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盛良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術界有些人通過統(tǒng)計認為“五味對位歸經的認識基本不能成立”,進而否定中藥性能理論,這是錯誤的。
對中藥歸經理論的錯誤理解、藥因不同配伍而歸經不同、中藥的多味多氣性以及病證的多樣性等,會導致統(tǒng)計有誤。
中藥歸經雖然復雜,但并不是無規(guī)律可循,上千年的臨床實踐證明,中藥性能理論能指導臨床用藥治病,提高療效。
中藥歸經理論需要總結和提高完善,與時俱進。
9月9日貴報張養(yǎng)生先生《質疑中藥性能理論》一文的觀點,筆者不敢茍同,該文作者認為“中藥性能的一些方面,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系統(tǒng)性、不確定性、甚或是錯誤現(xiàn)象?!比绻@一觀點成立,則實質上是否定了中藥的四氣五味藥性理論。
五味對位歸經
“對不上”之說早已有之
早在1995年時,李信民等在《中國中藥雜志》第20卷11期用統(tǒng)計方法對中國藥典中261種單味藥性的五味與歸經關系進行分析,其結果與傳統(tǒng)認識大相徑庭,大有定中醫(yī)藥為謬誤,推翻中醫(yī)藥理論之意。其中僅甘味歸脾在相表里兩經合并項下符合傳統(tǒng)理論,苦味被判為不歸心經,其余各味與歸經關系亦被重新確定。
2000年,李盛青等在《中醫(yī)研究》第13卷5期以載藥5700多味的《中藥大辭典》為依據(jù),用電子計算機建立數(shù)據(jù)庫來分析五味與五臟的關系,再結合五味的主要功效,認為辛味主入肝、脾、肺經;苦味主入肝經;甘味主入肝、脾經;酸味主入肝、脾、肺經;咸味主入肝、腎經。與傳統(tǒng)的五味入五臟不同。李氏統(tǒng)計認為心欲甘、苦,肝欲苦、甘,脾欲甘,肺欲甘、辛,腎欲甘,而不同于《素問》的五入五欲。
以上二人提出的觀點與張先生的觀點相似,共同點是五味對位歸經對不上《素問》的五入五欲,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復雜的。
“對不上”的原因
對中藥歸經的理解不正確,中藥歸經有三類
所喜先入歸本經
目前中醫(yī)藥界對中藥歸經的理解多據(jù)《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這也就是張養(yǎng)生所說的五味對位歸經。如果僅據(jù)此理解歸經是片面的,徒不知《素問·至真要大論》對此另有注解:“五味入胃,各有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贝颂幬迦胧侵杆蚕热?。偏陰偏陽之謂疾,治病就是以藥物之偏性治疾病之偏勝,治病必然同時涉及藥和病兩個方面?!拔迦搿笔菑乃幬逦秾ξ迮K的角度來說的,另有“五欲”是從五臟對藥五味角度來說的?!侗静菥V目·五味宜忌》:“五欲: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心,腎欲咸,此五味合五臟之氣也。”“時珍曰:五欲者,五味入胃,喜歸本臟,有余之病,宜本味通之?!贝颂幹该魑迦胛逵侵伪九K有余之病。五味治病廣泛,五味所喜入本經,并不代表不入其他經。
味化氣入腑歸經
陰陽、氣味可互相轉化,味可轉化為氣而歸相應之經。對五味五入,《素問》曰:“久而增氣,物化之常?!蓖醣唬骸埃ㄎ逦叮┤敫螢闇?,入心為熱,入肺為清,入腎為寒,入脾為至陰而四氣兼之,皆為增其味而益其氣。故各從本臟之氣,久則從化。故久服黃連、苦參反熱,從苦化也。余味仿此?!保ā侗静菥V目序例第一卷·五味偏勝》)《本草備要》:“凡藥色青,味酸,氣臊,性木者,皆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色赤,味苦,氣焦,性屬火者,皆入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經;色黃,味甘,氣香,性屬土者,皆入足太陽脾,足陽明胃經;色白,味辛,氣腥,性屬金者,皆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色黑,味咸,氣腐,性屬水者,皆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保ā侗静輦湟に幮钥偭x》)以上所述,為表里兩經,即五味歸經,不僅入陰臟,也相應入陽腑,味可化氣。
相生相克歸經
《靈樞.五味第五十六》:“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睆堉韭斸屛褰骸拔逦段鍤?,有生有克,有補有瀉,故五臟有病,禁服勝克之味。”李時珍曰:“五禁者,五臟不足之病,畏其所勝,而宜其所不勝?!庇纱丝芍逦队邢嗫讼嗌鷼w經,并且面廣量大,如果僅用所喜先入歸經統(tǒng)計,當然是五味對位歸經“對”不上。培土生金,補腎益肝是五行相生,培土制水是五行正向相克,扶土抑木是五行逆向相克,互為母子用藥就是生克規(guī)律的總結。汪昂說:“人之五臟應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經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實’。如腎為肝母,心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腎與心;……肺為腎母,肝為腎子,故入腎者,并入肺與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之義也”。如“酸棗仁:甘酸,平。歸心、肝、膽經?!备嗜肫?,肺為脾之子,故也應入肺。酸入肝,肝膽相表里,脾胃相表里,因此可兼入膽。心為肝之子,也應入心經。平主入胃。查文獻:《藥性解》:“酸棗仁,味酸,性平,入心、脾、肝、膽四經”;《本草求真》:“酸棗仁專入肝膽,兼入脾”;《本草匯言》:“入足少陽、厥陰,手少陰、太陰四經。”(《中華本草》精下冊)
按照張養(yǎng)生的統(tǒng)計,完全符合相克相生歸經之說:例如“62味苦味藥,歸心者僅為25.81%,歸肝經者卻為56.45%”,心火為子,肝木為母?!?0味甘味藥,歸脾經者僅為21.4%,歸肺經者為40.00%,”脾土為母,肺金為子。張養(yǎng)生對辛味歸肺、脾,咸味歸腎、肝的統(tǒng)計,均為母子關系。既有所喜先入歸經,也有相生歸經。如果張養(yǎng)生擴大入經數(shù)統(tǒng)計,或與四氣相聯(lián)系,就一定會出現(xiàn)相克歸經。
五味不是孤立存在,氣、味互相影響,因氣、味的不同而影響歸經
味同而氣不同,歸相應本臟經
好古曰:“本草之味有五,氣有四。然一味之中有四氣,如辛味則石膏寒、桂附熱、半夏溫、薄涼之類是也?!保ā侗静菥V目序例第一卷·氣味陰陽》)查高學敏《中藥學》(以下中藥引文同):“石膏:甘、辛、大寒。歸肺、胃經?!薄肮鹬Γ盒?、甘,溫(熱)。歸心、肺、膀胱經。”“半夏:辛、溫。歸脾、胃、肺經?!薄氨『桑盒?、涼。歸肺、肝經?!币陨纤乃帲m均有辛味,但因四氣寒熱溫涼不同,而影響歸經致使其歸經不同。味為陰,氣為陽,陰陽氣味互相影響。
味同氣同,不歸相應本臟經
如“寒水石:辛、咸,寒。歸心、胃、腎經”。“竹葉:甘、辛、淡,寒。歸心、胃、小腸經”。以上二藥均有辛味,卻沒有對位歸肺經本臟,均有辛、寒,但因其他味不同,而歸經有同有異。
所歸之經,無相應對位本臟五味
如“知母:苦、甘,寒。歸肺、胃、腎三經”?!疤J根:甘、寒。歸肺、胃經”。“梔子:苦,寒。歸心、肺、三焦經”。以上三藥均歸肺經,但都沒有辛味。
同一藥因配伍藥不同,其歸經不同
如《湯液本草》記載砂仁“與白檀、豆蔻為使則入肺;與人參、益智為使則入脾;與黃柏為使則入腎;與赤、白石脂為使則入大小腸?!薄兜门浔静荨酚涊d砂仁“與吳茱萸、青皮為使,入肝?!迸c砂仁所配之藥,稱為引經藥,引經藥的作用是“引諸藥直達病所”,即使藥物的歸經發(fā)生變化,這樣的歸經,當然和五入、五欲本臟歸經不同。
中藥的多味、多氣性,使五入五欲本臟歸經占的比例不高,統(tǒng)計有誤
王好古曰:“有一物一味者,有一物三味者;一物一氣者,一物二氣者。”中藥因種子、產地、種植管理、氣候、種收時期、炮制、臨床藥量、藥物種類等不同,會使中藥具有多味、多氣性?,F(xiàn)代科學證明,中藥具多成分性,有效成分也并非一個,人參有效成分已達近百種。中藥的多味多氣性,使藥物歸經更復雜化,也因而使本臟歸經所占的比例降低,導致五味對位歸經對不上。如“升麻: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睂ξ粴w經辛歸肺,甘歸脾,如果統(tǒng)計時只算其一,就降低了對位歸經的比例。既然如此,那又怎能區(qū)別多味中的某一味是五入、五欲的本臟藥呢?如果張冠李戴的話,統(tǒng)計升麻本經味,一人統(tǒng)計辛味時,認為甘是本經味;另一人統(tǒng)計甘味時,認為辛是本經味,這樣就會導致辛、甘兩味統(tǒng)計都失誤。
病證的多樣性,致使中藥入經呈現(xiàn)多樣性,而使統(tǒng)計無所適從
從當今的時空條件下,無論西醫(yī)病還是中醫(yī)證,都達上萬種,更何況中醫(yī)藥是傳統(tǒng)醫(yī)學,對中藥氣味歸經的總結,是數(shù)千年來不同五運六氣時空條件所產生的不同病證運用中藥治病經驗的總結,如據(jù)高曉山統(tǒng)計:有人參歸經記載的27部文獻中,有7種說法,涉及12經;有甘草歸經記載的32部文獻中,有11種說法,涉及12經及沖、帶2奇經。(2003年《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第9卷1期)面對眾說紛紜的文獻,就會使五味對位統(tǒng)計莫衷一是。由此而產生的統(tǒng)計,就不能反映中藥歸經的客觀規(guī)律。
如同一臟腑因病因不同,需不同氣、味歸其經。《嵩巖尊生》:“肝苦急,以甘緩之,勁急甚,欲散,以辛散之,過散,當制以酸收之,虛則臟性自見思酸,以酸補之。惡風,辛平散之,內傷陽甚,筋熱拘攣,涼之。”此處肝病,因病因不同,歸經分別為甘、辛、酸之味,平、涼之氣;肝病并不是只用本臟酸味。若只統(tǒng)計酸味,當然有誤。
綜上所述,中藥歸經雖然復雜,但并不是無規(guī)律可循,上千年的臨床實踐證明,中藥歸經理論能指導臨床用藥治病,提高療效。當然,中藥性能理論也需要總結和提高完善,與時俱進。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盛良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術界有些人通過統(tǒng)計認為“五味對位歸經的認識基本不能成立”,進而否定中藥性能理論,這是錯誤的。
對中藥歸經理論的錯誤理解、藥因不同配伍而歸經不同、中藥的多味多氣性以及病證的多樣性等,會導致統(tǒng)計有誤。
中藥歸經雖然復雜,但并不是無規(guī)律可循,上千年的臨床實踐證明,中藥性能理論能指導臨床用藥治病,提高療效。
中藥歸經理論需要總結和提高完善,與時俱進。
9月9日貴報張養(yǎng)生先生《質疑中藥性能理論》一文的觀點,筆者不敢茍同,該文作者認為“中藥性能的一些方面,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系統(tǒng)性、不確定性、甚或是錯誤現(xiàn)象?!比绻@一觀點成立,則實質上是否定了中藥的四氣五味藥性理論。
五味對位歸經
“對不上”之說早已有之
早在1995年時,李信民等在《中國中藥雜志》第20卷11期用統(tǒng)計方法對中國藥典中261種單味藥性的五味與歸經關系進行分析,其結果與傳統(tǒng)認識大相徑庭,大有定中醫(yī)藥為謬誤,推翻中醫(yī)藥理論之意。其中僅甘味歸脾在相表里兩經合并項下符合傳統(tǒng)理論,苦味被判為不歸心經,其余各味與歸經關系亦被重新確定。
2000年,李盛青等在《中醫(yī)研究》第13卷5期以載藥5700多味的《中藥大辭典》為依據(jù),用電子計算機建立數(shù)據(jù)庫來分析五味與五臟的關系,再結合五味的主要功效,認為辛味主入肝、脾、肺經;苦味主入肝經;甘味主入肝、脾經;酸味主入肝、脾、肺經;咸味主入肝、腎經。與傳統(tǒng)的五味入五臟不同。李氏統(tǒng)計認為心欲甘、苦,肝欲苦、甘,脾欲甘,肺欲甘、辛,腎欲甘,而不同于《素問》的五入五欲。
以上二人提出的觀點與張先生的觀點相似,共同點是五味對位歸經對不上《素問》的五入五欲,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復雜的。
五味對位歸經
“對不上”的原因
對中藥歸經的理解不正確,中藥歸經有三類
所喜先入歸本經
目前中醫(yī)藥界對中藥歸經的理解多據(jù)《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這也就是張養(yǎng)生所說的五味對位歸經。如果僅據(jù)此理解歸經是片面的,徒不知《素問·至真要大論》對此另有注解:“五味入胃,各有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贝颂幬迦胧侵杆蚕热?。偏陰偏陽之謂疾,治病就是以藥物之偏性治疾病之偏勝,治病必然同時涉及藥和病兩個方面?!拔迦搿笔菑乃幬逦秾ξ迮K的角度來說的,另有“五欲”是從五臟對藥五味角度來說的?!侗静菥V目·五味宜忌》:“五欲: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心,腎欲咸,此五味合五臟之氣也。”“時珍曰:五欲者,五味入胃,喜歸本臟,有余之病,宜本味通之?!贝颂幹该魑迦胛逵侵伪九K有余之病。五味治病廣泛,五味所喜入本經,并不代表不入其他經。
味化氣入腑歸經
陰陽、氣味可互相轉化,味可轉化為氣而歸相應之經。對五味五入,《素問》曰:“久而增氣,物化之常?!蓖醣唬骸埃ㄎ逦叮┤敫螢闇?,入心為熱,入肺為清,入腎為寒,入脾為至陰而四氣兼之,皆為增其味而益其氣。故各從本臟之氣,久則從化。故久服黃連、苦參反熱,從苦化也。余味仿此?!保ā侗静菥V目序例第一卷·五味偏勝》)《本草備要》:“凡藥色青,味酸,氣臊,性木者,皆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色赤,味苦,氣焦,性屬火者,皆入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經;色黃,味甘,氣香,性屬土者,皆入足太陽脾,足陽明胃經;色白,味辛,氣腥,性屬金者,皆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色黑,味咸,氣腐,性屬水者,皆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保ā侗静輦湟に幮钥偭x》)以上所述,為表里兩經,即五味歸經,不僅入陰臟,也相應入陽腑,味可化氣。
相生相克歸經
《靈樞.五味第五十六》:“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睆堉韭斸屛褰骸拔逦段鍤?,有生有克,有補有瀉,故五臟有病,禁服勝克之味。”李時珍曰:“五禁者,五臟不足之病,畏其所勝,而宜其所不勝?!庇纱丝芍逦队邢嗫讼嗌鷼w經,并且面廣量大,如果僅用所喜先入歸經統(tǒng)計,當然是五味對位歸經“對”不上。培土生金,補腎益肝是五行相生,培土制水是五行正向相克,扶土抑木是五行逆向相克,互為母子用藥就是生克規(guī)律的總結。汪昂說:“人之五臟應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經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實’。如腎為肝母,心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腎與心;……肺為腎母,肝為腎子,故入腎者,并入肺與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之義也”。如“酸棗仁:甘酸,平。歸心、肝、膽經?!备嗜肫?,肺為脾之子,故也應入肺。酸入肝,肝膽相表里,脾胃相表里,因此可兼入膽。心為肝之子,也應入心經。平主入胃。查文獻:《藥性解》:“酸棗仁,味酸,性平,入心、脾、肝、膽四經”;《本草求真》:“酸棗仁專入肝膽,兼入脾”;《本草匯言》:“入足少陽、厥陰,手少陰、太陰四經。”(《中華本草》精下冊)
按照張養(yǎng)生的統(tǒng)計,完全符合相克相生歸經之說:例如“62味苦味藥,歸心者僅為25.81%,歸肝經者卻為56.45%”,心火為子,肝木為母?!?0味甘味藥,歸脾經者僅為21.4%,歸肺經者為40.00%,”脾土為母,肺金為子。張養(yǎng)生對辛味歸肺、脾,咸味歸腎、肝的統(tǒng)計,均為母子關系。既有所喜先入歸經,也有相生歸經。如果張養(yǎng)生擴大入經數(shù)統(tǒng)計,或與四氣相聯(lián)系,就一定會出現(xiàn)相克歸經。
五味不是孤立存在,氣、味互相影響,因氣、味的不同而影響歸經
味同而氣不同,歸相應本臟經
好古曰:“本草之味有五,氣有四。然一味之中有四氣,如辛味則石膏寒、桂附熱、半夏溫、薄涼之類是也?!保ā侗静菥V目序例第一卷·氣味陰陽》)查高學敏《中藥學》(以下中藥引文同):“石膏:甘、辛、大寒。歸肺、胃經?!薄肮鹬Γ盒?、甘,溫(熱)。歸心、肺、膀胱經。”“半夏:辛、溫。歸脾、胃、肺經?!薄氨『桑盒?、涼。歸肺、肝經?!币陨纤乃帲m均有辛味,但因四氣寒熱溫涼不同,而影響歸經致使其歸經不同。味為陰,氣為陽,陰陽氣味互相影響。
味同氣同,不歸相應本臟經
如“寒水石:辛、咸,寒。歸心、胃、腎經”。“竹葉:甘、辛、淡,寒。歸心、胃、小腸經”。以上二藥均有辛味,卻沒有對位歸肺經本臟,均有辛、寒,但因其他味不同,而歸經有同有異。
所歸之經,無相應對位本臟五味
如“知母:苦、甘,寒。歸肺、胃、腎三經”?!疤J根:甘、寒。歸肺、胃經”。“梔子:苦,寒。歸心、肺、三焦經”。以上三藥均歸肺經,但都沒有辛味。
同一藥因配伍藥不同,其歸經不同
如《湯液本草》記載砂仁“與白檀、豆蔻為使則入肺;與人參、益智為使則入脾;與黃柏為使則入腎;與赤、白石脂為使則入大小腸?!薄兜门浔静荨酚涊d砂仁“與吳茱萸、青皮為使,入肝?!迸c砂仁所配之藥,稱為引經藥,引經藥的作用是“引諸藥直達病所”,即使藥物的歸經發(fā)生變化,這樣的歸經,當然和五入、五欲本臟歸經不同。
中藥的多味、多氣性,使五入五欲本臟歸經占的比例不高,統(tǒng)計有誤
王好古曰:“有一物一味者,有一物三味者;一物一氣者,一物二氣者。”中藥因種子、產地、種植管理、氣候、種收時期、炮制、臨床藥量、藥物種類等不同,會使中藥具有多味、多氣性?,F(xiàn)代科學證明,中藥具多成分性,有效成分也并非一個,人參有效成分已達近百種。中藥的多味多氣性,使藥物歸經更復雜化,也因而使本臟歸經所占的比例降低,導致五味對位歸經對不上。如“升麻: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睂ξ粴w經辛歸肺,甘歸脾,如果統(tǒng)計時只算其一,就降低了對位歸經的比例。既然如此,那又怎能區(qū)別多味中的某一味是五入、五欲的本臟藥呢?如果張冠李戴的話,統(tǒng)計升麻本經味,一人統(tǒng)計辛味時,認為甘是本經味;另一人統(tǒng)計甘味時,認為辛是本經味,這樣就會導致辛、甘兩味統(tǒng)計都失誤。
病證的多樣性,致使中藥入經呈現(xiàn)多樣性,而使統(tǒng)計無所適從
從當今的時空條件下,無論西醫(yī)病還是中醫(yī)證,都達上萬種,更何況中醫(yī)藥是傳統(tǒng)醫(yī)學,對中藥氣味歸經的總結,是數(shù)千年來不同五運六氣時空條件所產生的不同病證運用中藥治病經驗的總結,如據(jù)高曉山統(tǒng)計:有人參歸經記載的27部文獻中,有7種說法,涉及12經;有甘草歸經記載的32部文獻中,有11種說法,涉及12經及沖、帶2奇經。(2003年《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第9卷1期)面對眾說紛紜的文獻,就會使五味對位統(tǒng)計莫衷一是。由此而產生的統(tǒng)計,就不能反映中藥歸經的客觀規(guī)律。
如同一臟腑因病因不同,需不同氣、味歸其經。《嵩巖尊生》:“肝苦急,以甘緩之,勁急甚,欲散,以辛散之,過散,當制以酸收之,虛則臟性自見思酸,以酸補之。惡風,辛平散之,內傷陽甚,筋熱拘攣,涼之。”此處肝病,因病因不同,歸經分別為甘、辛、酸之味,平、涼之氣;肝病并不是只用本臟酸味。若只統(tǒng)計酸味,當然有誤。
綜上所述,中藥歸經雖然復雜,但并不是無規(guī)律可循,上千年的臨床實踐證明,中藥歸經理論能指導臨床用藥治病,提高療效。當然,中藥性能理論也需要總結和提高完善,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