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戲
mǎ xì
  • 拼 音:mǎ xì
  • 注 音:ㄇㄚˇ ㄒㄧ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釋義]
    (名)原來指人騎在馬上所做的各種表演,現(xiàn)在指節(jié)目中有經過訓練的動物,如狗熊、馬、猴子、小狗等參加的雜技表演。
    [構成]
    偏正式:馬(戲
    [例句]
    他愛看馬戲。(作賓語)

  • 英文翻譯

    1.circus

  • 詳細解釋

    ◎ 馬戲 mǎxì
    [circus] 原指人的馬技表演,現(xiàn)指有動物參加的雜技表演,這些動物都經過專門訓練
    原為古代一種技藝, 唐 宋 時,馬戲專指馴馬和馬術表演,現(xiàn)成為各種馴獸乃至雜技表演的統(tǒng)稱?,F(xiàn)代馬戲一般在廣場或特建的馬戲場、大型篷帳中演出。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戲弄蒲人雜婦,百獸馬戲鬭虎?!薄度龂尽の褐尽の恼颜缁屎髠鳌贰昂笕龤q失父”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后自少至長,不好戲弄。年八歲,外有立騎馬戲者,家人諸姊皆上閣觀之,后獨不行?!薄赌鹾;ā返谌兀骸白院?,彼此酬酢了數(shù)日,喫了幾臺花酒……看了兩次 車利尼 馬戲?!?楊大群 《關東傳奇》第二章:“﹝ 葉青 ﹞臉面清秀,腰身苗條,馬鞍上的功夫趕得上耍馬戲的女戲子。”參閱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