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語(yǔ)
fǎn yǔ
  • 拼 音:fǎn yǔ
  • 注 音:ㄈㄢˇ ㄧㄩˇ
  • 繁體字:
  • 基本解釋

    (1).即反切。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書(shū)證》:“且 鄭玄 以前,全不解反語(yǔ);《通俗》反音,甚會(huì)近俗?!?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 孫叔然 ( 孫炎 )創(chuàng)《爾雅音義》,是 漢 末人獨(dú)知反語(yǔ)。至於 魏 世,此事大行?!痹敗?反切 ”。
    (2).修辭格之一。用與本意相反的話語(yǔ)來(lái)表達(dá)本意。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 宣和 中有反語(yǔ)云:‘ 寇萊公 之知人則哲, 王子明 之將順其美, 包孝肅 之飲人以和, 王介甫 之不言所利?!私再t者之過(guò),人皆得而見(jiàn)之者也?!卑矗鲜鏊木涠际侨〕烧Z(yǔ)而反用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稗事數(shù)則》:“ 成王 性滑稽,遇事喜作反語(yǔ)。自言直樞庭時(shí),嘗召見(jiàn),上適閲 明 參政 亮 捷報(bào),命王閲之。王習(xí)為常,奏此戰(zhàn)惜未獲渠首,使 張漢潮 得擒 明亮 ,始為佳事。上正色曰:‘若是則不佳矣!’王始省悟,免冠叩謝出?!?魯迅 《兩地書(shū)·致許廣平十二》:“我因?yàn)樽约汉米鞫涛?,好用反語(yǔ),每遇辯論,輒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頭一擊?!?br>魏 晉 南北朝 時(shí)的一種隱語(yǔ)。以兩個(gè)字先正切,再倒切,成為另外兩個(gè)字。《南史·劉悛傳》:“ 悛 本名 忱 , 宋明帝 多忌,反語(yǔ)‘ 劉忱 ’為‘臨讎’,改名 悛 ?!卑矗瑒⒊婪辞袨榕R;忱劉反切為讎。 清 趙翼 《廿二史札記·六朝多以反語(yǔ)作讖》:“《梁書(shū)》 武帝 創(chuàng) 同泰寺 ,后又創(chuàng) 大通門(mén) 以對(duì)寺之南,取反語(yǔ)以協(xié)同泰也?!眳⒁?jiàn)“ 反切 ”。

  • 英文翻譯

    1.{語(yǔ)} irony; antiphrasis