婚倒并不是擔心自己的能力因婚姻而受到質(zhì)疑,其原因大多出于人際關系的處理上。相較女性而言,男性的社交圈比較廣泛,他們往往要經(jīng)常通過聚餐、游玩等集體方式來與同事或客戶溝通,而一個結(jié)婚戒指就足以讓這個社交圈縮小。他們不得不在晚上10點鐘之前回家,否則就得跪搓衣板。在聚會中途退場,對男性來說是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也會很掃大家的興致。類似那樣的情況只要有一次,以后同事就會體諒地盡量不讓其參加集體活動。這樣一來,會挫傷男性在同事面前的威信。于是,不少男性也選擇隱婚來保住自己的社交圈子。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并不是刻意隱瞞自己的婚姻狀況,只不過認為沒有必要告訴別人"我已婚"的事實。結(jié)婚本身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親朋好友知道是理所當然,其他人知不知道都無所謂,包括同事、領導和客戶。
然而,就是這樣的隱婚卻極其容易爆發(fā)潛在的婚姻危機。隱瞞自己結(jié)婚的事實,會給別人造成單身的假象。如果有異性對隱婚族產(chǎn)生好感,而隱婚族依舊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實婚姻狀況,那么精神出軌的概率將不可避免,肉體出軌的幾率也在五成以上。婚姻本身就是兩個人的朝夕相對,在愛情逐漸散去的時候,婚姻出軌的現(xiàn)象便比比皆是。而隱婚族則加大了這種出軌的概率。在面對異性的猛烈追求時,不少隱婚族會很受用那種“自己尚有魅力”的感覺,那種感覺對他們來說是枯燥婚姻的調(diào)劑品。
于是,有些隱婚族便堂而皇之與追求者一起吃飯、一起游玩,宛若一對戀人。可事實上,隱婚族從來沒有對追求者許下任何承諾,除了談天說地很少涉及到實質(zhì)性內(nèi)容。他們享受這種精神戀愛,享受被人捧在手心的感覺。當隱婚族重新找到久違的愛戀感時,他們也是在傷害著無辜的追求者。
不管是性也好,愛情也罷,都一樣要建立在不傷害他人的基礎上。隱婚并不等于未婚,隱婚族既然選擇了隱瞞已婚事實,就必須學會自我約束。否則,精神出軌很容易演變成肉體出軌,到時候婚姻就不可避免地走向破裂。
從法律的定義上來講,婚姻不屬于個人隱私行列,應該可以對公眾公開。有意隱瞞自己的已婚事實,在客觀上可能會對他人造成精神傷害。
如果一味地去指責隱婚族,恐怕也是有失公正。盡管從法律意義上講婚姻不屬于個人隱私,但是行政權力卻無法干涉?zhèn)€人婚姻,這就是為隱婚提供了生存空間。這是一種進步,但也是隱婚的必要條件。
也許社會觀念中還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特別是在對待已婚員工和單身員工方面。也許你需要在職場上獲得別人的贊許,而婚姻恰是這種贊許的絆腳石。也許你不服氣女性在工作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而選擇了隱婚。但是,婚姻始終是兩個人對彼此的承諾,既然選擇了婚姻就應該對彼此表現(xiàn)出應有的尊重,不能時刻以隱婚的姿態(tài)出現(xiàn)。
不知道那些在求職表格的“婚姻狀況”欄填下“未婚”的人是否想過,你的舉動是否有背叛婚姻承諾的嫌疑,當然,除非你跟愛人就隱婚達成了協(xié)議。不過,當你大張旗鼓以單身的模樣去接受追求者的邀請時,你是否想到你正在背叛你的愛情。
不可否認,隱不隱婚完全是當事人的自由。但是,千萬別讓這種自由毀掉一個美滿的家庭,不要毀掉別人對你的好感。隱婚只能當作一種過渡,而不是永遠。其實,婚姻既然可以容忍隱婚,那就應該可以容忍對方的社交圈子,多給對方一些時間,讓他們?nèi)约旱呐笥?。多給對方自由,也就不必擔心自己會被朋友拋棄。至于工作,隱婚狀態(tài)不可能一直持續(xù)下去,當曝光的那一天,你失去的不僅僅是工作,還有別人對你的信任。
當然,可能隱婚族并不是要把隱婚當作永久歸宿,它不過是一種生存政策。但如果錯誤地將隱婚長時間維持下去,那么單身的心理暗示會不會足以讓一段婚姻爆裂?也許那時候就不僅是精神出軌,甚至還可能會誤入歧途。須知道,愛情是需要得到承認和祝福的,躲在黑暗的愛情一樣會發(fā)霉,多出來曬曬太陽,可能感覺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