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圖冊
yú lín tú cè
  • 拼 音:yú lín tú cè
  • 注 音:ㄧㄩˊ ㄌㄧㄣˊ ㄊㄨˊ ㄘㄜˋ
  • 繁體字:
  • 基本解釋

    舊時為征派賦役和保護(hù)封建土地所有權(quán)編造的土地登記簿冊。因所繪田畝挨次排列,狀如魚鱗,故名。 宋 時 婺州 等地即曾編造。 明 洪武 年間命各州縣分區(qū)編造。至 清 光緒 末年,仍有具冊之舉。亦作“ 魚鱗冊 ”、“ 魚鱗圖 ”、“ 魚鱗圖籍 ”、“ 魚鱗簿 ”。 宋 樓鑰 《寶謨閣待制贈通議大夫陳公神道碑》:“ 熙寧 ……自有保甲法,魚鱗簿是也?!薄睹魇贰な池浿疽弧罚骸?洪武 二十年,命國子生 武淳 等,分行州縣,隨糧定區(qū)。區(qū)設(shè)糧長四人,量度田畝方圓,次以字號,悉書主名及田之丈尺,編類為冊,狀如魚鱗,號曰魚鱗圖冊?!?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田制三》:“魚鱗冊字號,一號以一畝準(zhǔn)之,不得贅以奇零。如數(shù)畝而同一區(qū)者,不妨數(shù)號;一畝而分?jǐn)?shù)區(qū)者,不妨一號。”《清史稿·食貨志一》:“尋又丈放 鳳凰 、 岫巖 、 安東 葦塘約十餘萬畝,按地編號,具魚鱗圖冊,事在 光緒 末年?!?吳晗 《朱元璋傳》第三章三:“ 張士誠 從起兵到敗死,前后十四年,城破前他把征收賦稅的魚鱗圖籍全部燒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